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蘭指揮家暨作曲家沙隆年(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藝號人物 People 芬蘭指揮家暨作曲家

沙隆年 用心良苦 引人踏入音樂國度

來自芬蘭的指揮家暨作曲家沙隆年,以令人讚嘆的音樂才華征服世界樂壇,除了創作、指揮,更積極與科技合作,讓古典音樂的觸角延伸至多媒體藝術,並協助發展iPad應用程式The Orchestra,透過新科技邀請年輕世代踏入古典音樂的美麗國度。這次再度訪台,將帶領英國的愛樂管絃樂團,踏上臺中國家歌劇院舞台,帶來兩首理查.史特勞斯的交響詩:《唐璜》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來自芬蘭的指揮家暨作曲家沙隆年,以令人讚嘆的音樂才華征服世界樂壇,除了創作、指揮,更積極與科技合作,讓古典音樂的觸角延伸至多媒體藝術,並協助發展iPad應用程式The Orchestra,透過新科技邀請年輕世代踏入古典音樂的美麗國度。這次再度訪台,將帶領英國的愛樂管絃樂團,踏上臺中國家歌劇院舞台,帶來兩首理查.史特勞斯的交響詩:《唐璜》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2017 NTT-TIFA沙隆年與英國愛樂管絃樂團

5/1112  1930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INFO  04-22511777

芬蘭,一個遙遠的境土,充滿神話、布滿森林的千湖之國,首都赫爾辛基更是地靈人傑,自十八世紀起就有十分活絡的音樂風氣,從室內樂到歌劇的多元呈現,已然成為重要的日常活動,再加上音樂教育的深耕推展,十九世紀創立的「文化與教育協會」(Society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及赫爾辛基交響樂團,到了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的手中,更是將這個民族的獨特人文精神推向最高峰。

北國音樂才子  國際樂壇綻放光芒

半個世紀後,艾薩-佩卡.沙隆年(Esa-Pekka Salonen),這位生於赫爾辛基,原本主修法國號與作曲,之後畢業於西貝流士音樂學院的指揮家及作曲家,承襲優良的音樂傳統,繼往開來。一九一九年以帶領芬蘭電台交響樂團開啟職業指揮家生涯,之後於國際樂壇履創佳績。未及耳順之年的他,現任洛杉磯愛樂的桂冠指揮、英國愛樂管絃樂團常任指揮,同時也是紐約愛樂的駐團作曲家,並與前瑞典斯德哥爾摩的音樂廳(Berwaldhallen)總監麥可.特登(Michael Tydén)及指揮家葛濟夫(Valery Gergiev),共同創辦了「波羅的海音樂節」(Baltic Sea Festival),每年八月於斯德哥爾摩及鄰近地區舉行,期間邀請著名的音樂家共襄盛舉,發揚波羅的海地區特有的音樂傳統。

沙隆年曾獲多項大獎,如一九九八年獲法國政府頒授藝術及文學勳章,二○○三年獲西貝流士音樂學院頒授名譽博士學位,二○○五年又獲頒授赫爾辛基勳章,亦獲《美國音響》雜誌選為「二○○六年度音樂家」。此外,在作曲上的成就更是令人驚豔,曾於二○一二年以《小提琴協奏曲》榮獲美國路易斯維大學(University of Louisville)「葛洛麥爾獎」(Grawemeyer Award)的音樂創作獎項。

同行不相忌  為當代作曲家發聲

沙隆年除了投入創作及演出傳統古典曲目外,更積極為當代作曲家發聲,許多新作皆在他的指揮棒下「初試啼聲」,如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為電子小提琴及管絃樂團所寫的《大南方岬的達摩法》The Dharma at Big Sur(2003)、約翰.科里利亞諾(John Corigliano)《紅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1998)、阿福.佩爾特(Arvo Pärt)《第四號交響曲》Symphony No. 4, Los Angeles(2009)、卡雅.莎里亞荷(Kaija Saariaho)的歌劇《媽媽雅德莉亞娜》Adriana Mater(2006)等等,皆傳為佳話。

除了為當代新作首演之外,沙隆年對於挖掘前輩作曲家束之高閣的舊作亦不遺餘力,譬如在今年二月才於倫敦首演了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生前並未付梓及演出的作品《葬禮的音樂》Musique Funebre。這是史氏為紀念其恩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i Rimsky-Kosakv)所寫,為史氏年輕時的創作,這令同樣身為作曲家的沙隆年感同身受,格外振奮,也很驚訝,他分享道:

「當我獲得斯特拉溫斯基的曾孫女瑪麗亞.斯特拉溫斯基女士的允許讓我們在歐洲首演,並拿到《葬禮的音樂》的電子版樂譜時,那是很難忘的一刻!欣喜若狂之餘,也對此曲感到驚訝,因為他的老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對他的影響無庸置疑,但在這部作品中竟也可找到華格納《帕西法爾》Parsifal及《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第二幕的影子。從《斯特拉溫斯基回憶錄》Stravinsky's Memoirs得知史氏本身並不欣賞華格納的風格,並大肆批評,所以在這部作品裡看見史氏使用綿延不絕的旋律線,與華格納作風相近,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話說回來,每一位作曲家的創作風格,會隨著生活經驗及所處的環境而產生變化,斯特拉溫斯基更是如此,這首《葬禮的音樂》與他之後的創作風格就相距甚遠。沙隆年說到:「這絕對是史氏發自內心、本乎情的作品,音樂充滿感傷的情緒,我相信每位聽眾都可以感受到他當時對恩師離去的不捨及傷痛,但我們仍可從這首曲子中找到很多之後的音樂元素,像是和聲的風格,當時可能還是在嘗試階段,可從這首曲子中看到他的某些作曲技法的雛型。」

