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蘭陵劇坊編導兼行政總監、南台灣表演藝術協會首任理事長卓明(許斌 攝)
企畫特輯 Special 臺南文化中心卅周年特輯Special Feature

回憶風景 /從文化中心歷程,我看到台南表演藝術生態

蘭陵劇坊時期,我們把《荷珠新配》帶到全國好幾個縣市巡演,包括到臺南文化中心,那時候我就負責行政,看到熱烈反應,畢竟對台南人來說,這一齣講國語的戲比較新鮮。但要我講對臺南文化中心的記憶,很難定位於某一個演出,我比較關心的是文化中心與整個台南表演藝術生態的關聯。

我在一九九一年從台北轉到南部從事戲劇工作後,初期是以華燈藝術中心為場域,那時台南的現代劇場發展幾乎還沒有開始,文化中心雖然是表演主導的空間,但若沒有培育,是很奇怪的,特別是台南離高雄那麼近,團隊要在台南及高雄各演一場是不敷成本的,這很實際,所以要培養很多在地團隊填充,但實際可進到文化中心的較少,還是以社區、學校式演出為主,文化中心演藝廳是大劇場,一般來說是走主流路線,像那個劇團走實驗路線,就較難進去。對其他團隊來說,演藝廳的空間太大,以致演變為仍然是較具規模的團隊,如屏風、雲門等才比較可能進去。

二○○九年增設的原生劇場,開始發展出實驗性的場域、走向,讓團體不必考慮市場,創作者多了自我辯證的空間,像常在原生劇場演出的稻草人現代舞團、風乎舞雩,作品都具有現代性。至於大眾性的推廣活動,就在文化中心戶外進行,只是戶外的展演也須仰賴室內展演的精緻化,後者若發展起來,便會影響戶外空間、古蹟再生等形式的展演水準。地方場館著眼點放在哪很有意思,沒有讓地方產生認同感,就不會成為讓人引以為榮的地標。

我早期在文化中心看的戲,印象比較深的是華燈劇團時期,蔡阿炮做的《台語相聲—世俗人生》(1991),非常有台南味,有做商業劇場的野心。過渡到許瑞芳主持台南人劇團的時候,一開始也看到她有在思考劇團向實驗劇場發展的意圖,但後來卻引入校園戲劇、教育劇場,因而少掉冒險性。到現在,台南表演藝術生態仍然缺少就「校園—原生劇場—演藝廳」場域的不同去形塑創作風格與定位,以及沒有將不同場域放在一起,思考如何循序漸進地構築一個「由小到大」創作發展的成長循環,很可惜。無論主廳或原生劇場,商業或實驗,都必須均衡發展,太偏向一端都不是好事。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