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慕尼黑宮邸劇院《水泥》(Armin Smailovic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狂飆半世紀.柏林戲劇盛會啟示錄

大鳴大放 充滿無限可能

2014柏林戲劇盛會現場直擊

已有五十年歷史的柏林戲劇盛會挑選出來的十檔節目,並非是最受歡迎的,而是最值得注目的。因為戲劇盛會希望呈現的,是能表現劇場藝術未來趨勢的作品。所以這項年度活動,並沒有選出所謂的最佳演出,只有歷史才是這些前瞻性作品的最佳裁判。綜歸此行對當代德國劇場的印象,只能說,他們在劇場的可能性上,真的是大鳴大放,什麼都可以。

已有五十年歷史的柏林戲劇盛會挑選出來的十檔節目,並非是最受歡迎的,而是最值得注目的。因為戲劇盛會希望呈現的,是能表現劇場藝術未來趨勢的作品。所以這項年度活動,並沒有選出所謂的最佳演出,只有歷史才是這些前瞻性作品的最佳裁判。綜歸此行對當代德國劇場的印象,只能說,他們在劇場的可能性上,真的是大鳴大放,什麼都可以。

柏林戲劇盛會去年滿五十周年,這個創立於一九六四年的活動,是為了增加德語界(含奧地利與瑞士德語區)的戲劇交流,所成立的藝術節。中歐戲劇狀況不像法國,都是集中在巴黎。中歐早期都是獨立小公國,從十八世紀下到十九世紀中葉,各公國的國王或公爵們,競相比賽蓋劇院,導致到處都是美輪美奐的劇院。不過到了戰後,這個優勢也可能成為井底之蛙占地為王的劣勢。所以透過每年選出十檔德語區最受矚目的戲劇作品,在五月到柏林集中演出,相互觀摩,就成了年度戲劇盛事。

選出最值得注目的作品

我們一群大約卅位左右的國際貴賓,在歌德學院的安排下,於短短六天內看了四齣戲劇盛會的作品,外加其他三部柏林劇院的頂尖演出。除此之外,每天早上我們都有座談,安排戲劇盛會的藝術總監、評審、導演、演員與戲劇顧問來與我們碰面,分享對德國當代劇場的觀察。

還記得我們在HAU劇院看完慕尼黑室內劇院的《因哥爾斯塔特的煉獄》Fegefeuer in Ingostadt後,在劇院餐廳用餐。那已是我們看的第四齣戲,負責地陪的歌德學院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今年節目總體來說還不錯,因為我們前幾天看的三齣戲,也都有可看之處,不像去年,十齣戲中只有一齣作品令人滿意。「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這不是十大嗎?」我心裡納悶著。幸好隔天參加戲劇盛會評審團主席克里斯多夫.萊博爾德(Christoph Leibold)的座談,解答了我的疑惑。

萊博爾德解釋戲劇盛會的機制,是有七位評審擔任這項年度工作,而且每齣戲至少要有四位評審看過現場(這很重要,因為看錄像根本不準,有些可能剪接過或過量特寫鏡頭,根本是另一個作品了),最後挑出來的節目,並非是最受歡迎的,而是最值得注目的。因為戲劇盛會希望呈現的,是能表現劇場藝術未來趨勢的作品。所以這項年度活動,最後並沒有選出所謂的最佳演出。不可能有一個標準去評斷誰是最佳,只有歷史才是這些前瞻性作品的最佳裁判。保留這十齣作品的多樣性,而非再去選一個第一名,是戲劇盛會最值得我們參考的藝術觀念。

十齣作品各具特色

今年十齣戲從五月二日演到十八日,包括人民劇院《無標題歌劇1號》Ohne Titel Nr. 1、慕尼黑宮邸劇院演出海納.穆勒《水泥》與改編法國小說家路易-費迪南.塞利納(Louis-Ferdinand Céline)的《茫茫黑夜漫遊》Reise ans Ende der Nacht、斯圖加特劇院的《凡尼亞舅舅》、蘇黎世劇院的《卡斯帕.豪爾澤的故事》Die Geschichte von Kaspar Hauser與改編克萊斯特的《安菲特律翁》Amphitryon und sein Doppelgänger、維也納城堡劇院關於猶太集中營的《最後的證人》Die letzten Zeugen、慕尼黑室內劇院的《因哥爾斯塔特的煉獄》與《聽不見的巴赫》Tauberbach、里米尼會議記錄《情境房間》(這是展覽型演出,但因檔期要拖到年底才會來柏林)。

