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青年演員余少群(北京國家大劇院 提供)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中國青年演員

余少群 站上舞台 修練基本功

因在電影《梅蘭芳》中演出青年梅蘭備受矚目的余少群,將與北京國家大劇院來台演出劇作家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這是學習戲曲出身的他,第一次的舞台劇挑戰。為戲曲演出上台對他來說不難,但舞台劇演出不像戲曲有音樂烘托,演員得通過台詞、通過肢體、通過情節的鋪墊才能達到情緒高點,對余少群而言,就是另一種學習挑戰,是表演功夫的磨練。

因在電影《梅蘭芳》中演出青年梅蘭備受矚目的余少群,將與北京國家大劇院來台演出劇作家吳祖光的《風雪夜歸人》,這是學習戲曲出身的他,第一次的舞台劇挑戰。為戲曲演出上台對他來說不難,但舞台劇演出不像戲曲有音樂烘托,演員得通過台詞、通過肢體、通過情節的鋪墊才能達到情緒高點,對余少群而言,就是另一種學習挑戰,是表演功夫的磨練。

北京國家大劇院《風雪夜歸人》

10/17~18  19:30   10/19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自二○○八年在電影《梅蘭芳》中演出青年梅蘭芳一炮而紅,並以此片拿下金馬獎最佳新人獎後,找余少群演出的電影電視一檔接一檔,不過這麼忙於拍戲的他,卻要在本月隨著北京國家大劇院來台演出《風雪夜歸人》。這位外表被形容為「青蘋果樂園」的古裝美男說:「作為一個影視演員,最終還是需要修煉和沉澱的。甭管是影視演員、舞台劇演員或戲曲演員,在舞台上多磨練,對表演的提升和感悟都是很有幫助的。」

余少群的修煉,除了源於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站上舞台進化基本功。他說,舞台上,每一場戲、每一句台詞、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琢磨、研究,最終才能達到最契合這個人物的狀態,才能在舞台上綻放光彩。

《風雪夜歸人》由已逝劇作家吳祖光寫於一九四二年,描述民國時期京劇名伶魏蓮生少年成名,萬人追捧。雖出身貧寒小戶卻疏財重義,然被當權者視為玩物而不自知。直到他與大官僚蘇弘基的四姨太玉春因為學戲而相識,經玉春點撥,醒悟自己不過是達官顯要的傀儡。他與玉春相約私奔卻被迫分離;魏蓮生被逐出境,玉春被抓回蘇府。廿年後,兩人回到故地,老邁的魏蓮生死於風雪之中,玉春不知所終。一段無法抵擋的邂逅,換來一場被鎮壓的愛情,最終落得一生茫茫結局。

出道後第一次演舞台劇

《風雪夜歸人》是余少群○八年出道後演出的第一齣舞台劇。舞台劇,不比拍戲,不好不理想不滿意可以NG重來再來再重來。

「舞台劇對於我來講,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它是一氣呵成。」余少群說,在舞台上兩個小時,完全就是自己所有情緒的掌控和發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內心情緒的綻放,是非常high的一種狀況。

好比劇末,舞台上漫天白雪,當悠揚的樂聲起,一襲奪目紅衣的余少群攜一把折扇,從舞台後的月亮門中翩躚而出,踏歌起舞。紅衣映襯雪花,余少群在風雪中旋轉,貧病交加地倒在雪中,淒美身姿驚豔全場,成為全劇的點睛之筆。「每當演完舞台劇,常常會在謝幕時感動地想要哭出來。」余少群說。

劇中,余少群還特別穿插演出京劇武旦戲《昭君出塞》與崑曲《遊園驚夢》的身段與唱腔,這是戲曲出身的他的優勢。

嘗新角色勿忘自身優勢

一九八三年生的余少群,一九九七年考入武漢藝術學校,師從漢劇大師陳伯華,學了整整六年漢劇,後學習越劇,○六年離開上海越劇院進入浙江越劇團。○八那年,從梨園行跨入影視圈,就不再只是甩動水袖、捻起蘭花手的傳統戲曲小生了。

現年卅一歲的余少群眉目如畫,因受戲曲學習薰陶,行止間有股特別的古典氣息。入行以來,演過的電影有《功夫詠春》、《新少林寺》、《倩女幽魂》、《建黨偉業》,電視劇則有「武則天秘史」、「隋唐英雄」、「神醫安道全」等,接拍的類型風格多元——動作、愛情、驚悚,處處可見到他積極厚實演技的身影。

「演完《梅蘭芳》之後,一度很想挑戰自己,證實自己,因為《梅蘭芳》在當時獲得了很多的認可,大家都覺得余少群演得挺好,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認為我只能演這樣的角色。所以年輕嘛,就想證實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之後才會接了好多動作戲、打戲或者別的什麼戲。」

臉上總掛著笑容的余少群說,因為《風雪夜歸人》劇情與戲曲有關,最早也曾排斥演出,但經過這麼幾年,他再回到原點時,覺得自己錯了,錯在哪裡呢?「我否認了自己的優勢,我當然不排斥(有機會)可以去嘗試新的東西,但是不可以拋棄自己的優勢。」

真情詮釋上世紀大師作

《風雪夜歸人》透過濃墨重彩的愛情故事,探討人生的永恆真諦,讓一個出生八○後、學業事業一帆風順的演員擔綱,他能明白上個世紀四○年代的苦楚嗎?

「吳祖光先生的這個劇本,面世已經有幾十年了。我對這段感情是比較好理解的,因為學傳統戲曲出身,所以我接受的都是這樣一種感情類型。」那麼怎麼去讓當下的觀眾理解呢?余少群表示,「我覺得,無外乎就是一個『真』字,真情、真意、真感,就能夠傳達出去讓觀眾感受得到,跟時代沒有關係。」

反而,「演舞台劇比較難的地方是對台詞的把握。」余少群演出時不戴麥克風,所以得面對一千多位觀眾,在劇場裡把要說的台詞,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傳達到即使坐在最角落裡的觀眾也能聽清楚,也能感受到台詞的內涵。余少群坦言,這對他來說,是挺難的挑戰。

余少群以前學戲曲,現在演話劇。「舞台我不陌生,但是話劇的表現方式和戲曲不一樣。」戲曲是有音樂鋪墊的,演員一出場,在情緒高潮時,音樂就起來協助烘托;反觀話劇,它的情緒最高點是需要演員通過台詞、通過肢體、通過情節的鋪墊才能達到。

當余少群條理分明解釋著戲曲與話劇二者不同之處時,誰能想像,他曾因為家庭比較傳統,父母認為男孩不應該學戲曲,在十四歲時不顧家裡反對學戲?余少群回想起來,承認這是他至今做過最大最難最叛逆的事情。當年他一意孤行,堅持自己的意見,選擇走到今天,事實亦證明,因為這樣的堅持,現在的余少群是開心的,他的表演成績,也讓大家相信了他當年的選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武漢市藝術學校畢。2006年參加北京電視台的「紅樓夢中人」選拔,獲上海賽區「寶玉組」前五強。

◎ 2008年演出電影《梅蘭芳》,以青年梅蘭芳一角走紅,獲金馬獎、華表獎、亞洲電影大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等諸多電影節最佳新人獎。

◎ 影視作品:電影《倩女幽魂》;電視《隋唐英雄》、《乾隆那些事》。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