:::
舞台是演奏家的歸屬,而樂團是我們的驕傲。(邱瑗 攝)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音樂揚帆.2013 NSO@歐洲

一個樂團的巡演,舞台之下的點滴……

NSO歐巡紀事

一個團員加工作人員超過一百廿人的交響樂團,如何從台灣到歐洲,巡演四個國家?要不是貼身隨行,不會發現,台下旅行途中的精采,不輸台上精湛的表現!且透過這些點滴紀事,還有留學歐陸、舊地重遊的團員回憶,讓我們更親近NSO!

一個團員加工作人員超過一百廿人的交響樂團,如何從台灣到歐洲,巡演四個國家?要不是貼身隨行,不會發現,台下旅行途中的精采,不輸台上精湛的表現!且透過這些點滴紀事,還有留學歐陸、舊地重遊的團員回憶,讓我們更親近NSO!

◎台北:行前準備

10/24 @國家音樂廳走道

大型積木堆堆樂

在多如貓毛的歐巡事務中,旅運是一項不僅複雜,又萬萬錯不得的要事。除了樂團與行政團隊共一百一十九人,以及於不同航段加入、離開的客席音樂家與隨行媒體的各種交通工具安排外,四十四箱、重達六千三百公斤的樂器與演出服,也讓NSO的行政團隊傷足了腦筋。

除了恆溫管控的貨櫃、配合各演出場地的進、撤場時間的運輸時間,以及舞台組工作人員的各項工作時間表與配合這工作時間的交通方式,早在七月便開始為團員的樂器拍照、匯整各樂器的「身家資料」,以便為樂器保險;精密計算並核對樂器與演出衣物存放空間後,再將樂器箱與衣箱送到工廠進行調整。

同時間,行政團隊還不忘趁國外樂團來台演出時,到後台觀摩他團的樂器箱,光是上不上鎖都是個斟酌不已的大問題——依據經驗,凡上鎖海關必開箱查驗,而海關要開箱,樂團得備人隨侍在側不說,這意味著精巧敏感的樂器將經歷不同的溫溼度,是極大冒險;不上鎖,就連行政團隊都會心有不安,生怕有所閃失。天人交戰下,行政團隊決定效仿英國皇家愛樂的做法,備鎖但不上鎖,所幸這一路,樂器都順利穩當地抵達演出場地。

巡演時開、裝箱與布置場地、復原場地的時間有限,為達最大時間效益,行前,NSO舞台組先玩起大型「積木」。首先舞監在地上用膠布標出貨櫃的尺寸,再將四十四個箱子一一推入「貨櫃」,最後再畫下「分布圖」,傳送給各地的貨運人員,讓大家按圖索驥,照本宣科工作。高大的衣箱最簡單,二話不說,先進!但接續的各個樂器箱才是麻煩,配合樂器形狀打造的箱子,大小與重量不一,不論堆疊與並置,都要再三考量。過程中,見工作人員將某些箱子推到一旁,宣示般地說「他的靈魂已經上去了!」原來箱子由實心木頭打造,邊框再以金屬加強防護,沉甸甸的空箱一上一下都是體力的考驗,那已上去的「箱魂」表示是要疊在上面的箱子,NSO行政團隊在工作中找樂子的功力可見一般!(鄭巧琪)

 

10/30 NSO排練場

行前備戰會

睽違十六年,NSO再度回到歐洲演出,不僅行政團隊戰戰兢兢,樂團團員也高度關切,為此,樂團二度舉行歐巡說明會,讓團員與行政團隊資訊同步。說明會中當然少不了行程表,搭機、搭船、搭巴士,樣樣說分明。但如每個出國旅遊的人一般,生活大小事也是心頭事,歐洲各國電壓雖然相同,但光是插座就有好幾種長相;而飯店提供的設備也不盡相同,雖然每家都提倡環保,但對於提供牙刷算不算環保一事,還是各有見解;最最重要的,網路通訊的情況,也是說明會的重點之一。您以為NSO的巡演說明會像一般旅行團般,發一張表,口頭說明了事嗎?這全然不是NSO行政團隊的風格,除了參與pre-tour(前行場勘)的行政同仁口頭說明外,還佐以簡報、照片,務求一目了然。

