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都會做的,就可以教書
專欄 Columns

什麼都會做的,就可以教書

教學的挑戰是要去想辦法讓學生了解如何把一段音樂變成藝術的展現。透過教學,你可以發現到純粹演奏時不會注意的某些面向。演奏家需要時間練習,而教學會打斷練習。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來創造一句新的話語:什麼都會做的,就可以教書,但別教太多,留一點學生給別人!

教學的挑戰是要去想辦法讓學生了解如何把一段音樂變成藝術的展現。透過教學,你可以發現到純粹演奏時不會注意的某些面向。演奏家需要時間練習,而教學會打斷練習。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來創造一句新的話語:什麼都會做的,就可以教書,但別教太多,留一點學生給別人!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父母都有的期盼。對於一個學過音樂的學生來說,在面臨要選擇讀什麼大學科系時,藝術類別通常不會是父母優先考慮的選項。原因在於,孩子將來是否能有個好的生活,是很重要的。孩子將來能有個像是醫生、商人,甚至是政府官員這樣穩定的工作,是大多數父母的夢想。而現實的確是這樣,將音樂當作職業,的確是一項投資報酬率很低、風險很高的賭注。

天分  只是樂透的一個得獎號碼

幾乎每個藝術家都有「我真的做到了,我成功了!」的夢想。無論你是畫家、作家、音樂家、舞蹈家或演員,能用你天賦異稟的才華讓自己享受舒適生活的這種夢想,一輩子應該從來都沒有真正地消逝過。嚴苛的現實是,如果你能只靠著演奏、寫作或畫圖成名與過活,那你還真是得了樂透頭彩!有過人的天分並不能保證會成功,那僅僅只是一個樂透其中的得獎號碼,或是「我成功了」其中的一個要素。不斷的訓練、好的老師、良好的政商關係、好到不能再好的運氣……都是必要的。但是,對於世界各地數以萬計充滿希望且買了樂透的藝術學生來說,覺得自己會中頭彩的想法強大到讓他們甘願去冒這個險,做這個賭注。當然,絕大多數的人都沒中樂透,許多人都成了老師,教導著懷著夢想與希望能中樂透的學生。

許多西方古典音樂家認為,演奏與教學是兩條差異很大的路。也許是受到一句英語中常見的話所影響:什麼都不會做的,就去教書吧!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這樣認為,但是,一直聽到大家這樣說,久而久之就認為是理所當然了。

我認為,有很多理由可以證明音樂比賽是個很棒的活動。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可以激勵學生。學生如果有個明確的目標,通常會好好地努力練習,而且,在比賽中,他們和對手會被比評,會被分出個高下,在我的經驗中,這比準備上一堂課或是準備上台表演困難了許多。但這並不是學生唯一會更努力的理由,贏得比賽也是其中一種「我做到了」的夢想。

關於比賽,糟糕與令人沮喪的是,沒有得名。我們常會聽到有人說比賽不公平,但是這種話絕對不會是第一名說出來的。其實,對於沒有得名的人,舒服一點的想法就是:比賽不公平,我才是真正可以得名的人。雖然我相信,有些比賽的確會有政策方面的不公平,以我當評審的經驗,大多數的比賽都很公正,但音樂這東西就是非常的主觀。就像是「超級星光大道」或「我是歌手」這樣的比賽,你最喜歡的參賽者可能會被淘汰一樣。音樂比賽不像賽跑或游泳比賽,一定會有一個人最快到達終點。

教學  也是分享音樂的好方式

幾年前,我在一場鋼琴比賽中擔任評審,中場休息時,我和另一外評審聊起天,那位評審來自俄國,他到台灣來舉辦一場音樂會,同時也被邀請來擔任評審。即使他看起來很和善,看似是個好好先生,但當我問到他在哪個學校裡任教時,他立刻板起臉,一臉嚴肅地說:「不,我不教學生,我是個演奏家。」對我來說,他回答這句話的樣子讓我覺得他好像很驕傲地說:「不,我不清洗浴室,我有傭人。」這似乎是在暗示,他在做的表演比教學更高尚。

我能感受到我心中的憤怒正在滋長,所以我很快地換了個話題。其實我很想跟他說:「從小,我也一樣認為走演奏這條路才是王道,但是我發現,教學也同樣是個能分享音樂的好方式。」是的,教學的挑戰是要去想辦法讓學生了解如何把一段音樂變成藝術的展現。透過教學,你可以發現到純粹演奏時不會注意的某些面向。演奏家需要時間練習,而教學會打斷練習。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來創造一句新的話語:什麼都會做的,就可以教書,但別教太多,留一點學生給別人!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