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吉米(許斌 攝)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神奇劇場夢 Performers,GO! 劇場寶貝訓練師之二

張吉米 翻轉劇場,讓你看戲不只十八套

張吉米(「吉」會因不同場合需求而替換成汲、即、輯等諧音字,本名不可考也不可靠)是表演藝術圈的遊戲王,兼職網路工程師的他從小就愛看漫畫打電動,對事物快熱快冷但絕不疲於搜尋新知,玩「精靈寶可夢GO」之餘也在想如何把擴增實境引進劇場,「我的第一次劇場經驗在松山家商地下室,那時喜歡的女生是話劇社成員,我去當臨時演員。社團男多女少,演出前男主角突然退社,我莫名其妙變男主角,接著幾個公演也參加了,在地下室演了很多戲。」後來他加入「臨界點劇象錄」這組以公寓居家空間為基地的劇場團體,由軌道燈甚或室內日光燈所打亮的日常空間,是他初識的劇場樣貌,日後創作也遊走觀念藝術與行為展演之間,不艱深排外也不故弄玄虛,人間無處不劇場。

從自己的喜宴開始,挑戰觀演新關係

曾在夜市做戲,也曾把自用機車改成計程車,一次一位觀眾上座雙載邊騎邊演;在自宅做過一齣名為心靈諮商課程、實為兇案探偵的類桌遊演出,也曾在臺北藝穗節推出《台北藝穗節的台北藝穗節》,自己變身主辦單位策展人,邀團隊另闢小視窗演出。但,挑戰觀演關係的開端是他把自己的婚宴拿去投臺北藝穗節,正大光明在紅樓劇場辦喜酒,門票是紅包,「我發現原來觀眾可以變表演者,當觀眾以為身旁的觀眾也是表演者時,那種參與互動同時觀看他人互動的多層關係,讓我想挑戰觀演層次的更多可能。」

近年他有三個作品特值一提:摩托車、去年的台大藝術季、今年與再拒劇團《公寓聯展》合作在自宅演出的《從心出發》。「摩托車的戲是用比較劇場的方式去安排結構,和觀眾約在牯嶺街小劇場見面、仍有種要進劇場看戲的感覺,只不過劇場是我的機車後座。去哪裡、發生什麼事、從哪裡進來從哪裡出去都有設計,用路線安排劇情起伏。」為了這檔演出他申請最低限額的補助,拿一萬五去改裝機車順便補貼車資,雖然最後還是倒貼油錢,「演出最後我會問觀眾現在想去哪然後載他去,結果有觀眾說基隆……」

演出氣氛的渲染沉浸,從進場就開「演」 

「我覺得『沉浸式劇場』或類似的互動劇場,觀眾進場時也是重要環節,必須考慮觀眾怎麼來?甚至從他下車、出捷運站就開始構築演出氛圍。」他在台大藝術季的作品《115.904123AU》混和了之前做夜市劇場發掘的『市集』概念,觀眾看演出也逛市集,從前台接待就讓觀眾有多層觀看感受,「那時候聽大家說Sleep No More多棒,想自己做一個試試看。」剛好台大學生來問藝術季合作,要在舊體育館演出,將近七十個學生演員供運用,順勢推舟就做出了一場每位觀眾都扮演一個角色的真人RPG,「我覺得多打電玩對這種創作模式很有幫助,玩電動同時被電動玩,那裡頭有很深層的觀演關係。比如《刺客教條》這款遊戲,玩家在某種程度上是自主的,但仍受遊戲環境及規則的限制,會讓我去思考主動和被動參與的不同。」

對他來說,劇場可貴之處在於真人接觸,不同於隱身帳號背後的未知玩家,沉浸式劇場該怎麼演?演多少?都是攤在觀眾面前的絕對命題,「觀眾有個習慣是進場就找誰是演員,所以做這種演出『演』的程度很難拿捏,演出內容也會因觀眾而大幅改變。在我家演出的《從心出發》設定是一位心靈諮商老師來開課,意外發現隔壁住著前夫而且孤獨死在家中,觀眾必須找出誰是兇手?開演前我跟演員說必須做最壞的準備。如果觀眾全不在狀況內、不配合,上完心靈課演出就結束也可能。」未來,他想延伸類桌遊演出概念做完全沒有演員的劇場,觀眾就是演員,「我相信只要劇本夠縝密,觀眾是可以自發完成演出的。」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