啟程前的說明會中,最令大家關切的應算是樂器裝箱的時間點,礙於貨運通關流程,樂器必須提早運走,NSO結束十一月三日的「歐巡音樂會@台北」後,翌日午前,團員便需將樂器與演出服放入樂器箱,直至巴黎開箱再見,這也是首次NSO團員面臨在演出前與自己的樂器分開數日的情況。(鄭巧琪)

◎法國巴黎

11/9@嘉禾音樂廳

時差

飛機一落地,表示此刻開始,要過的是巴黎的時間。因為明晚的演出是台灣的半夜,不管如何都要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調好時差,才不枉千里迢迢來到這裡。為了讓樂器車提早啟程,團員幾天沒碰到琴了,行李都還沒安頓好,就已經紛紛詢問自己的樂器何在。經過一夜的睡眠後,還要再調的,就是第一次接觸的陌生音響。短短的sound check中,要發出什麼樣的聲音?要產生多大的力度?從耳朵到手指間,都要得記得清清楚楚。畢竟晚上演出時,不僅樂評們等著檢驗,留學時期久違的同學、朋友、老師們都會到場加油打氣。。

前台,法國人的進場方式則和台灣大不相同,開演前他們總愛擠在大廳、走廊間盡情地交談,似乎不撐到最後一刻不甘心進廳內坐好。中場了,眼看著休息時間已到,化妝室外仍舊大排長龍,工作人員開始緊張,判斷要不要延長?但這一更動,就必須立刻聯絡後台,連帶影響團員上台、調音的時間。於是他們看著錶,緊急協調是否讓團員「再八分鐘進場、六分鐘調音」,但法國的前台人員聽後卻大笑了起來。原來,對他們來說,時間是一種「感覺」,果真預備鈴一響,不需要任何廣播,原本嘈雜的人群不知不覺地散了開來,下半場準時開演。在音樂傳出的剎那終於發現,台上台下跟著音樂的進行而成為一致——時間差,根本不必擔心,因為它總會找到自己的秩序。(李秋玫)

 

11/10@旅館

詩人的捉弄

這天的綵排後,有兩位團員回旅館準備晚上演出,稍作休息後猛然發現電視機上的時間顯示七點五十,這也就表示距離開演時間只剩十分鐘。回頭看自己的錶,明明還有一個多小時,卻不解為什麼時間突然跳快?緊急拿起電話正想詢問櫃台正確時間的同時,敲門聲響起,門外站的是詢問是否需要打掃的服務員。兩人趕緊問她現在幾點,她看了看自己腕上的錶後,果然回答得跟電視一模一樣。

一聽完,顧不得思考何以對過時的手錶還會出現錯誤?心急如焚的他們抄起衣服就要往外衝,幸虧服務員問過同事後又繞回來告訴他們,自己的手錶時間錯了,他們手上的才是正確的……

*********

從旅館走廊出來,我們才發現原來隔壁房間住過的是幾位鼎鼎有名的文學家,為此旅館還特地在門上掛著他們的名字——王爾德、愛倫坡、費茲傑羅、海明威……這些人都曾在不同的時空中在此駐足,與我們當鄰居。不知道這是哪一位名人的隔空捉弄?即使上述團員的時間可以解釋為日光節約時間的一小時之差,但我那慢了十多分鐘的手錶又怎麼解釋?我猜,也許跟剛剛在墓園的親吻有關,或者,跟樂團將在明年推出王爾德寫的《莎樂美》有關……(李秋玫)

團員回憶

巴黎,我記憶中美麗的畫框

口述  陳偉泓 國家交響樂團小提琴演奏員

回來台灣工作時,我的心或許還遺留在巴黎。畢竟,當初完成了學業之後,除了繼續往最高演奏文憑努力,並嘗試考當地的樂團。所以一直想回去,不是回去玩,而是回去再續那個未竟的夢想,將自己融進那個大城市,自由地吸收養分。

再重回這個地方,自己都很驚訝,竟沒有那種「終於回來」的感覺。走在馬路上,我像是上週才剛來過一樣的熟悉。坐進地鐵,前往以前三天兩頭就去買譜、調樂器的羅馬街,在地鐵裡,下意識地就要往車廂中段移動,因為下車的出口就在那兒。這種連腦子都忘記的反射,是藏在我身體裡面的記憶——我深深體會到,巴黎,她永遠沒有改變!

