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六首屆「誠品室內樂節」以絃樂四重奏為核心,將邀請NSO國家交響樂團的「Infinite首席四重奏」、代表德奧純正音樂傳統的「萊比錫絃樂四重奏」、創立已滿七十年的美國頂尖室內樂團「茱莉亞絃樂四重奏」,演出橫跨十八世紀末至廿世紀初的九首經典作品,音樂內容大異其趣,清楚展現絃樂四重奏雖僅四把絃樂器,卻能做出千變萬化的音樂可能,更因此被譽為「最完美的音樂形式」。
誠品室內樂節
首席.序曲
4/17 14:30
德奧之聲—萊比錫絃樂四重奏
5/21 19:30
跨時代的經典-茱莉亞絃樂四重奏
6/13~14 20:00
台北 誠品表演廳
INFO 02-66365888轉8819
室內樂精緻典雅,最初用於宮廷及貴族的社交娛樂場合,中產階級興起後,則轉為「家居音樂」,演奏者往往身兼聽眾,音樂內容平易近人,適合業餘演奏者。提到室內樂,更不能不提絃樂四重奏,事實上,「絃樂四重奏」不僅表示編制,更是樂類,是一個相當特殊的音樂術語。古典時期,絃樂四重奏先隨著海頓的創作急速成長,從輕鬆、小規模的娛樂性,並由第一小提琴主導,到嚴謹的結構及繁複的動機發展,各聲部皆有重要分量,成為古典時期成熟且重要的樂類,接著走向更艱澀、前衛的道路,轉變為訴諸專業演奏家的作品。隨後,莫札特及貝多芬的作品將絃樂四重奏帶上巔峰,之中的突破與創新更遠超過其他樂類。
九首作品 帶出維也納三傑經典
二○一六首屆「誠品室內樂節」即以絃樂四重奏為核心,從四月到六月、春天到夏天,演出橫跨十八世紀末至廿世紀初的九首經典作品,音樂內容大異其趣,清楚展現絃樂四重奏雖僅四把絃樂器,卻能做出千變萬化的音樂可能,更因此被譽為「最完美的音樂形式」。
這次的室內樂節既以絃樂四重奏之經典曲目為核心,當然必定包含前述維也納三傑的作品:海頓《第五十三號絃樂四重奏》其第一樂章的旋律輕盈優美,如同鳥兒自在地飛翔鳴叫,因此又被後人稱為《雲雀》,作品於一七九○年完成,雖然是此次室內樂節較「古老」的作品,卻已是相當成熟的絃樂四重奏。莫札特《第十九號絃樂四重奏》比起前者更為「古老」,於一七八五年完成,卻是絃樂四重奏比起同期其他樂類更加前衛創新的良好證明,其第一樂章慢板序奏的不和諧聲響、不穩定之調性,使該作品又被稱為《不和諧》,不但在當時引起熱烈的筆戰,就算到了十九、廿世紀,依然引起許多討論。貝多芬《大賦格》原為其《第十四號絃樂四重奏》之終樂章,之後被單獨出版,極為艱澀複雜,卻也精采卓絕,可說是絃樂四重奏的顛峰之作,斯特拉溫斯基曾如此描述這部作品:「這絕對是當代音樂,而且永遠都會是當代。」說明這部作品在廿世紀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力,甚至為廿世紀的音樂創作帶來不少靈感。
三組頂尖團體 展現絕佳對話
儘管貝多芬晚期的絃樂四重奏奠定了難以超越的高牆,但後世作曲家仍在絃樂四重奏領域創作出令人難以忘懷且各具特色的經典樂音。舒伯特的《斷章》僅有第一樂章完成,但已展現相當成熟的樂思與完整的音樂內容,宏偉而莊嚴,也預示了舒伯特隨後絃樂四重奏的大師之作。布拉姆斯完成的絃樂四重奏雖然僅有三首,但其作品總是經過深思熟慮、千錘百鍊,其《第二號絃樂四重奏》道盡布拉姆斯孤寂又渴求自由的矛盾心情。德弗札克的《第十二號絃樂四重奏》是他客居美國時譜寫,又被稱為《美國》,作品呈現作曲家個人的美國印象與民俗風味,是最受到歡迎的絃樂四重奏作品之一。柴科夫斯基的《第一號絃樂四重奏》充滿俄國民族風情及柴氏獨特的哀愁,第二樂章更曾讓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感動落淚。德布西《G小調絃樂四重奏》細膩的音樂語法與多變的和聲與音響色澤,呈現絃樂四重奏嶄新的面貌,為法國室內樂之代表作。巴爾托克的《第四號絃樂四重奏》於一九二八年完成,是這系列演出中「最年輕」的作品,不但在音樂聲響和樂曲形式上都具有獨特巧思與設計,再次拓展絃樂四重奏的表現範疇。
本次室內樂節由國內外三組頂尖絃樂四重奏團體擔綱演出,分別是來自NSO國家交響樂團的「Infinite首席四重奏」、代表德奧純正音樂傳統的「萊比錫絃樂四重奏」、創立已滿七十年的美國頂尖室內樂團「茱莉亞絃樂四重奏」。透過其絕佳默契、出色的演奏技巧,除了融合四把絃樂器奏出完美純淨的和諧樂音,更將展現錯綜複雜的對話關係,道盡一切說得出口與說不出口的種種,帶領聽眾親自感受何謂「最完美的音樂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