由作曲家的觀點去看另一位作曲家,更能清楚了解創作風格的養成及思考脈絡,與自身的經驗相印證。

不管創作或指揮  最重要的是讓聽眾進入音樂中心

不久前,沙隆年才剛完成了為馬友友所寫的《大提琴協奏曲》,在今年三月與芝加哥交響樂團進行首演。馬友友與他相識多年,亦多次合作演出過不同的曲目,如德弗札克、蕭斯塔可維奇、盧托斯瓦夫斯基(Witold Lutosławski)等作曲家的大提琴協奏曲,至於說與老朋友演奏自己的作品,沙隆年認為:「這是我們在音樂上的合作的自然延伸,老實說,我覺得跟他一起演奏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是沒有兩樣的。演奏古典音樂跟新創的音樂,就像是讀今天的報紙跟讀上週的報紙,衷心期望自己的作品能給予聽眾一些新意,亦可承襲前人的優良傳統。」

不論是詮釋自己的創作與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最重要的是要讓聽眾進入到音樂的中心,對於沙隆年而言,猶如一部電影中,身兼數職——自編、自導、自演。

古典音樂新舞台  走上數位科技最前端

在沙隆年與英國愛樂管絃樂團的努力創新下,古典音樂的大門為所有人而開啟,不再遙不可及。近年來,他們將古典音樂的觸角延伸至多媒體藝術,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夢之城:維也納1900-1935》City of Dreams: Vienna(1900-1935)、《惡魔之舞:貝拉 巴托克的世界》Infernal Dance: Inside the world of Béla Bartók,以及為紀念其恩師維托爾德.盧托斯瓦夫斯基百年誕辰的計畫《交織之語:音樂始於言辭終結之處》Woven Words: Music begins where words end

除此之外,他也策劃曾獲獎的跨界展覽RE-RITE演出斯特拉溫斯基《春之祭》與Universe of Sound演出霍爾斯特(Gustav Holst)《行星組曲》The Planets suite,讓民眾透過影像與聲音計畫,得以參與演奏、指揮,或是用任何自己想要的方式與音樂貼近。並協助發展iPad應用程式“The Orchestra”,挑選出八首作品的片段,讓使用者透過螢幕的觸控,更了解音樂中的細節,每件樂器在某個樂段所扮演的角色及宏觀性的整體感。

沙隆年也與蘋果電腦合作,用音樂參與iPad Air的促銷活動,讓聆聽古典音樂是一種具時尚感的休閒。沙隆年樂觀其成:「我們希望藉此讓古典音樂更大眾化,尤其是年輕族群(在歐美國家聆聽古典音樂的人口以銀髮族居多),我們現在也有在開發虛擬技術,透過數位化的傳播,成為古典音樂推廣的平台。」所以期待不久的將來,古典音樂能有更多元化的呈現。

來台演出理查史特勞斯  兩首交響詩隱喻矛盾心理

今年五月,沙隆年將率領英國的愛樂管絃樂團再次訪台,會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呈現兩首理查.史特勞斯的交響詩——《唐璜》Don Juan(1888)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1896)。沙隆年表示,這兩部作品創作的時間相隔八年,皆為理查.史特勞斯試圖用音樂訴諸哲理,不斷延伸來表現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超人說」(Übermensch),戰勝虛無主義,而這兩首作品也隱喻了矛盾心理:「哲學思想在歌劇中是不易表現的,理查.史特勞斯親自撰寫劇本《貢特拉姆》Guntram(1894),當年以慘敗告終,之後他就以純器樂來表現,給予空間去想像音樂所帶來的弦外之音。《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明明已產品了無窮的力度,但他最終決定以『問號』來終止音樂,就像是經過了漫長的旅途,我們最後停留在一個矛盾情結,真相是模稜兩可,理查.史特勞斯認為生命是無止境的延伸,每天都在不斷地學習新的東西、持續累積經驗,否則生命是索然無味的……」沙隆年更強調:「這兩首作品風格迥異,音樂的結尾皆是懸而未決的,但音樂的對位結構及和聲變化都經過縝密設計,管絃樂配器相當瑰麗,所以演奏的過程可說是相當享受。」

這位來自千湖國的才子,不斷以各種形式,邀約我們進入音樂的世界,透過他的指揮、創作、數位化的傳遞,沙隆年將神話轉為奇蹟,讓古典音樂成為瞬間click垂手可得的禮物。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1958年生於芬蘭赫爾辛基,現任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桂冠指揮、英國愛樂管絃樂團常任指揮,紐約愛樂交響樂團駐團作曲家。

◎ 與麥可.特登及葛濟夫共同創辦「波羅的海音樂節」,每年8月於斯德哥爾摩及鄰近地區舉行,發揚波羅的海地區特有的音樂傳統。

◎ 獲獎無數,如法國政府頒授藝術及文學勳章,《美國音響》雜誌2006年度音樂家,2012年葛洛麥爾獎音樂創作獎等。

◎ 走在時代尖端,與科技產業緊密合作,將古典音樂的觸角延伸至多媒體藝術。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