此行,我可以在學校轉角的咖啡吧坐上一整天,回憶留學時期的氣味。但飛機上,我唯一的念頭就是去看老師。除了他,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了!踏進蒙馬特墓園,偌大的園區根本找不到他,問了警衛、確定方向後,還是找了十多分鐘。明明知道他已在去年意外驟逝,但當親眼看見冰冷的墓碑上刻著Devy Erlih的名字時,我的心真的好痛!

回想跟他學習的時光,密集的上課、甚至無償的教學,讓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嚴格要求曾令我膽顫,但我也明白他愈在意、愈看好的學生,就鞭策得更凶悍。五年來,我無暇感恩,只有努力練習得到認可。

巴黎讓我知道這世界有多大,恩師讓我知道音樂有多寬廣。

獨自在墓前跟老師告別,我謝謝他。有他的教導,才讓我能夠有今天這份工作,然後跟著NSO樂團巡迴再度回到這裡。短暫三天的停留,我也漸漸沉澱,雖然沉重,但我了解自己的心情不再漂泊,因為巴黎已經在我腦海成為一個美麗的畫框,我的心願已了。

跟這片土地揮揮手,下次,我想,我應該可以輕輕鬆鬆地當個觀光客了吧!

 

◎義大利 威尼斯、烏迪內

11/12日@水、陸巴士上

舞台人生

早早就吃完早餐,車子準時發車,昨日在米蘭演完一場,今天接著要到義大利東北部的烏迪內演出。但在之前,必須要將行李先拖進威尼斯的旅館。

三個半小時之後,當車子駛進岸邊時,團員們已經為這片水景發出驚呼聲。但沒時間留戀,一百多人、一件件行李箱都得移進船內。換乘水上巴士半個多小時到達旅館,然而,問題來了,要怎樣在搖晃又狹窄的船艙中進進出出,找出自己的行李移下船?尤其面對這一百多個團員,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於是,行政在短時間想出了辦法,同樣採取一人一件行李的策略,但不管拿到誰的,就負責將它拖到旅館集合再認領。就這樣,一下子就讓三艘船內的人、隨身大小包全數卸貨。

領完房卡仍不能休息,因為得在極短時間內在陌生的城市找到餐廳,吃一頓遠遠遲到的中餐,然後再回來集合。跳上水上巴士時,太陽已掉進水裡。再換上兩個小時的巴士抵達音樂廳,牆外貼的海報早在門口迎接著大家。進門後,看著樂團事先準備的咖啡點心,又累又渴的團員卻只能一面端著茶點、一面被催促。綵排時間不多,大夥兒只能依依不捨地找樂器上台。

也許咖啡發揮了效益,綵排結束,換了裝、上了粉,團員們看起來精神奕奕,與半小時前的疲累有著天壤之別。在觀眾歡呼的掌聲後,大夥又得急著換回便服,搭上巴士朝著岸邊急奔,趕赴最後一班回旅館的船。劃過水面的艙內鴉雀無聲,疲累讓他們瞇著眼睛看向窗外,月亮高高掛著,告訴這群樂手們,午夜已到來許久了。(李秋玫)

團員回憶

威尼斯,給你的一封信

文字  于爾恩 國家交響樂團小提琴演奏員

緣於一次行旅倥傯下的短暫相逢,是怎樣也料想不到久別經年後有再敘舊誼的機會。雖然此時我們已俱在歲月的篩檢下洗褪了鋒芒,人生也由絢爛轉趨平淡……此刻凝視著那經光陰裁剪後的自己,不免遣懷於兩鬢飛霜的慨歎,並從妳原本煥發的容顏感受到那美人遲暮的惆悵。而或許就因著這樣的心情,再度看著那些超卓才華下飛揚的神態,竟然覺得有種逐漸失去古意采風的黯淡。那即將走入歷史闌珊的燈火中,一種孑然的寂寥。

