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契訶夫《普拉托諾夫》在過去十年的戲劇盛會上都有入選兩次以上的紀錄。(Georg Soulek 攝 Berliner Festspiele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狂飆半世紀.柏林戲劇盛會啟示錄 文本風潮

經典搬演反映當下 集體創作顛覆文本傳統

入選戲劇盛會的劇作家前三名,是大家熟知的莎士比亞、契訶夫與易卜生。作為經典,德國劇場人特愛用他們的劇作諷喻當下。而入圍最多的當代劇作家,則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利尼克為代表,她後現代主義式的寫作風格,給予導演很大的空間自由發揮。在搬演當代文本上,戲劇盛會反映了當前德國劇壇的兩股重要潮流:其一是導演與作家的合體,其二是集體創作。

入選戲劇盛會的劇作家前三名,是大家熟知的莎士比亞、契訶夫與易卜生。作為經典,德國劇場人特愛用他們的劇作諷喻當下。而入圍最多的當代劇作家,則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利尼克為代表,她後現代主義式的寫作風格,給予導演很大的空間自由發揮。在搬演當代文本上,戲劇盛會反映了當前德國劇壇的兩股重要潮流:其一是導演與作家的合體,其二是集體創作。

儘管德國本身有豐富的經典文學劇作,如大文豪歌德與席勒、布萊希特等人的作品,在當代德語劇場中享有崇高地位,也一直被搬演著,然而在戲劇盛會曝光率最高的劇作,不管是從創立之初,還是從千禧年開始算起,卻以莎士比亞居首,其次是契訶夫,再次之為易卜生。

最常搬演的三大劇作家

德國人對莎士比亞的熱愛,在本刊四月號〈從「德國是哈姆雷特」到「莎士比亞是德國的」〉一文中已探討過,不再贅述。契訶夫《凡尼亞舅舅》Onkel Vanja、《三姐妹》drei Schwester、《普拉托諾夫》Platonow在過去十年的盛會上都有入選兩次以上的紀錄。

契訶夫之所以在德國能引起廣大共鳴,應該歸因於他的劇作總是環繞在沒有自主性的個體,那些過著富裕或小康的鄉村平靜生活,內心卻常煩躁不安的平凡人,即使是有宏大理想的知識分子如普拉托諾夫,也只是在玩世不恭、自我嘲諷的高談論闊中暴露出懦弱無能與自我迷失的真面目。

契訶夫不帶任何說教或道德評斷,而以幽默諷刺的語言藝術,傳遞著人物隨著時間的流逝、愛的失落、希望的幻象破滅,內心深處對個人宿命的無盡憂傷與哀戚。他被許多導演、觀眾視為是最貼切展現當今社會生活、觸碰德國人靈魂的劇作家。當中就數導演勾許(Jürgen Gosch)的詮釋最受讚譽,他一連導了契訶夫的《凡尼亞舅舅》、《三姐妹》、《海鷗》,全都入選戲劇盛會。

「現代戲劇之父」易卜生,作品被搬演的密度雖沒有莎翁與契訶夫的高,但其演出意義卻較為深遠,近年上演的作品集中在《諾拉:玩偶之家》、《約翰.蓋博爾.博客曼》Johannes Gabriel Borkmann與《人民公敵》。在當今金融風暴、貧富差距拉大、人心惶惶的社會背景下,易卜生筆下的人物,在在體現今天人們對生存的恐懼,剖析了資本主義經濟體系與個體命運的密切關係。

易卜生的先知灼見與犀利批判,讓人能夠深入地去探討經濟、政治體制與人性問題,這應是他目前在德國劇場廣受歡迎的主因。列寧廣場劇院藝術總監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是詮釋易卜生最到位的導演,他的《諾拉》與《海達.蓋柏樂》Hedda Gabler都曾入選。

奧地利女作家葉利尼克成績亮眼

除了百年前的經典,也不乏傑出的當代劇作家,如梅焰堡(Marius von Mayenburg)、羅荷(Dea Loher)、施密爾芬尼(Roland Schimmelpfennig)等,都常見於各大劇院。然而他們進入戲劇盛會的作品卻少之又少,惟有奧地利女作家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能有高達十次的紀錄,這跟她二○○四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不無關係。尤其是她獲獎後,很多公立大劇院開始委託寫劇,雖然這並不能保證戲的品質,但劇本被搬演上台是肯定的。

二○一三年入選盛會的《廠房、在公車上、一次坍崩》Das Werk, Im Bus, Ein Sturz,是科隆劇院女藝術總監Karin Beier為自己新官上任,拉開演出季序幕而請求量身訂做的而今年入選的《街道、城市、搶劫》Die Straße, die Stadt, der Überfall則是慕尼黑室內劇院藝術總監尤亨.西蒙斯為慶祝劇院百年誕辰,懇請她以慕尼黑知名的精品時尚大街Maximilianstraße為題寫劇。

