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悉數掠奪我的愛》(環球音樂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跟上莎翁四百年祭 十四行詩入樂來

今年是莎翁逝世四百年紀念,除了搬演其戲劇、或其戲劇改編而成的各種藝術演出,作曲家洛福斯.溫萊特從莎翁的十四行詩入手,編織入樂,也是別具特色。這張專輯只選了莎翁九首詩,但卻有十六軌,因為不少是朗誦後才再入樂,一樣呈現了非凡的戲劇張力。

今年是莎翁逝世四百年紀念,除了搬演其戲劇、或其戲劇改編而成的各種藝術演出,作曲家洛福斯.溫萊特從莎翁的十四行詩入手,編織入樂,也是別具特色。這張專輯只選了莎翁九首詩,但卻有十六軌,因為不少是朗誦後才再入樂,一樣呈現了非凡的戲劇張力。

今年是莎翁逝世四百周年,自詡文藝中年的我沒有什麼特別的緬懷行動,僅止於今年五月造訪了泰晤士河畔的莎翁環球劇院,同時買了套他的戲劇大全DVD。其次就是介紹這張專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悉數掠奪我的愛》Rufus Wainwright : Take All My Loves - Shakespeare Sonnets

創作歌手  將十四行詩入樂

介紹這張專輯前,要先來介紹「十四行詩」(Sonnet)這個字。它源自於義大利,有著短詩的意思,又同時有拉丁文音韻的意思。流行於十三世紀,內容除了十四行之外,還要遵守嚴格音律與結構。十六世紀傳到英、法國,英國是以文藝復興時期的詩人Thomas Wyatt(1503-1542)為首引進。

而之後的莎士比亞也是創作十四行詩的佼佼者,他在一六○九年發表《十四行詩詩集》收錄一百五十四首詩,創作橫跨六年,是他劇本之外的重要作品。因為莎翁的十四行詩內容充滿自由奔放的想像力,加上豐富的愛情,四百年來不斷被重新朗誦,或搭配音樂再創作。他的著名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裡頭的對話,也都是十四行詩。

再來聊聊本片的作曲家洛福斯.溫萊特(Rufus Wainwright,1973-),他出身藝文世家,他的父親是詞曲作家勞登.溫萊特(Loudon Wainwright III),母親是民謠創作歌手凱特.麥葛瑞格(Kate McGarrigle),他有兩個妹妹也都走上藝術的道路,包括創作歌手瑪莎.溫萊特(Martha Wainwright),及同父異母的另一位創作歌手妹妹露西.溫萊特.蘿切(Lucy Wainwright Roche)。洛福斯.溫萊特是加拿大裔的美國創作歌手,曾發表過五張原創專輯,及許多電視電影原聲帶中的歌曲。但是,我卻是一直到了這張專輯才認識到他的音樂。而他跟莎士比亞的淵源始自二○○九年,當時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根據莎士比亞的作品,設計了十四行詩的劇,劇場音樂就想找他處理。同年這些音樂由柏林合奏團演出,二○一○年舊金山交響又委託他把其中幾首譜成管絃樂。幾個誘因下來,讓洛福斯.溫萊特想把莎士比亞作品入樂的想法更強烈,而今年二○一六莎翁四百年祭正好實踐他的想望。

搶搭四百年祭熱潮  一片足矣

專輯只選了莎翁九首詩,但卻有十六軌,因為不少是朗誦後才再入樂。朗誦詩的人都赫赫有名,且有著戲劇化的聲線,像是香.菲利普斯(Sian Philips)及飾演《星際大戰》的「莉亞公主」嘉莉.費雪(Carrie Fisher),甚至是《星艦迷航》的「寇克船長」威廉.薛特納(William Shatner),他們的聲音都非常有遨遊宇宙的銀河系之感,彷彿有聲電影。演唱者則有女高音安娜.普羅哈絲卡(Anna Orohaska)、搖滾歌手芙蘿倫絲.威爾希(Florence Welch)及作曲家的親妹妹瑪莎.溫萊特等,甚至洛福斯.溫萊特自己也在第三、八、十、十三、十四軌中獻聲。

請您一定要聽聽第五軌〈A Woman’s Face,Sonnet 20〉,女高音普羅哈絲卡靜謐婉約的唱腔,至為感動。也一定要聽聽第十一、十二軌,Sonnet 129朗誦與歌曲〈Th’Expense of Spirit in a Waste of Shame〉接在一起的戲劇張力,誰說劇場一定要在舞台上,劇場也可以在你的電腦裡,重現在你的家中書房或耳機裡。

總結一句話,莎翁愛好者、劇場愛好者、詩歌朗誦愛好者、跨界愛好者們,若想要搶搭莎翁四百年祭熱潮,《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悉數掠奪我的愛》一片足矣,跨時空大愛悉數掠奪。

志工真心話&答客問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