廣場上的鴿群,忙著絮絮叨叨的,此時不知是在嘲諷自己的善感?還是訕笑那一群群來去匆匆的遊客,揶揄他們那不知道所為而來,也不信他們最後能帶走什麼的那……不屑的譏刺?而我仍會想起你那曾經壯闊的輝煌——百花齊放的藝術,以沛然莫之能禦的驕人姿態,彩繪出自中世紀以來那文化豐腴充實的蘊藏。仍想起你有過似錦的繁華,檣桅蔽天,萬商雲集的盛景,大剌剌地展示著一個時代的昂揚。那無可匹敵的權力,盱衡世界的氣量……

這是在歲暮隆冬之際的一個美好的傍晚,當澄藍的晴空,被漫天的夕照勻抹成缎彩般的瑰麗。我佇立於運河堤岸,望著眼前漫過的湯湯河水,心中仍如同以往般的期盼,能重溫遇見美感的經歷。那尋回心靈悸動的開始,於是我寫了這封信。給你,威尼斯……

◎瑞士日內瓦

11/15@維多莉亞廳現場

醫生好忙

從和煦的威尼斯來到日內瓦,氣溫驟降至攝氏五度左右。由於風大,體感溫度要比實際上又低了許多。維多莉亞廳的浮雕、鑲崁充滿著皇室的氣息,包廂、木椅透露出它的古老氣息。重要貴賓的到訪及專家學者的討論讓整個大廳熱鬧烘烘,特別是上半場演完,楊文信拉的聖桑斯《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讓人印象深刻。在一片歡欣的氛圍中,樂團行政突然從後台壓低身子走進前台,找到隨行醫師時說了幾句,便領著他神色匆匆地往後台快走。凝結的氣氛令人心驚,有位團員身體在多日的忍耐後終於出現了狀況,感覺相當不舒服。所幸在簡單用藥後,病情得以控制,在中場休息過後,上台繼續完成音樂會。

這是第一個病號嗎?不,第一天到法國的下雨天,有團員因為踩到濕滑的葉子而摔傷時,就已經掛了第三號。一路上,舊傷復發的就有好幾個,更遑論因為天氣冷,感冒、咳嗽的就不知道有多少。醫師不得閒當中,還發生藥包被偷的事件……但無論是牙痛、腳痛、中耳炎、甚至因為感染導致血尿,在上台前都得變成另外一個角色,拋掉柺杖、忘卻疼痛,用最美的樂音回報台下觀眾的熱情。(李秋玫)

團員回憶

日內瓦,宇新樂久違的故里

一早車子啟動,大家都清楚,今天將會在巴士上度過趕路的一整天。從義大利出發、經過幾天前到訪過的法國,我們前往的目的地是日內瓦。而隔著走道,我們隔壁坐的正是瑞士籍的團員——小號首席宇新樂。

兩百四十多公里的路程後車子駛入休息站,眾人在餐廳尋找簡餐追趕午飯的進度。短暫活動筋骨後,緊接著的,還有一百四十多公里的路程要走。車子在平穩的高速公路上急馳,大家也慢慢從睡意中醒來。車窗兩旁漸漸出現高山,山頂的白雪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紛紛拿出相機瞄準。溫度從十三度降到六、七度,但愈往前進,氣溫愈往下降,宇新樂的心情卻愈來愈雀躍。

「三千公尺高山上都有雪」、「過去還有更多城堡」,伴隨著眼前出現的舊軍營、莊園、馬、教堂,宇新樂用不靈光的中文努力介紹。「我的朋友,做樂器的,自己種葡萄,山太高,做的紅酒不好喝,酸酸的!」、「瑞士找不到平地,連足球場都是斜的,中場還要換邊。」揶揄自己的國家,他樂得哈哈大笑。

