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欣賞演出的經驗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跨民國百年時國光劇團在戲劇院舉辦的《喜劇京典》,那一晚眾星雲集,魏海敏反串丑婆子、唐文華反串程派青衣,連馮翊綱都票了彩旦,最後觀眾在演員矯健的跟斗中和著鑼鼓點倒數迎接建國百年,歡欣鼓舞的沸騰情緒驅走了隆冬寒意,一晃眼六年過去了,那一晚的酣暢卻彷彿只在昨日。
打從有記憶以來,與兩廳院的第一次接觸是一九九三年葉青歌仔戲團的《冉冉紅塵》,還是小學生的我被父母帶到兩廳院廣場欣賞戶外轉播,雖然沒有正式踏進劇場,演出的內容隨著時間流逝亦早已淡忘,但對於音樂廳和戲劇院兩棟典雅的建築卻留下深刻印象。高中時,因為學校就在兩廳院附近,在老師的引領下,我開始對黑暗空間中舞台上的奇幻饗宴產生興趣,雖然本科不是修習戲劇或音樂,但偶爾存了點錢就會到戲劇院和音樂廳欣賞芭蕾或音樂會;當校慶舉辦啦啦隊比賽時,兩廳院方正的廣場也成了我們最佳的訓練場所,同學們笑著、跳著揮灑青春汗水,廣場的另一側還有友校的樂儀旗隊在排練,十七、八歲的笑靨比陽光燦爛!這裡不只是欣賞表演的莊嚴舞台,更是青少年舞動青春的悠閒場域。此時我對兩廳院的情感,已從童年對巍峨建築的仰望轉為升學壓力下提供喘息庇護的依戀。
踏入職場後,或許因為生命歷練,也或許是因年歲漸長,逐漸懂得咀嚼傳統戲曲幽微雅緻的內涵,國光、河洛、明華園、當代傳奇乃至大陸院團陸續成為我的「新寵」,期間更有幸見證了國寶藝師廖瓊枝的封箱演出《凍水牡丹》、《陶侃賢母》,下班後的生活可以說跟兩廳院緊密相連。眾多欣賞演出的經驗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跨民國百年時國光劇團在戲劇院舉辦的《喜劇京典》,那一晚眾星雲集,魏海敏反串丑婆子、唐文華反串程派青衣,連馮翊綱都票了彩旦,最後觀眾在演員矯健的跟斗中和著鑼鼓點倒數迎接建國百年,歡欣鼓舞的沸騰情緒驅走了隆冬寒意,一晃眼六年過去了,那一晚的酣暢卻彷彿只在昨日。
人生來去匆忙,去留之間除了回憶什麼也帶不走,感謝優美舒適的兩廳院,讓觀眾留下許多帶得走的美好回憶!最後僅以二○○九年我二度在戲劇院欣賞京劇《霸王別姬》後有感所作的一首小詩,祝福卅歲的兩廳院如同這部永遠唱不膩的戲齣長長久久!
力拔山兮~悼霸王
2009年11月於國家劇院觀賞當代傳奇劇場《梨園傳奇之霸王別姬》有感
分不清是
霸王別姬
還是
姬別霸王
是不是英雄
也不要緊了
成王敗寇的此刻
虞姬只能強顏安慰這個她仰望了一輩子的夫君
哄他稍作安歇 替他四處巡巡看看
戰場殺伐她一個小女子原是不懂的
裂土封侯原也不是她的盼望
她只是在意她的王所在意的
因為她希望她的王得償宿願
剩下的才是她自己那麼一點兒想與她的男人共渡白首的小小盼望
耳聞四面楚歌聲的此刻
這單純的願景似乎再沒有地方存放了
她 不禁要問
千古英雄爭何事?
贏得沙場戰骨寒!
力拔山兮
怎敵他陳倉暗渡
烏騅神勇
怎闖過這十面埋伏
我的王啊
此刻您還是飲酒
讓奴為您舞一曲吧
她只能殷勤勸酒
舞劍拜別她的王 那位此刻仍想護她殺出血路的王
她輕啟朱唇唱著
漢兵攻掠地
四面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
妾妃何聊生?
輕輕一抹將自己的血塗在了她朝暮陪伴的王的貼身寶劍上
要他的王騎著烏騅帶著沾染她血的劍安心突圍
她的王真得殺出重圍了
烏江畔小漁船
渡馬就不能渡人
渡人就不能渡馬
王使勁推趕烏騅上船
烏騅 竟投江
王 是再不肯渡了
寶馬悲主難
捨生取義亡
愛妃殉情葬
志節永留芳
百戰英雄將
奈何困烏江
遙望山河壯
來世再稱強
蒼涼渾厚的嗓音自吳興國口中流洩
孤傲、蒼涼、陰鬱
一個旋身自刎
怒目圓睜
屍身兀自挺立不倒
是不是英雄
已經不要緊了
究竟是
霸王別姬
還是
姬別霸王
模糊了的視線中已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