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裕剛教授對學生親切和藹,廣受學生愛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 提供)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溫煦之光 照亮音樂杏壇

悼念恩師陳裕剛教授

十一月廿六日晚間,敬愛的陳裕剛教授因急性腦中風猝逝。在眾人萬般不捨中,痛失了一位國樂界的明燈。

陳教授一生為台灣國樂界的發展默默耕耘,印象中的他永遠是精神奕奕、和藹可親。他的個性極為爽朗、修養與氣度更是令人敬佩,即使行事低調,然而只要有任何國樂的活動,無論從大小比賽到音樂廳的演出,都能夠見到他的身影。不但親自到場支持,更常在會後給予後輩寶貴意見,並且,從不忘毫無保留地稱讚一聲「好極了」!

這段日子以來,演奏家們紛紛在觀眾席中保留一席座位、獻上鮮花向他致意。未來即使笑聲不再,相信他的典範,仍將永遠在人們心中,占著一個重要的位置。

十一月廿六日晚間,敬愛的陳裕剛教授因急性腦中風猝逝。在眾人萬般不捨中,痛失了一位國樂界的明燈。

陳教授一生為台灣國樂界的發展默默耕耘,印象中的他永遠是精神奕奕、和藹可親。他的個性極為爽朗、修養與氣度更是令人敬佩,即使行事低調,然而只要有任何國樂的活動,無論從大小比賽到音樂廳的演出,都能夠見到他的身影。不但親自到場支持,更常在會後給予後輩寶貴意見,並且,從不忘毫無保留地稱讚一聲「好極了」!

這段日子以來,演奏家們紛紛在觀眾席中保留一席座位、獻上鮮花向他致意。未來即使笑聲不再,相信他的典範,仍將永遠在人們心中,占著一個重要的位置。

十一月廿八日清晨,在赴成大上課途中的火車上,暖暖的冬陽溫喣地灑滿整個車廂,窗外綠意盎然的景致,隨著緩慢的車速,不斷地移動著,千變萬化映入眼簾的風光,在晨曦中向慵懶的旅客們熱情地打招呼。此時信手拿起手機,閱讀因為忙碌而疏忽的資訊,乍然收到好友傳來,我的恩師裕剛老師過世的訊息,好一段時間我感覺空氣凝結了,窗外的藍天、綠樹和小鎮都變模糊了。過去和老師相處的時光,順著滑行的鐵軌不斷的浮現眼前……

讓學生「心情輕鬆」地學習

國中剛畢業,我便負笈北上求學,進入藝專一年級,主修柳琴、琵琶,裕剛老師就是我的主修老師,當時年少輕狂的我,正是懵懂作夢的年齡,由樂觀、開朗、善良並且非常關心學生的裕剛老師擔任主修老師,我何其幸運。因為老師不僅教授音樂知識,他的為人處事態度與風範,也深深影響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只要是被裕剛老師教過的學生,都知道他有一些口頭禪,已經成為他的註冊商標,讓大家印象深刻。例如:他說過的重要事情,如果我們沒有確實執行,他不但不會嚴厲地責難學生,反而用詼諧的口吻提醒我們:「說了八百多遍了,你還記不住。」來減低學生的壓力和緊張心情,這樣卻讓我們更加努力。他總是能在談笑聲中進行教學,我們也是在心情輕鬆的情景下學習。

畢業之後,偶爾返校見到裕剛老師,他經常笑臉迎人地說:「八百多年不見了,你近況如何?」非常溫暖的關懷,讓人難忘。工作期間我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擔任教職,由助教、講師、副教授進而到教授,這麼多年的時間,都一直和裕剛老師相處,他也不斷地以言教和身教指導我。他對待我們有如家人,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他總是很有耐心地為我們解惑;當我們需要協助時,他更是積極伸出援手,並且愉快地支持著我們,這一切都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尤其每年過生日的當天早晨,總是會接到祝福的電話,裕剛老師愉悅悠揚的祝賀聲,帶給我們許多的喜悅,著實令人感動。他這麼多學生,不僅一一記住每人的生日,這麼多年來,都不曾忘記帶給大家關懷與支持,也可窺見他的情操自然偉大之處。