第一次跟著樂團回到家鄉,他慶祝似地拿出在休息站發現的藥酒分享,說這種阿爾卑斯山的特產已經很難找到。「它對消化很好,我昨天喝了水龍頭的水,不舒服,喝這個治療。瑞士的水很乾淨,跟Avian一樣。」車上沒有杯子,我們各自旋開礦泉水瓶蓋,每人獲得一口小酒。在過境的白朗峰下,小心不讓酒灑出來,為他久違的朋友、遠在一百公里外的家人、還有為明天在日內瓦的演出,乾杯。

 

◎德國柏林

11/15@柏林愛樂廳

11/20@國家音樂廳

大廳,我的家

在柏林愛樂廳大廳,對著層層疊疊的觀眾席,指揮與團員的綵排格外仔細。這麼多場來第一次在葡萄園式的場地演出,沒有靠背,四周都被觀眾包圍。演奏出的音樂傳遞出去,再反彈回來,「耳尖」的樂手們都可以感覺得到音響效果的差異在哪裡。壓軸的音樂會在倒數的一刻終於來到,準備已久的樂曲和勢在必得的向心力在此時卻已昇華,在這國際一流的音樂廳中,團員有如徜徉在音響的施與受中,發出了一流樂團的聲音。

在旅館的大廳外,大夥捨不得再踏一步進房休息。即使音樂會圓滿落幕、酒會賓客已散,走回住處外,情緒卻仍然高亢得不得了。彼此的嬉鬧和玩笑在這寒冷的午夜聽來也許言不及義,但累積多時的壓力和疲累,終於在此刻恣意地釋放。

回到國家音樂廳,代表這莫大的任務已圓滿達成。在團員紛紛離去後,「隱形」的行政團隊仍分頭忙著觀眾看不見的瑣事。永遠早一步到音樂廳安排好場地,又在眾人離去之後留下拆台的crew、接待媒體與貴賓的公關、照顧指揮與獨奏家的褓母、安頓團員的領隊……在樂團寫下歷史時,他們密密麻麻的筆記,也記錄了每一段走過的足跡。舞台是演奏家的歸屬,而樂團是我們的驕傲,無論是從這個廳、到那個廳,或者是回到自己的廳。(李秋玫)

團員回憶

柏林,我新舊交織的生命

文字  李明怡 國家交響樂團英國管演奏員

 

隨著一場又一場演出的結束,經過許多城市,終於抵達這次巡迴的最後一站,柏林。

雖然沒有巴黎的浪漫,米蘭教堂的震撼,日內瓦名錶街的貴氣,柏林街頭冷冽的空氣,卻勾起了我滿滿的回憶。

柏林是一個充滿著藝術養分的城市,滋養了當年在這裡留學的我。記得以前住在柏林的時候,只要在柏林愛樂開演前提早去排隊,就有機會可以買到票價非常低的站票。站在柏林愛樂廳的後方,看著舞台上的天團,演奏著世上最動人的音樂。聽完音樂會後,心中悸動佩服之餘,卻又感受到自己和這音樂殿堂的距離有多麼地遙遠。回宿舍路上,冷風刺骨,心裡想著,是不是有一天,我也可以以職業樂團團員的身分,坐在這個舞台上演出呢?沒想到,當年的夢想,成真了,謝謝NSO!

結束在德國的學業回到台灣後,工作日益繁重,有時候真的令人喘不過氣來。每當這個時候,回想起在柏林的求學時光,總覺得像是一場綺麗的夢,是那樣的不真實。在那裡,只要用力學習就好,多麼單純的時光!這次再回到柏林,如同是一趟撿拾記憶碎片之旅,撿到了遺落在柏林愛樂廳的記憶,在街上吃Döner的記憶,在Dusmann裡聽CD的記憶,喝我最愛的德國啤酒的記憶,在地鐵裡的記憶……撿拾碎片的同時,又留下了新的記憶碎片,新的舊的,交融在一起,我的生命似乎又完整了一點。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