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堡劇院在二○一四年的戲劇盛會帶來《最後的證人》,由當時總監哈特曼親自執導。(Reinhard Werner 攝 柏林戲劇盛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狂飆半世紀.柏林戲劇盛會啟示錄 入選常客

入選常客 翻轉經典不手軟 狂野批判登殿堂

能夠入選戲劇盛會,對德語區的劇場來說,絕對是輝煌時刻。維也納城堡劇院、慕尼黑室內劇院是入選的常勝軍,成績傲人。當然有些劇場已經走入歷史,有些則是似乎無法再攀藝術顛峰。近幾年戲劇盛會國際名聲愈來愈顯赫,是推廣德語劇場的重要推手。透過每年的十齣精選,觀眾可以見證,德語劇場完全不商業,直接批判我們所處的社會。

能夠入選戲劇盛會,對德語區的劇場來說,絕對是輝煌時刻。維也納城堡劇院、慕尼黑室內劇院是入選的常勝軍,成績傲人。當然有些劇場已經走入歷史,有些則是似乎無法再攀藝術顛峰。近幾年戲劇盛會國際名聲愈來愈顯赫,是推廣德語劇場的重要推手。透過每年的十齣精選,觀眾可以見證,德語劇場完全不商業,直接批判我們所處的社會。

戲劇盛會舉辦了五十一屆,每屆十齣戲,累積下來有超過五百齣製作曾入選,若是由戲劇盛會切入來鑽研當代德語劇場發展,這其中牽涉到龐大繁雜的資料考證,絕對足以讓人想改變研究方向了。所幸戲劇盛會主辦單位柏林藝術節之屋在官方網站上開放免費檢索系統,只要拜訪網站(www.berlinerfestspiele.de/chronicle/),便可以作者、年代、劇場、劇作、導演等關鍵字,搜尋戲劇盛會歷年的入選佳作。搜尋的結果,雖然沒有劇照、影片,但有許多重要的演出資料,包括導演、演員、幕後人員、演出日期都很詳細,是非常寶貴的戲劇盛會半世紀線上資料庫。

從各種數據找出常客與趨勢

從這個線上檢索系統,可以得到許多有趣的數據,顯示出許多值得研究的當代德語劇場特色。首先,以劇作家作品入選次數來看,可以清楚看到德語劇場到底有多熱愛莎士比亞。德語劇場時常搬演、改編莎士比亞,德式的莎翁舞台迥異於英美莎劇製作,也曾到台灣演出,引起劇迷熱烈討論。莎士比亞以作者的身分,入選戲劇盛會的次數高達四十次,莎翁果然跨越世代,不同年代的導演都愛挑戰莎士比亞的劇本。排名第二的劇作家是契訶夫,入選次數是廿九;第三名則是易卜生,次數是廿五。前三名都是經典作家,顯示肢解、以時代精神重新詮釋經典文本,是德語劇場的鮮明特色。在前東德創作的布萊希特沒擠入前三名,剛好是第四名,入選次數是十五次。

德語劇場是導演劇場,導演承擔美學成敗,從入選的次數排行榜來看,就可以得到德語現代劇場的重要導演清單。依入選次數排名依序是:彼得.查德克(Peter Zadek,廿一次)、克勞斯.派曼(Claus Peymann,十九次)、彼得.胥坦(Peter Stein,十八次),查德克已經過世,其他兩位導演則已經過了創作高峰。德語劇場跟世界其他劇場一樣,女性導演是絕對少數,安德瑞雅.布瑞特(Andrea Breth)入選九次是女性導演紀錄保持人,卡琳.漢克爾(Karin Henkel)獲得五次評審團青睞,排名第二,卡琳.拜爾(Karin Beier)緊追在後,被圈選四次。

戲劇盛會入選的絕大多數是舞台劇,但舞蹈劇場也多次入選,碧娜.鮑許(Pina Bausch)在一九八○年代創作正值顛峰時,曾入選三次,莎夏.瓦茲(Sasha Waltz)則在一九九七、二○○○年以舞蹈作品入選過兩次。入選的導演不僅限於德語導演,許多國際名家也曾多次受邀,羅柏.威爾森(Robert Wilson)早年曾入選五次,戲劇盛會邁入新世紀之後,以即時錄像聞名的英國導演凱蒂.米歇爾(Katie Mitchell)與比利時編舞家亞蘭.布拉德勒(Alain Patel),都曾入選過兩次。

入選劇場的輝煌紀錄

能夠入選戲劇盛會,對德語區的劇場來說,絕對是輝煌時刻,官網、社群網站立即公布好消息,辛苦做戲值得了,擠進當年前十強,五月可以搖擺去柏林了。

入選柏林戲劇盛會的記錄保持者,就是維也納城堡劇院(Burgtheater Wien),次數總共有四十六次,有時候同一年還占去好幾個席次,且在一九六四年戲劇盛會首屆就入選,一直到二○一四年都依然有作品受到獨立評審團肯定,成就驚人。城堡劇院成立於十八世紀,歷經搬遷、納粹、戰火,至今屹立。城堡劇院推出的戲幾乎就是品質保證,劇院裡有許多知名的導演與演員,能寫實細膩演戲,也能激進狂放前衛,是維也納的代表性藝術招牌。

