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南部諸多新場館即將落成,卅歲的臺南文化中心如何在未來找出超越過往規格、展現更多藝術能量的一條路?這個時候,之前資源與政策的盤點、與環境和觀眾的關係的重新思索,都是尋找新定位的基底工作。而面對未來,轉型策展製作、搭築合作平台,都是營造在地特色、開啟藝術動能的可能途徑。
若從「官方演藝場館」的角度來看,臺南文化中心創立卅年,意味著台灣的文化治理已然邁入一個新的紀元。由一九七七年「十二項建設」而來的各縣市文化中心,在二○○三年「新十大建設」的國家政策推動下,一部分功能已經受到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台中國家歌劇院、流行音樂中心等具有專業定位的藝術中心所取代,但反過來說,臺南文化中心經營卅年所積累出與地方的情感,正可以是再轉型、再前進的基礎。
從國家政策來看,文化中心與藝術中心的各自定位與互相協力,也必須加以釐清。這一點放入南台灣表演藝術生態,相較於高雄陸續增設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大東文化藝術中心,轉眼之間高雄的藝文資源與競爭力倍增,是會對臺南文化中心造成衝擊,抑或能共同把餅做大,進而重構南台灣藝文觀賞人口版圖?凡此種種,在臺南文化中心準備邁向下一個卅年之際,皆成為需要思考的問題。
重新盤點資源 整理思維再出發
臺南藝術大學校長李肇修提醒:「此時,不只要向前看,也要進行文化政策的思想回顧,究竟台南的文化有什麼?如何有別於台北或其他地方的藝術發展?鑑古知今才能展望未來。」就這一點,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陳錦誠也有類似的觀察:「台南應重新盤點觀眾與團體的面貌;台南的觀眾在哪裡?觀眾的品味是什麼?在地團隊的作品與台南文化的關係是什麼?台南的表演風格有什麼?」
「沒有在地性,國際性就會被挑戰。」陳錦誠說。他認為,最好的在地團隊育成路徑是「在地—國家—國際」,因此文化中心需運用策展概念提升、增加可與國際對話的團隊。文化中心從二○○九年起嘗試自製節目,是很重要的方向,但要聚焦於什麼,構築台南當代表演藝術的特色,陳錦誠提出一種可能:「台南作為文化古都,擁有南科以後,人文與科技成為台南兩大特色,有沒有可能思考人文科技共構的創作,以人文為思維,運用科技為內容,每年投注一定的資源與心力持續耕耘?」在臺南市文化局局長葉澤山的構想裡,自製節目的確含有「文化輸出」的動機,也表示著文化中心從採買節目轉向策展的經營思維演變,他也表示,預定兩年後完工的台江文化中心,將開放團隊進駐。
台北藝術中心籌備處主任王孟超分析:「依目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掛牌運作,新型場館增加的態勢來看,未來一大部分會走向節目互通,國外節目與大節目會占優勢,這些引入的節目要對地方有所拉拔不太可能,又因為觀眾量處於停滯,長期而言可能兩敗俱傷,對地方生態反而造成負面影響。」他補充:「文化部應該通盤檢視各文化中心,它的層級不夠,內容與資源都不夠。如果不協助重整各文化中心的體質,就會形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有了硬體與扶植 觀眾與市場在哪裡?
從文化部現有的預算與任務來看,國家所能提供的資源大約已經到了難以再大幅增加的階段,又因新一波藝術中心的興建,各縣市文化中心向中央爭取的各項競爭型計畫,若沒有找到更有效的經費運用、經營管理方式,頂多只能維持既有能量,臺南文化中心過往雖在各項補助計畫都名列前茅,也慢慢做出不同於其他縣市的特色,但未來怎麼樣再擴大資源來向、市場基礎,仍是亟須開拓的面向。「觀眾在哪裡」這個各大小表演團隊,及各公、民表演藝術機構與組織都頭痛的問題,究竟要如何解決?
王孟超用他「廿四小時」的營運概念說明:「在國外,劇院是社交場合,將來的劇場不應該只是嚴肅,還要好玩、好吃,看完戲後有後續的去處可以分享、交談,延伸熱情與能量。演出時段也應摒除既有的做法,打破只演週末的慣例,可以採取人力調度、場租設定等更彈性的做法,來鼓勵團隊依據展演內容、預設觀賞族群的屬性,如觀光客、婦女、學生等,設定演出時間,週間下午或深夜都可以是選擇。但這一點,也需要團隊為它所預設的特定觀賞族群,量身打造作品。相應於人員的聘僱,場館就有餘裕多聘請技術、行政人員,進行三班式輪轉,維持服務品質,甚至接軌相關就業市場。」另一方面,他認為要回到教育面著手,讓中、小學生在週間進入藝術中心看戲,種下喜愛表演藝術的基因。
陳錦誠同樣有「從思考觀眾的屬性去創作劇碼」的看法,深層而言也與「在地性」有關。該怎麼養成觀眾,擴大市場與資源,他就國藝會長年發展「藝企合作」的經驗提出:「除了學生以外,可以鼓勵上班族參與。台南有南科、很多中小企業,企業一般傾向贊助知名團隊,但其中有福委會在消化企業福利金,若能切入這一區塊,會很有幫助。重要的不是贊助,而是要觀眾。」他補充:「衛武營與大東都還有五到十年的觀眾培養期,台南若能培養出更多觀眾,還是深具機會。若不去做,就可能會產生焦慮。」
不止延續與新生 也期待成為藝術平台
曾任嘉義縣文化局局長的音樂人鍾永豐認為,文化中心有兩個重要的功能時常受到忽視,分別是社群化及生態化:「文化中心需要幫助、促使地方團隊能夠圍繞著自身,形成社群,讓可能互不相識、包含傳統與現代表演藝術在內的團隊,都能在這個社群裡產生文化膠合與互助,也讓不同藝種彼此合作,進而構築出地方表演藝術的新生態。」
他依據過往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際推動的經驗舉例,說明北管、布袋戲、歌仔戲、現代劇場等藝種也可以共同創作,只要搭配政策與資源加以引導:「文化中心(藝術中心)首先要做的是開放團隊進駐場館,然後鼓勵跨領域合作,並且挹注資源,每一年的傑出演藝團隊徵選也特別關注嘗試跨領域合作的團隊、計畫。」回顧實例,雯翔舞團和慶和軒北管樂團曾有過的跨界合作即為精采一例。這樣長期走下去,便看到團隊慢慢養成跨領域的創作思考。
王孟超也給出幾點實務建議:「一、劇院懸吊系統應改設自動控制系統,若仍手動升降桿,團體的人力、時間成本都會受到挑戰,可能會減少演出意願。二、將相對冷調的觀眾與舞台的關係變得更溫暖。三、除了既有的大、小場館,是否有拓展其他劇場的可能性?四、思考改制為行政法人,這樣才能擺脫現有的組織、經費、編制。」
葉澤山局長受訪時談及願景表示,未來臺南文化中心除了要有更好的展演,也希望在美學教育上能扮演一定角色,扎穩文化基礎軟體建設。綜觀各方觀察與意見,臺南文化中心下一個卅年要怎麼走,顯現的不僅僅是台南藝術文化的延續與新生,也是文化中心如何通過有限資源的善用與滾動,接軌在地與國際,成為重要藝術文化平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