我們第一晚看的是斯圖加特劇院的《凡尼亞舅舅》,其演出創造了一種強烈的時間感,令我們不僅聯想到劇中的時間感,那是一種非現代的、懶散的世界,而不是進入現代性之後的密集對話。演出長達三個半小時,舞台上有一台車子,輪子已被拆掉,底部有裝一個可被遙控的底盤在移動車子。在整齣戲的過程中,車子就一直在舞台上緩緩繞圈圈。這是虛無的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們,像是迷失在時間的輪迴當中,連旁邊的樂手也經常顯得一副沒事幹只好聊天或抽菸的樣子(這當然是導演刻意安排的)。

第二晚去了列寧廣場劇院(Schaubühne am Lehniner Platz)看歐斯特麥耶的《人民公敵》,這齣戲雖不是戲劇盛會的節目,卻是二○一二亞維儂藝術節的邀約作品,結合搖滾樂與現場辯論,自然是娛樂與藝術性十足,現場有不少年輕觀眾與國外觀光客。第三晚則去看以冷調知性擅長的大導演大海馬(Michael Thalheimer)在德意志劇院(Deutsches Theater)執導匈牙利裔德國劇作家的《維也納森林的故事》。這齣戲與《情色度假村》一樣,也是入選戲劇盛會最後決選名單(這份名單是從年度三百七十五齣作品中選出卅三部)。《維也納森林的故事》舞台幾乎空無一物,演員以各種姿態動作,諷刺了將被納粹併吞前,奧地利社會的空洞虛無,最終華麗的舞台場面,反而想讓觀眾掉淚。《維也納森林的故事》也受邀到五月的維也納藝術節與十一月將在北京舉辦的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Theater Olympics)。

隔天看了慕尼黑室內劇院《因哥爾斯塔特的煉獄》,這齣戲創造了一個令人迷惑的世界,導演經常讓演員像人形蠟像般,在舞台上一動也不動地說話。每一場類似攝影的構圖,加上換場時,利用鎂光燈對觀眾造成短暫視盲而進行快速換景的魔幻效果,讓台下陷入一種不安的恐懼狀態。但這還不夠,台上演員其實都是對嘴說話,只偶爾露餡,讓每個觀眾都陷入真假不分的錯覺,從而跟這齣戲的迷信主題產生內在關聯,創造出類似的感知體驗。第五晚是長達四個半小時的《茫茫黑夜漫遊》,由卡斯托夫執導,這位導演的《賭徒》去年來過兩廳院,風格無需在此贅述。

最後一晚還是看了慕尼黑室內劇院作品《聽不見的巴赫》,這齣戲其實是個舞蹈作品,由荷蘭金獎女影星埃爾茜.德布勞(Elsie de Brauw)與比利時當代舞團(Les ballets C de la B )共同演出。當大幕一打開時,現場觀眾都發出了一聲「啊」的讚嘆聲,因為整個舞台被一堆五顏六色的舊衣服所覆蓋,看起來既美麗又破敗。這位荷蘭女星飾演一位飽受精神分裂的流浪漢,跟其他舞者飾演的流浪漢,共同生活在這個廢墟中,她不斷跟音響傳來的上帝聲音對話,質問生命的意義。在舞蹈與演員自言自語的過程中,觀眾也開始認同流浪漢的內在靈魂,質問自己是否在物質慾望中隨波逐流,而忘了人的精神尊嚴。這部作品自然是大受歡迎,演完後幾乎所有觀眾都起立鼓掌。

慕尼黑室內劇院表現亮眼

慕尼黑室內劇院近年來強勢崛起,這次有兩部作品進十大,成績亮眼。主要是荷蘭導演尤亨.西蒙斯(Johan Simons)於二○一○年擔任藝術總監後,擴大國際合作的面向,頻頻安打,例如國際最具權威的戲劇雜誌《劇場今日》Theater Heute評選慕尼黑室內劇院為二○一三年度最佳劇院;西蒙斯也因為他對慕尼黑室內劇院的卓越經營,於今年戲劇盛會上,獲頒象徵終身成就獎的柏林戲劇獎(Theaterpreise Berlin)(之前得獎主包括彼得.胥坦、碧娜.鮑許等)。

主演《聽不見的巴赫》的埃爾茜.德布勞是西蒙斯的夫人,今年八月初,他們兩人也會隨慕尼黑室內劇院《情色度假村》來台訪問,並參加八月九日下午與臺北藝術中心籌備主任王孟超的對談「城市之光:如何經營一座當代劇院」。

若要綜歸此行對當代德國劇場的印象,只能說,他們在劇場的可能性上,真的是大鳴大放,什麼都可以。其實台灣小劇場在創意上往往也不輸德國,但有兩個地方我們比不過人家,一是製作品質(含演員、技術與統合度),二是整體美感與設計。來看《情色度假村》就知道啦!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