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史蒂夫.妮可思(Steve Nichols)發表《後人類宣言》Post-human Manifesto一書,儘管學術界和藝術界對於「後人類」的定義不一,但是這個詞彙已普遍運用在形容當代社會分歧、複雜的生命經驗與身分認同。陳明惠策展的「後人類慾望」匯集英、澳、德、日、韓、芬蘭、挪威與台灣等廿五組藝術家的六十件作品,分別從複製人、跨性人、改造人等三個面向,詮釋「後人類」這項文化課題。
後人類慾望
2013/11/23~2014/1/12 台北當代藝術館
陳明惠的策展理念,源自一九九○年代初期女性主義哲學家唐納.海若威 (Donna Haraway)有鑑於科技與人工智慧的發展,進一步將一九六○年代提出的「賽伯格」(cyborg)概念,延伸至融合有機體和機械物之生命體的想像和論述,反映人類試圖從中找尋出打破自然與文化界限的新方法。事實上,這樣的議題早已見於當代藝術、電影、劇場、動畫等創作領域,透露出當代人身處在多重、異質且自我矛盾所交織成的不同系統之中。
透過「變形」的自我探索
「後人類慾望」展覽主要探討後人類時代的身體概念與性別意識、慾望指涉與實踐模式,以及生命繁衍與死亡超越。打破二元論的性別認同,回應當代社會多元的性別概念,來自馬爾他島的瑞蒂.泰克塞森(Ritty Tacsum),透過影像作品《殼》流露成長過程中,自身對性別認同的迷惘與好奇,透過一系列結合身體不同部位的怪誕影像,探索自己的身體地圖。
費爾.塞耶(Phil Sayers)長期以變裝方式呈現自身的性別衝突,近來更關注逐漸老化的男性身體,在近乎全裸的《自畫像:影中赤裸》、和變裝表現的《自畫像第290號》中,挑戰傳統性別意識,而《凝視交流》則以老邁的女性身體、帶著驕傲回視觀眾,歌頌女性不屈服於男性主導的審美觀點,也回應外界對老化、缺陷與性別的刻板印象。
基因科學的發達為繁衍、複製與變種等議題帶向新階段,藝術家挪用聖經中造物之神為文本,創造異世界的想像,以矽膠製作逼真異生物著稱的澳洲藝術家派翠西亞.佩斯尼尼(Patricia Piccinini),作品《迎接賓客》中一位小女孩張開雙臂迎接一隻躍起的異生物,象徵美麗的孔雀停駐一旁,靈感來自歌德的名言:「美麗到處皆是,是一個賓客。」反映自然界中美麗與怪誕並存的張力和緊張感。
李小鏡的「十二生肖」系列,取中國十二生肖和人像結合變形的人獸肖像,作為人獸之間物種和性格隱喻。劉世芬的《穆勒氏花園—羊走迷》則將自己身體的擬真雕塑、鹽雕山羊頭骨與雌雄同體動植物等元素,置放在鏡像空間裡,人身擬真雕塑仿羅丹《沉思者》的姿勢並在尾椎加上一條類人猿尾巴,簡單幽默的手法傳遞人類是創造論或演化論產物的思辯,而鹽雕山羊頭骨來自聖經中將墮落的人類比喻成迷途羔羊,鹽具有「不朽壞」的特性,在此也有將短暫生物現實「翻塑」成永恆生命狀態的另一層象徵意義。
碧玉的〈隨心所欲〉MV,以動畫表現碧玉、自然界、黏土人和神話動物,碧玉穿著古老蒙古部落的服裝,出現在一群犛牛人群與河岸之中,在河中急行,前往一條找尋的旅程。
「人形」的多元想像
人形機械或所謂的「賽柏格」,試圖打破人類的自然之軀與機械「第二自然」的分野,雖然在「機械人三原則」之下,對於人形機械的規範有其局限,但對藝術家來說,人機合體仍有不同程度的想像,無論是日本藝術家真壁廉以斧頭、金屬等元素構造出的人像雕塑,對性別、或哈姆雷特等戲劇角色加以詮釋,又伊莉莎白.金(Elizabeth King)與導演瑞秋.克利-布雷爾(Richard Kizu-Blair)合作的卅五釐米無聲逐格動畫《發生什麼事》中,主角「瞳孔」(Pupil)人偶不停揮動著看起來似乎有意義的手勢與動作,神情彷彿初獲靈魂般探索自己的肢體,雙眼活靈活現地不停四處張望,像是對人類的世界充滿了新奇感。
「瞳孔」是一尊木製人偶雕塑,大小約莫真人的一半,透過逐格動畫的特性,保留偶的寫實性,同時企圖透過人偶結合動力裝置,模仿真人細緻的動作與行為,彷如當代版皮諾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