今年,城堡劇院爆發財務危機,雖有大筆奧地利政府文化資金挹注,在德籍總監馬蒂亞斯.哈特曼(Matthias Hartmann)任內,劇院卻處於虧損狀態,哈特曼遭到革職。隨後,哈特曼親上火線,接受媒體專訪,為自己辯護。官方與前總監你來我往,各自放話,讓城堡劇院在今年上了各大媒體頭條。經費醜聞連環爆,吵鬧不休,令許多人擔心這老牌字號的未來。所幸,目前劇院發布正式新聞稿,新的文化補助已到位,遴選新總監,城堡劇院的未來算是保住了。

城堡劇院在二○一四年的戲劇盛會帶來《最後的證人》Die letzten Zeugen,由當時總監哈特曼親自執導。納粹進駐維也納之後,正式占領奧地利,當地猶太社群面臨滅絕,集中營等著他們。哈特曼用口述歷史的方式,找到了大屠殺的倖存者,由演員在舞台上朗誦這些見證滅絕的苦痛往事。幾位年事已高的倖存者就坐在舞台上,聆聽演員朗讀著他們的倖存記憶,每個親身歷史切片都銳利,割入聽者的皮膚。倖存者在演員的攙扶下,走到舞台中央,親自說一段獨白,呼籲世人別忘了這段慘痛的歷史。一位倖存者說,他一直不懂為何其他人都死了,自己卻幸運活了下來。後來,他終於懂了,他活下來,是要把那段慘絕人寰的歷史說給下一代聽,這是他生存的意義。這齣戲其實根本沒有「戲」,沒有走位沒有劇情,只靠幾位最後的證人口述親身遭遇與照片投影,撞擊力道就非常巨大。謝幕時,全場起立鼓掌,向倖存者致意,觀眾哭著,親眼見證到最殘酷,走出劇場去一定要更溫柔。

慕尼黑室內劇院(Münchner Kammerspiele)入選戲劇盛會的次數是四十三次,成績也傲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慕尼黑室內劇院持續推出深具反抗思想的製作,一直以來都是慕尼黑重要的現代劇場。其實慕尼黑是個擁有大量警力維安、城市清潔、氣氛相對保守的城市,但慕尼黑室內劇院卻可以每一季都推出非常激進、批判時事的製作,是戲迷訪慕尼黑不該錯過的叛逆風景。這幾年慕尼黑室內劇院入選戲劇盛會的頻率很高,站穩德國當代劇場代表。

德語劇場的重要推手

戲劇盛會走過半世紀,每年五月,觀眾席當中掌聲噓聲齊飛,戲後觀眾對談對話犀利。有爭議,很吵雜,就表示德語劇場依然活水跳躍。每年的戲劇盛會都有非常不同的面貌,戲迷若是想要好好鑽研歷屆戲劇盛會,可好好善用這線上檢索資料庫,以及參考戲劇盛會的影音、書籍出版品。

審視這份名單,當然也有些許喟嘆,有些劇場已經走入歷史,有些則是似乎一直無法再攀藝術顛峰。例如波鴻劇場(Schauspielhaus Bochum)在上世紀是名聲顯赫的劇場,許多人專程去波鴻就為了看戲,入選戲劇盛會次數高達廿九次。但二○○○年之後,波鴻劇場就消失在德國當代劇場的版圖上,至今無法重拾往日光輝。

戲劇盛會風/烽火半世紀,近幾年國際名聲愈來愈顯赫,是推廣德語劇場的重要推手。透過每年的十齣精選,觀眾可以見證,德語劇場完全不商業,直接批判我們所處的社會。自由不羈,為劇場精神。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夏佑體驗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近十年最受矚目劇院

若以過去十年來看,德語區劇場有幾間上榜記錄輝煌,藝術成就值得注 意。維也納城堡劇院從二○○四年至今入選過十次,二○○九與二○一○年甚至都占了兩個名額,是戲劇盛會獨立陪審團每年必訪的劇院。慕尼黑室內劇院從二○○ 四年開始,入選次數高達十四次,幾乎年年上榜,且好幾次也是占去多個席次。

漢堡塔莉亞劇院(Thalia Theater Hamburg)藝術經營方向精準,從二○○四年到現在總共來了戲劇盛會十一次。蘇黎士劇院(Schauspielhaus Zürich)是瑞士當代德語劇場代表,二○○四年至今有十次入選。柏林的人民劇院(Volksbühne)持續推出怪誕卻充滿創意的作品,這十年入選次 數高達八次,二○一二年甚至占了三席,創意受到各界肯定。

來自瑞士、奧地利、德國的這幾間劇場,在柏林戲劇盛會演出之後,國際邀約就會不斷湧入。劇場,的確是德語國家最獨特的文化輸出。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