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和「幪面歌王」異曲同工,都是把歌手的「際遇」放在潛文本裡,從而進行各種與觀眾的眉來眼去:今非昔比,懷才不遇,強弩之末,東山復出。總之,就是不會,也不會是陳奕迅和王菲。這樣的心理當籌碼,觀眾能不如入賭場,看別人以名聲下注,故此覺得時光飛逝,又一集,又一季?
為什麼要看綜藝節目?
有點像問,為什麼不在家裡做飯,要光顧外食,而且是到快餐店吃?
這比喻有恰當也有不合適。恰當的是,誰都心裡有數,為的是節省「時間」。說的不是手錶,時鐘上的,卻是心理上的:如果時、分、秒要被用來增添壓力,誰不立馬退避三舍?所謂人生苦短,任誰都想時間過得愜意一點。就算是娛樂,一部爆米花電影,和一部腦汁要被用來分解內容的文藝片,那個才是善待自己的選擇,又是在時間價值上分出高下。
有人覺得把光陰花在爆米花上是浪費,有人認為為了區區一部電影賠上腦汁不值得(因為沒有實際回報)。雖然多少電影都試圖平衡感官與營養,但看看多廳式電影院如何排片,現實早己擺在眼前,一如商場中的food court,從來最受歡迎的,不是烹調需要時間的美食,在而是有名無實的速食。大家甘之如飴,一是便宜,二是方便,即便省了下來的時間,又不過是拿到別處給人殺死。
綜藝節目便是一種時間殺手。
人,到了綜藝節目注定不能再是人?
但,殺手也有高手與低手。曾幾何時,日本出品多麼令人驚豔,但要東施效顰卻談何容易?像「SMAP X SMAP」,木村四子並不是任誰都能複製的——不是主持,是靈魂。歌、舞、搞怪、時尚、無一不精。觀眾眼睛吃著的豈止是綜藝,根本是色香味俱全的荷爾蒙大餐。對比我們慣見的自製成品,外表亮麗再似糖果和蛋糕,觀眾的食慾卻很難不被過分明顯的人工色素打折。
人,到了綜藝節目注定不能再是人?不能有人的成分?例如,人的心理?
綜藝節目如果是有血有肉的一個人,他最常見被誤解的,就是以為他只愛熱鬧。而這熱鬧,又只限於把喧囂無限放大。純粹以噪音音量經營氣氛,造成笑聲幾乎是綜藝節目的唯一酵素。這使我想起,當年英美電視發明處境喜劇時,觀看錄製的現場觀眾會被要求提供笑聲,每當棚內「請發笑」的燈號亮起,便由他們加鹽加醋。隨時代進步,笑聲可以由聲效代勞,但家庭觀眾毫不介意,我便是成長在罐頭笑聲大行其道的年代,幕後傳來的嘻嘻哈哈不見得會教我更加投入,但演員為了配合笑聲切入所做的timing上的調整,卻使我由看熱鬧到烹調喜劇菜式時,明白演員火候的重要性在於兩字,節奏。
The Singer,Not The Song
綜藝節目的秘方,全在節目如何把節奏的掌握,建立於觀眾心理的玩弄上。這方面,近年最見成績的,莫如韓國的出品。若要參考,可以看中文版的「我是歌手」和「幪面歌王」。表面上是歌唱比賽,但在人人的專注力皆難以集中的時代裡,三四分鐘的一首歌,足夠讓人拿起搖控器擔任時間判官:別忘了,現場的這首歌不是MV中的那首歌,因為「情節」隨不復存在的畫面消失了。所以,韓國人以戲劇心理注入歌唱比賽,而那原理本來人人都懂:The Singer,Not The Song。
「我是歌手」和「幪面歌王」異曲同工,都是把歌手的「際遇」放在潛文本裡,從而進行各種與觀眾的眉來眼去:今非昔比,懷才不遇,強弩之末,東山復出。總之,就是不會,也不會是陳奕迅和王菲。這樣的心理當籌碼,觀眾能不如入賭場,看別人以名聲下注,故此覺得時光飛逝,又一集,又一季?
同樣道理,誰都會好奇,林青霞再戰江湖為什麼不走到大銀幕上,而是真人秀的「偶像來了」?
這,又體現了綜藝節目作為時間殺手的高強本領:吹水和扯淡,都需要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