葉利尼克的劇作與傳統劇本截然不同,它是建立在純粹的文字遊戲上,既沒有故事情節發展,也沒有人物性格刻畫,只有冗長的獨白與對話,並以獨白居多。她的人物沒有自我,只是說話的機器,彷彿只要停止說話就不再存在似的。葉利尼克後現代主義式的寫作風格,給予導演很大的空間自由發揮,卻也是一大挑戰。可以想見,身為總監的導演們不只是借用她「諾貝爾文學獎」的光環為劇院增添光彩,也可以藉此展現自己實力,鞏固劇院地位。當今公認最能掌握葉利尼克劇作的導演,除了已經辭世的史利夫(Einar Schleef)外,就數斯泰曼(Nicolas Stemann)了,所導的《廠房》Das WerkUlrike Maria Stuart與《商人的合同》Die Kontrakte des Kaufmanns,全部入選戲劇盛會,也為他贏得浮士德戲劇獎與奧地利的奈斯托伊戲劇獎。

集體創作蔚為風潮

在搬演當代文本上,戲劇盛會反映了兩股重要潮流:其一是導演與作家的合體,如現任斯圖加特劇院總監的佩特拉斯(Armin Petras)還有另一個化名為Fritz Kater的作家身分,導演波列許(Rene Pollesch)是專導自己的劇作,而本是劇作家出身的施密爾芬尼在與他最合拍的導演勾許辭世後,也開始執導工作了。佩特拉斯與施密爾芬尼都是乖乖寫劇本的人,但波列許的文本,很多時候是跟演員一起醞釀衍生的。這樣的方式銜接著第二股潮流,就是集體創作,雖然劇場本來就是集結許多人的藝術努力,但劇本通常是一個作家的寫作成果。這樣對劇本與作家的傳統認知,被由基森大學應用戲劇學系出身的三人組自由劇團「里米尼會議記錄」(Rimini Protocol)徹底打破,他們既不需要作家,也不用演員,而是去找不同領域的人,針對每次所選定的主題做陳述。

以二○○五年入選戲劇盛會的《華倫斯坦將軍》Wallenstein為例,他們不去演繹劇作家席勒筆下這位在卅年戰爭屢戰屢捷,但最終被自己下屬謀殺的英雄,而是在現實生活中找尋與劇中人物有類似處境的人,讓他們直接跟觀眾講述親身的經歷與想法。忠實與背叛這個主題,被從不同的面向、視角,抽絲剝繭地鋪陳開來。這些被劇團稱之為「生活專家」的人,在舞台上呈現自己,說自己的故事。但這也意味著每一齣戲中的「生活專家」都具有無可取代性,即使產生了文字記錄,也無法被他人重複使用或演繹。

身為導演團的「里米尼會議記錄」不做道德評斷或批判,而以紀錄寫實的風格做全方位的思想觀照,「解僱」了職業作家與演員,顛覆了文本的傳統定義與劇場表現形式,對當代德國劇場造成巨大的衝擊,掀起了仿效之風。“She She pop”與“Gob Squad”都是繼之而起,以類似的集體創作手法,受到戲劇盛會肯定的自由劇團。

不但如此,這支日益壯大的生力軍還反過來影響了戲劇盛會的內容取向,原本藝術節在每年十大之外,還同時舉辦「文本市集」(Stückemarkt),讓默默無名的劇作家有出頭的渠道,也是許多出版商、戲劇顧問、導演與劇評家的獵才之地。有鑒於傳統作家的定義被打破,劇本創作型態的轉變,戲劇盛會從今年開始改變方針,不再局限於劇作家,而是只要能開發出不尋常的劇場語言與指引未來劇場形式的創作,不管是作家、導演還是創作團隊,也不管有沒有書寫在紙上,都予以表揚鼓勵。

往後,傳統劇作,不論是新文本還是經典,都將與集體創作並行不悖,不同藝術領域、社會階層的人,或共同或齊頭並進,在語言、美學形式、內容各方面開發新的創意,抓住時代脈動,追求給予觀眾心靈震撼。由此看來,德國未來的劇場發展,勢必更多元化,也更加兼容並蓄。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夏佑體驗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近十年最受矚目劇作家

葉利尼克是當代最具爭議性的奧地利女作家,劇作的主題通常是在奧地 利或德國最新發生的新聞時事,以尖銳諷刺的筆觸暴露現實生活的荒謬,單刀直入的政治社會批判態度,使她的作品在奧地利多次遭禁演。二○○四年獲諾貝爾文學 獎後,聲望如日中天,維也納大學特地成立葉利尼克研究中心,將所有關於她的創作記錄並建檔。她恐怕是唯一能與莎翁、契訶夫相抗衡的當代德語劇作家,至今, 共有十部入選戲劇盛會。

施密爾芬尼則目前德國最紅的劇作家之一,借用電影蒙太奇的表現手法,現實與夢境交錯,讓人不知是幻是真,超現實的魔 幻寫作風格,以奇幻絕妙吸引人。自二○○二年獲奈斯托伊戲作家新人獎後,就是Mülheimer Theatertagen戲劇節的常客,曾入選盛會的作品有勾許所導的《此時此地》Hier und Jetzt,以及自導的《金龍》。

「里米尼會議記錄」是最成功的德國自由劇團,捨棄演員與劇本,將舞台幻化為「生活專家」現身說法的啟示錄,集體創作與紀錄寫實原則,捲起了文本之爭,對劇場的美學發展有革命性的意義。儘管其創作無法被他人複製或演繹,他們依舊將舞台文字一一記錄下來並出版。二○○三年的Deadline首次入選戲劇盛會,二○○五年的《華倫斯坦將軍》造成大轟動,今年以《情境房間》Situation rooms再度受邀。此外,劇團也常受歌德學院委託到世界各地的學院據地如印度、埃及、雅典創作。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