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
公園大道軍火庫 大咖藝術家紛來挑戰 / 14
-
拉丁裸露版法式《胡桃鉗》 挑戰保守觀眾 / 15
-
財政大臣秋季聲明出爐 為藝術界帶來福音 / 16
-
出版、讀劇、檔案數位化 「開放劇場」讓大眾更認識當代劇作家 / 17
-
習主席「文藝講話」宣示 文藝發展就此「向左走」? / 18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藝號人物 People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
在濃霧中找路、在遊樂場嬉戲 / 34
-
高牆、泥土、大瀑布 舞動人生的魔幻旅程 / 36
瘋狂、刺激又極致的鮑許美學 -
她把我們推到邊緣,面對深淵 / 40
台灣舞台設計師們談碧娜.鮑許的舞台空間 -
德國舞台設計大師
彼得.帕布斯 好奇,打開舞台的無限可能 / 44
-
充滿矛盾與宿命的人生縮影 / 50
碧娜.鮑許的《巴勒摩、巴勒摩》 -
那堵高牆,如何倒下?! / 52
《巴勒摩、巴勒摩》幕後解密 -
1980之後 / 54
告別Pina
即將上場 P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演出評論 Review
新銳藝評 Review
回想與回響 Echo
企畫特輯 Special
話題追蹤 Follow-ups
-
文青夢魂體 / 72
探索「河左岸」劇場美學 -
由真實所建構的劇場 是怎樣的「真實」? / 74
克里斯多夫.萊普奇「當代紀錄劇場」講座側記 -
與「偶」同行 嬉遊波蘭劇場 / 78
波蘭劇場紀行 -
Fraszka偶劇場 無獨有偶《夜鶯》啼唱 / 82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焦點專題 Focus
-
給外行人的第一堂身體練習課 / 86
-
從疏遠到追求 回返「身體」的蜿蜒路徑 / 87
-
舞團開課之一
古名伸 即興就可起舞 身體沒有限制 / 90
-
舞團開課之二
無垢舞蹈劇場 放慢放靜 安住當下 / 92
-
舞團開課之三
雲門2 讓日常身體輕鬆起舞 / 94
-
「專業」非唯一 每個人都能跳舞? / 96
舞台上的舞蹈素人們 -
親身體驗之一
阿達 解構再重組 找到身體的節奏 / 100
-
親身體驗之二
李世揚 肢體接觸是最真實的交流 / 101
-
親身體驗之三
李時雍 以身體趨近 找到書寫的感動 / 102
-
親身體驗之四
魏雋展 就在生活裡好好玩吧 / 103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藝視窗 News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我和我的情緒握手 / 114
-
三缺一劇團「土地計劃首部曲」《還魂記》謝幕 / 116
-
陳明章 在北投彈琴 / 118
-
從噪音聲響到動漫音樂劇 工作模式因戲而異 / 122
音樂設計蔣韜 -
文藝復興繪畫技法再現 「銀針筆」細刻宇宙星際 / 126
-
奧斯卡會前賽開跑 影迷入場先點評 / 127
-
音樂與文字的美好共鳴 / 128
-
家鄉味 現代瘋 /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