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優雅拉奏的樂團中提琴手,私下的李靖宜卻是興趣多多,運動項目從游泳、衝浪到潛水,玩得不亦樂乎。因為喜歡拍照又喜歡游泳,以為潛水可以一舉兩得,卻是學習後才知大不易,但不輕言放棄的她,仍以自己喜歡的步調和節奏投入潛水,真正開始享受海底的靜謐、水中生物的神秘與可愛,還有遨遊在壯闊的異世界裡,所目睹親蒞的危險與美麗。
在國家交響樂團(NSO)專職拉奏中提琴的音樂家李靖宜,私下興趣多多,從潛水講到衝浪、還曾短暫學習劍道,喜歡做甜點、愛攝影,閒暇時也栽種植物、擺弄園藝。從頭聊起水上活動經驗,其實她跟水的關係不算太好,這麼多年來歷經了許多危險瞬間,但她還是想下水,想克服那種恐懼的感覺:「一開始想要練習游泳,跟我小時候做的一個惡夢有關,這個夢伴隨了我很多年,一直重複再重複。」李靖宜說,夢裡面的她就跟當時做夢的年紀相仿,「我人很小,站在一個紅磚砌成的巨大橋墩之下,看著海嘯襲來,」她舉起手,示意那撲天蓋地的海嘯高度,「那很恐怖,一瞬間我覺得必須要閉氣,否則沒辦法活下去。」為了擺脫夢境糾纏,以及那有如宿命般的危機,她決定要學會游泳,具備了這項技能,至少還能有些存活的自信。
她的學習方式很特別,沒有上課、不找教練,全部自己來,「我是看電視學的,以前星期六下午會播教學影片,我就邊看邊在電視前擺姿勢練習,看完以後就跟媽媽說我要去游泳。」小學三年級開始,李靖宜會從南京東路的家步行前往中山橋下的「再春游泳池」,把電視裡習得的知識在水中反覆操練,有疑問也沒人教,只能等待下週的節目播放,省下來回車錢也是為了不用跟其他孩子們擠兒童區,多花一點費用、偷偷踮起腳尖以符合身高要求,進標準池才方便練習。惡夢常在,池水常游,她一直保持著游泳習慣,至今未改。
潛水,不只水中游
關於潛水,李靖宜起初想得單純,「我從國中開始接觸攝影,喜歡拍照又喜歡游泳,想要把兩個興趣結合在一起,那就去潛水吧,感覺很OK啊。」實際上自然是困難重重,根本「一點都不OK!」她談起一開始潛水的種種過程,雖然語氣開朗依舊,但確實可謂吃足了苦頭。靠著臉書的朋友鏈,串起一位在墾丁初執教鞭的潛水教練,趁著工作空檔,李靖宜直奔恆春參加為期三天的密集課程。
第一天認識裝備、學習組裝各種管線配件:潛水衣之上要穿一件多功能背心,名為浮力調節裝置(BCD),最主要的用途是在水中充、放氣以控制自身浮力;後方揹有空氣瓶,內裝約兩百巴(Bar)左右的壓縮空氣,可供水下使用一至兩小時。至關重要的是將上述裝備與自身連結在一起各種調節部件:「一級頭」將瓶內的壓縮空氣降至適當壓力,透過管線分送出來;「二級頭」搭配咬嘴,將一級頭送出的氣體配合所在環境的壓力狀況再調節,在潛水者呼吸的瞬間,送出與陸地無異的水中空氣。除了自己使用的二級頭,還有另一條管線連結「備用二級頭」,在緊急時刻提供其他潛水夥伴使用;「低壓軟管」則連上浮力調節裝置,可在水中充氣;氣瓶處也連有「殘壓表」,以便隨時了解目前瓶中的氣體餘量。以上都屬於重裝備,其他還有可承受海平面下壓力的面鏡,必須在水中換穿的套鞋與蛙鞋等輕裝備,記錄下潛深度與水溫的電腦錶,以及幫助下沉的配重帶。
每天晚上也有理論課程,教授正負浮力、中性浮力、水深壓力等相關知識,要得到初級潛水執照,紙本學科與平靜海域(泳池)、開放海域(外海下潛)的水中術科都是考驗項目。從認識各種專有名詞,到必須在海裡熟悉各項操作,李靖宜說,密集的三天訓練其實並不足夠,「潛水是『休閒活動』,必須以『安全為前提』。」而安全本就具有內外兩種意義:外在的海象資訊、水中的海流狀況、地形樣貌,這些是不可控的危險,只能詳加理解、即時應變;內在的安全感則來自反覆的技巧訓練,更有賴經驗豐富的教練相伴指導。
安全,要從心定義
