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潔拉.休伊特展開一年的世界巡迴演奏,藉由演奏告訴世人,巴赫的無限美究竟為何。(Richard Termine 攝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提供)
藝號人物 People 加拿大鋼琴家

安潔拉.休伊特 跨時空的巴赫知音人

來自加拿大的鋼琴家安潔拉.休伊特,以十四個月的時間,在廿五個國家演出《巴赫平均律全集》,讓更多人認識巴赫的音樂與生命,也因此贏得「巴赫鋼琴女王」榮銜。自小生長在音樂世家,休伊特從小浸潤在「巴洛克」的氛圍中,也與巴赫的音樂結下不解之緣,甚至自認“Born to Play Bach”(非巴赫不可)。

來自加拿大的鋼琴家安潔拉.休伊特,以十四個月的時間,在廿五個國家演出《巴赫平均律全集》,讓更多人認識巴赫的音樂與生命,也因此贏得「巴赫鋼琴女王」榮銜。自小生長在音樂世家,休伊特從小浸潤在「巴洛克」的氛圍中,也與巴赫的音樂結下不解之緣,甚至自認“Born to Play Bach”(非巴赫不可)。

2014TIFA—安潔拉.休伊特鋼琴獨奏會

2014/3/1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二○○七年嚴酷的八月天,「巴赫鋼琴女王」安潔拉.休伊特(Angela Hewitt) 展開了長達十四個月的鋼琴馬拉松巡演。她分別在世界廿五個國家演出「鋼琴舊約聖經」──《巴赫平均律全集》,從加拿大到南非,首爾到倫敦,日內瓦湖畔之西隆古堡(Chateau de Chillon)到澳門演奏廳等, 巴赫的生命音符藉由這項計畫, 打動世界各地無數的心靈。經過此次巡迴,安潔拉.休伊特無疑地成為本世紀的巴赫代言人之一。

為什麼是巴赫?

來自加拿大、出生在音樂世家的安潔拉,三歲時啟蒙學鋼琴,四歲就公開演出,一年後贏得第一項獎學金,一九八五年在多倫多國際巴赫鋼琴大賽中獲勝,二○○○年她獲頒加拿大勳章的官佐勳章,二○○六年則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生日時獲頒大英帝國勳章。

自廿歲起分別在義大利、德國萊比錫與美國華盛頓拿到國際巴赫比賽獎牌後,她就與這位巴洛克之父的音樂密不可分。廿七歲那年,獲得多倫多國際巴赫大賽金牌後,一時之間聲名大噪,演出邀約也從各大管絃樂團如雪飛來,包含克里夫蘭管絃、多倫多交響、費城管絃、BBC蘇格蘭交響、 芬蘭廣播交響、倫敦愛樂、BBC威爾斯國家管絃、布魯塞爾愛樂、奧斯陸愛樂及奧菲斯室內樂團的卡內基音樂廳系列等。

看似平步青雲的音樂事業,背後卻是累積幾十年功夫的自我鍛練。一路以來, 安潔拉.休伊特不隨市場主流,鑽研炫技派的浪漫作曲家,反而將所有熱愛投入巴赫的極簡世界裡。種種一切,要從她的兒時說起。

長於「巴洛克」之家  所以「非巴赫不可」

安潔拉出生在一個非常「巴洛克」的家庭,她的父親是鎮上教會的管風琴師,而母親則是父親早期的學生,也是安潔拉的第一個鋼琴老師。自三歲起, 安潔拉便在週日禮拜堂聽見爸爸演奏巴赫的音樂,回到家中,也會牙牙哼唱自己彈奏的巴赫小品。 對於巴赫作品中的豐富樂句設計與重複卻富於變化的節奏風格,安潔拉非常著迷,在她小小心中,生命就是非巴赫不可。這種“Born to Play Bach”(非巴赫不可) 的人生態度,也在安潔拉事業成熟期——二○○七到二○○八年的演奏計畫“Born to Play Bach”中,把她對於音樂之父作品的敬愛與知識表露無遺。

成長過程中,安潔拉特別感謝兒時學習了小提琴、直笛、芭蕾與合唱。使用不同樂器演奏同一首作品,讓她了解到巴赫的音樂能超越一切,其哲理是全能(universal)的。芭蕾舞是每個小女孩的夢想,小小安潔拉也不例外,在練舞的同時,她的節奏本能不但自然強烈,在詮釋巴赫那總體如詩韻般、卻節拍精準分明的作品時,更是駕輕就熟。合唱則是在父親唱詩班中規律且潛移默化的團練中,親身體驗巴赫作品的交織與對位、和弦與旋律的縱橫美感、與演奏樂句的之「氣」。藉由上述四項,安潔拉了解音樂線條、節奏與自然呼吸的融會貫通性。

令人驚訝的是,在這麼多項樂器中,安潔拉的人生「音樂伴侶」竟然以上皆非,許多人甚至認為她未來主攻的會是巴洛克最輝煌實用的樂器——大鍵琴,但是,安潔拉選擇了鋼琴。她坦言自己從未被大鍵琴的音色吸引,即便鋼琴沒有大鍵琴上特有的技術功能,她也能從自創指法中彌補。她相信,鋼琴豐富的音色音量,能更確實表現巴赫熱情卻內收,樸實又精緻的音樂。

