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IC音樂總監平徹爾。(Franck Ferville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EIC「向布列茲致敬」音樂會

透視性的聆聽 溫故創新

由現代音樂大師布列茲所創立的樂團EIC(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是大師探索與詮釋新音樂的重要團隊,於二○一五年在新點子樂展留下觀眾讚嘆的掌聲之後將再度訪台,這次將帶來廿世紀的大師之作與近期的新音樂創作,以「透視性觀點」呈現演出,向甫於今年一月辭世的大師布列茲致敬。

由現代音樂大師布列茲所創立的樂團EIC(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是大師探索與詮釋新音樂的重要團隊,於二○一五年在新點子樂展留下觀眾讚嘆的掌聲之後將再度訪台,這次將帶來廿世紀的大師之作與近期的新音樂創作,以「透視性觀點」呈現演出,向甫於今年一月辭世的大師布列茲致敬。

EIC巴黎愛樂廳天團「向布列茲致敬」

10/21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許多人對「新音樂」保持著距離,有著刻板的印象:不能喚起沉溺與感傷的,非我族類。不可否認的,廿世紀初以來的各種打破調性音樂傳統的創作,是一種不斷將音樂建構理性化的過程,而這一理性化背後的動力,其實是一股對音樂自由的重新追尋,而要在這種理性的自由中重新奏出音樂性的美感,實不容易。

布列茲(Pierre Boulez)深諳演奏新音樂所面臨的挑戰,故在法國政府支持下於一九七六年創辦了EIC,並親手挑選和培訓樂手。多年下來,在布列茲作為當代作曲家先鋒與巨擘的視野與豐富的指揮經驗灌溉下,EIC在精神的境界、認知的深度與技巧的精準方面,都儼然成為當今演奏與詮釋新音樂的經典與權威。

不斷演奏廿世紀大師之作

二○一三年起接任EIC音樂總監的平徹爾(Matthias Pintscher)不僅熟悉EIC的傳統,也深知其特色與優勢,他說:「作為一位指揮家和作曲家,吸引我的是一個從十五人到卅人的室內樂團,既可輕易發出管絃樂團的聲響,又有室內樂的複雜性。」這樣的編制加上精湛的技術,EIC可掌握任何最新的音樂和挑戰,而平徹爾的期許是:「我們肯定要不斷演奏廿世紀的大師之作,由此創造出一種透視性觀點,以幫助了解過去時代的特有作品及那些讓我們會看見未來的作品。」

EIC此回訪台帶來的透視性觀點,可從幾首樂曲中看出。荀貝格的第一號 《室內交響曲》Kammersymphonie Nr. 1 E-Dur op. 9,完成於一九○六年,是作曲家後浪漫風格的晚期作品,其從自由調性通往自由無調性的過渡性語法,開啟了未來新音樂的大門。李給替(György Ligeti)的《給十三個樂器的室內協奏曲》Kammerkonzert für 13 Instrumentalisten中,各種細碎音型密織出來的聲音流束,在樂器與樂器群的競奏與交疊中,流散又匯集成一道道聲響的光譜,在作品誕生的一九六九至七○年間,呈現了一種超脫於戰後序列主義的嶄新聲響作曲手法。布列茲一九八五年的《緬懷》Mémoriale是為紀念共事於IRCAM卻早逝的長笛手Lawrence Beauregard所作,在室內樂聲響伴奏下,長笛演奏著多變的、兩到三小節的音型,形成一串聲響的馬賽克效果;特別的是,長笛在這首曲子裡遊走在中低音域的幽暗聲響中探索各種技巧的可能性,前衛的技巧不再排斥散發深濃的情感,是一種對新音樂的鬥士最真摯又不失理性的懷念與致敬。

持續探索的新音樂精神

除了以廿世紀大師之作點出透視的軌跡外,EIC還要呈現環繞這個軌跡的其他光芒與未來的展望,包括唐納多尼(Franco Donatoni)的《主題》Tema、曼托凡尼(Bruno Mantovani)的《停滯之舞》Les Danses interrompues、台灣作曲家謝宗仁的《楓之絮語木管五重奏》,還有指揮平徹爾的鋼琴曲《光的漩轉織體》Whirling tissue of light。透過這樣的組合,EIC透露了一個訊息:新音樂的精神與文化不是僅僅回顧大師,而是要在大師開闢出的道路上繼續探索。

布列茲在留下了無數對新音樂的貢獻後,於二○一六年一月與世長辭。向布列茲致敬最好的方式,就是莫忘他的理想與實踐,而這些我們都可以在EIC的音樂會中,再度心領神會!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