或許每個人的學習,還需要自己的步調和節奏,潛水尤其不能急,李靖宜第一天在游泳池裡攀繩下潛,就因慌亂而涉險。一次兩個人下水,每潛一公尺要做一次耳壓平衡,她還算順利地一路直達水下十公尺,當教練返回水面協助另一位學員時,只留李靖宜一人待在底下,她因尚未熟悉口中的咬嘴而感覺酸痛,嘴巴一鬆,水就這麼灌了進來:「一進水我就慌了,想要吐掉、水又進來,這就是基本動作沒有學好的結果。它的咬嘴有一個排水閥,其實只要含緊咬嘴、用手按壓就會排水了,不能慌。」好似囫圇吞棗般幾分鐘前才耳聞的技巧,沒忘卻九霄雲外,只是留在水面沒帶下來,「吃水了,游泳的人第一個反應就是我要上去吐水啊!」李靖宜就這樣從水下十公尺一路閉氣向上,徹底忘了一旦貿然衝出水面,將造成的恐怖結果,「水下壓力會壓縮肺部,如果突然游至水面釋放壓力是會讓肺破掉的。」雖然人在半路的教練眼見她往上衝,即時抓住李靖宜,幫助按壓口中的排水閥,卻被一心只想回岸的她推了開來,也幸好這短暫停留已適時平衡了壓力,才不至於對身體造成損害。
「每一個基本動作,我都還沒有做確實、沒有反覆練習到熟練,對我來說,潛水就變成了很危險的事。」李靖宜知道這是個不適合她的潛水學習方式,心理準備不健全也導致她在第二天的外海下潛時,在水下八公尺做完中性浮力就此放棄,上岸後也因過度換氣造成雙手手指抽筋捲曲而緊急送醫,結束了未完成的潛水執照訓練。即使如此,她還是不忘克服對海的恐懼,在靜養一個多月後,重新按部就班練會每一個基本技巧,並重返墾丁考領證照,也真正開始享受海底的靜謐、水中生物的神秘與可愛,還有遨遊在壯闊的異世界裡,所目睹親蒞的危險與美麗。
化身海中人魚之一步一腳印
中性浮力
本來以為潛水搭配攝影,可以輕鬆捕捉海底美景的李靖宜,潛入海中才發現想得太美。在陸上,相機還配有防手震功能,以免畫面晃動;在水中,整個人都飄移不定,該如何掌鏡全靠身體技巧。浮在水面是「正浮力」、沉至海底叫「負浮力」,下潛則靠身上的鉛塊配重。想像中的潛水畫面,人不是平貼海底爬行或站立行走,要如何離地任意游動全憑「中性浮力」。一開始實在難以控制,調節背心一充氣人就往上飄、放氣就下沉,要做好中性浮力才能在某種高度保持懸浮。想拍出水中照片,不管是人物優游其間的輕鬆姿態,或是捕捉眼前經過的成黨魚群、岩壁上的珊瑚、石間的奇景,可不是靠過去拍張照那麼容易,怎麼拿捏高度接近?如何擺動腳步才不會揚起沙塵?海中有著不同於陸地的法則。
潛水手勢
在水裡不能講話,必須要靠手勢溝通。舉起三隻手指比出OK,就是教練或潛伴在問你「還OK嗎?」,可別豎起大拇指比讚,那是你要上升的意思,如果狀況還可以的話,也舉手回個OK就好。狀況不佳,或是覺得心亂如麻、感覺不對,就把手平舉、掌心朝下、左右晃動,這個在地面上代表「So So,還好」的手勢,在海中可是一種警訊,告訴你的潛水夥伴待不住了、差不多要走了。還有一個時不時會出現的手勢,也是彼此必須頻繁溝通的資訊,當對方將一手平舉、掌心朝下,另一手以四指接觸其掌背,代表要你檢查氣瓶殘壓表。潛水一定要有一個夥伴,稱為「潛伴」,一人揹著一支兩百巴(Bar)的壓縮空氣瓶下水,潛伴們都會事先約定表上指標若到哪裡就該打道回府,而且是以資歷最淺、耗氣量最多的那個人為準。
船潛
船潛顧名思義就是把船開到潛水點,下水方式分為跨步下海跟後翻下海兩種,倒不是如跳高那樣看你習慣,而是要視船身構造、高度選擇適當的方法。李靖宜在朋友的介紹下前往綠島參加船潛,潛水經驗值以氣瓶量而論,教練等級都是兩百瓶以上,當時她還在個位數,幸好有資歷豐富的教練帶領看顧,讓她有了美好經驗。潛水本來就是一種「探險」,教練告訴她,潛點沒有好或不好,每個地方都好、每個地方都有危險,要自己找樂趣,也要自己注意安全。對李靖宜而言,潛水「可以暫時擺脫陸地上的所有紛爭,沉下心來享受巨大無邊的水族箱。」
(陳茂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