挑戰《巴赫平均律全集》  奠定事業里程碑

巴赫的音樂是矛盾卻融合、理性更感性、深度又精湛的。其意境之純真與雄偉,如《郭德堡變奏曲》以「無限」與「極簡」 的概念,將一個微型的動機發展成一浩瀚廣大的宇宙,令其他西方作曲家渾然失色。沒有人像巴赫在音樂中能注入深厚卻親近人民的哲理。論音樂,巴赫將架構、形式與語法登峰造極,奠定不容侵犯的西方理論基礎。我認為他的音樂是「人」最高表現。他高貴又謙卑、可狂烈可平靜。巴赫平衡了人的智慧與情緒,哲學與宗教。最令人感動的是,在富邏輯的音符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一顆真摯樸實的心。

在數百件的鍵盤作品中,安潔拉挑選了「鋼琴舊約聖經」──《巴赫平均律全集》第一冊與第二冊,作為個人的事業挑戰。《巴赫平均律曲全集》以十二個大調與十二個小調循環,兩冊加總共有四十八套前奏曲與賦格,是許多鋼琴家的紮功曲目。每一套曲子為一首簡短的前奏曲(Prelude),與一首賦格(Fugue)。前奏曲的主旋律動機通常並不明顯(許多情況下是根本沒有),因為前奏曲志在「開啟」,很多時候是以類似「伴奏」狀態來介紹奠定該曲的主調,例如第一冊的第一號《C大調前奏曲與賦格》之前奏曲——也就是後人知曉的《巴赫聖母頌》主體,便是最佳例子。

第二冊的曲目較第一冊更具挑戰性,尤其在賦格(一個主動機由不同聲部和不同時間點多次出現,並經歷發展交織、相互融合直到結尾的高結構型作品) ,其難度更勝第一冊的三聲部對位法。在第二冊中,許多賦格多達四至五個聲部,龐大複雜之程度甚至可以另寫出一部奏鳴曲好好解釋清楚。

宇宙中無絕對  致力打破世人刻板印象

《巴赫平均律全集》是鋼琴造詣的基礎門檻,許多演奏家把它當成每日練琴前的暖身曲,但對安潔拉.休伊特而言,《巴赫平均律全集》豈是「暖身」而已,這套四十八組的音樂,根本是巴赫對宇宙、對神、對人、對萬物的禮讚寶典。在這四十八首音樂中,巴赫從不註解曲子的快慢節奏,也不標示樂句的處理方式(例如: 圓滑奏、斷奏),因此同一首曲子因由不同人的詮釋,可能飛快,或近乎沉睡的緩慢;可以用圓滑浪漫的方式演奏,也可以不假思索地跳完整曲——而這兩種極端方式都是正確的,只要能輔合「巴赫的中心思想」。

但是何謂「巴赫的中心思想」?!這就開啟了一場且見仁見智、永無止盡的學究辯論。巴赫想要告訴世人:沒有所謂的黑白對錯,萬物沒有不變定律或單一可能,只要用心觀察,永遠用著截然不同的角度來探所音樂的之深廣與生命的無窮奧妙,那麼這四十八首有悲傷有歡樂,有沉思有跳動,有哀悼敬拜的《巴赫平均律全集》,便能養成一個音樂家的自我探索,並展開真正的生命旅程。

為了顛覆世人對此曲的學究刻板印象,安潔拉.休伊特特意展開一年的世界巡迴演奏,藉由演奏告訴世人,巴赫的無限美究竟為何。彈完這場馬拉松,安潔拉.休伊特發現自己不僅離音樂之父更近,她與神的關係,也因為巴赫而更親密了。

巴赫、貝多芬、李斯特  以珍愛曲目饗樂迷

在今年三月一日,安潔拉.休伊特難得來台灣國家音樂廳,帶給樂迷三大鍵盤作曲家——巴赫、貝多芬、李斯特的巔峰鉅作。 除了巴赫《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的繽紛調性與其最知名的賦格,安潔拉.休伊特還將演奏她最喜愛的貝多芬,與浪漫派巨匠李斯特的音樂。貝多芬《降A大調第31號鋼琴奏鳴曲, 作品110》由一段田園如歌似的旋律升起,在第三樂章,他以一首由簡單動機走向輝煌燦爛的賦格(fugue),向巴赫致敬。此新穎的曲式結尾打破了既有的奏鳴曲式傳統,將音樂引至一個超出框架,人性至上的新境界。延續貝多芬傳統的李斯特,在《b小調鋼琴奏鳴曲》中將音樂界線劃得更模糊了:音樂之「起、承、轉、合」不僅到達了前所未有的密合,也因音樂以連貫性的交響詩方式,讓這些原本不該連接的四個樂章,經由重複與反轉、變化的主旋律、豐富的節奏、賦格對位法等形式全部串連起來。

藉由這場音樂會,我們可以聽到巴赫如何「奠定」西方古典和弦理論,貝多芬「打破」傳統,而李斯特則是「延伸」至音樂新境界。反過來看,若說李斯特的音樂是表達人的燦爛「軀體」,那麼貝多芬則是描述人之豐富「血肉情感」,而巴赫,就是觀照人的謙卑「心靈」了。屆時,就讓我們一同期待巴赫女王安潔拉.休伊特以真摯深刻的詮釋,向巴洛克、古典派、浪漫派三位作曲大師致敬吧!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 3歲時啟蒙學鋼琴,4歲就公開演出,一年後贏得第一項獎學金。

◎1985年在多倫多國際巴赫鋼琴大賽中獲勝。

◎2000年她獲頒加拿大勳章的官佐勳章,2006年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生日時獲頒大英帝國勳章。

◎現居倫敦,並擔任翁布里亞的特拉西梅諾音樂節(Trasimeno Music Festival in Umbria)藝術總監。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