總是樂於付出與鼓勵

在我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系系主任期間,曾安排同仁赴中國大陸的一些音樂學院,進行訪視和簽約,期望兩岸國樂相關研究者和演奏者能進一步交流,尤其是課程的規劃和教學方法,彼此可以在交流中,互相汲取優點,以達到更好的效果。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那次行程,我們順路參訪在四川一個偏遠地方的寺廟,大家參觀寺廟的建築、雕刻和彩繪之後,便相繼離去。唯有裕剛老師和師母,在廟後小小的廳堂,深入了解當地正在為因家境清寒而無學費就讀的學子募款,裕剛老師和師母當時立刻慷慨解囊,加入募款的行列,協助那些好學的子弟能順利求學,此舉也讓我備受感動。

裕剛老師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我很幸運地在老師之後接任院長職務,從中了解他的理念、政策與所執行的事情,都是站在學生的立場設計與規劃,因此能達到很好的成果。我的行政工作,也是由裕剛老師鉅細靡遺的教導,與諄諄教誨的提點,而逐漸步上軌道。舉凡我有差強人意的表現時,老師就會很大聲地說:「好極了!」他這句具有代表性的口頭禪,給予學生極大的鼓勵與支持,讓我更有信心地努力往前邁進。

多年來經常和裕剛老師一起出席、參與各地音樂比賽,擔任評審的工作,只要有裕剛老師在的場域,休息時間就會笑聲不斷。由於音樂比賽評審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精神的專注,多場次下來,每位評審老師都非常疲憊,而體力不濟。裕剛老師的幽默風趣,能讓枯燥的環境變得活潑而有生命力,不僅能讓大家神清氣爽,還能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因此每次擔任音樂比賽評審時,都希望裕剛老師也在現場。

教育家、作曲家、指揮家

在國樂的推展方面,裕剛老師是國樂界的大家長,對於國樂的研究、傳承與推廣不遺餘力,他是一位教育家、作曲家,還是一位指揮家。我曾經在中華國樂團擔任琵琶演奏,當時裕剛老師是該團的指揮,回憶起每次開始排練時,他總是會大聲的吆喝:「來嘍!來嘍!」讓大家安靜並且專注,也使大家心情愉快地進行排練。他的脾氣非常好,當樂團演奏不如預期時,雖然他有高血壓,但也能按捺著性子,和顏悅色地和大家溝通與說明他的要求,讓樂團能有更好的表現。

裕剛老師的一生為國樂而努力,為教育而奉獻心力。今天突然離開我們,留下的人生哲學是:善良助人、幽默風趣與溫馨關懷,這將永遠留於我的心中。感念他在音樂界的貢獻、感恩他在教學上的傾囊相授,謹藉此文致上崇高的敬意,相信老師的精神會永遠與我們同在。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生平傳略

陳裕剛教授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由於對國樂富有濃厚興趣,在學時即投入笛子與琵琶的專修,不但深得箇中精髓,數十年來更作育英才無數。在樂器演奏之外,他更關注國樂的發展與走向,在卅年前資源貧乏的國樂環境中,其埋首於國樂相關研究、撰寫音樂專書。專長從地方音樂與戲曲音樂、中國音樂專題研究、中國音樂史,到中國樂理、國樂合奏、樂律學、樂譜學等等,為國樂的推廣及教學貢獻良多。

舞台上,陳教授亦親自領軍演奏家演出,曾任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中華國樂團副團長兼指揮、省立台中圖書館中興國樂團指揮,以及實驗國樂團(現臺灣國樂團)副團長暨駐團指揮。早年即常與國樂團至歐美等多國表演。兩岸開放後,他更多次率領表演藝術團隊至中國演出,對於弘揚國樂藝術不餘遺力。行政工作上,他在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國樂科(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擔任主任多年,當時即為國樂教育奠定了相當的基礎。近年更於該校中國音樂學系擔任專任教授兼表演藝術學院院長暨表演藝術研究所所長,廣受學生愛戴。

陳裕剛教授曾獲邀擔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評議委員、國家音樂廳暨戲劇院音樂組評議委員、中華民國國樂學會理事長及中華民國樂器學會理事長等職務。其著作豐沛,最為人所知的有一九七七年及一九八一年兩度擔綱總述編的《中國的戲曲音樂》、一九八二年出版的《中國古樂律的運算與解析》及二○○九年主編的《演奏與詮釋:二○○九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等。並創作有《台灣民族器樂獨奏選曲3彈撥樂篇──琵琶:01〈將進酒〉》等樂曲多首。(李秋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