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店集團」旗下的飯店,雖屬同一集團,但卻各具特色,每家旅店的強烈設計風格,乃至每間房間以相異的姿態展現,就像是伴隨著入眠的夢境,每個晚上都是獨一無二。董事長戴彰紀說:「空間如果只是空間,那就沒有靈魂!」因此他堅持旅館一定要與藝術相關,而且特別邀請台灣在地藝術家來揮灑,就是要讓國外旅客看見台灣特色。近期他更與新創立的「灣聲樂團」結緣,同樣「想讓台灣被世界看見」的理念,讓他義無反顧地投入相挺!
午後,走進信義路的丹迪旅店,映入眼簾的是柔和的燈光與明亮的色彩,襯托著牆上枝芽般的浮雕。位居台北市的中心,開敞的大門內,迎接的不只是來來往往的旅人,彷彿還有對街大安森林公園的陽光與綠地,悄悄地進入大廳來。偌大的地下室搖身一變成為沙龍音樂會現場,現場坐的都是企業界「神壇級」的人物——那是台北旅店集團董事長戴彰紀拿著一支手機一一邀請到來的貴客。活動已經辦了第三場,對比台上笑著致詞的戴彰紀,以及台下為音樂感動落淚的觀眾,看不見的內心,卻是同樣的澎湃激昂。
以往做生意 現在做事業
「在音樂的世界裡,國家沒有大小之分」的確,在觀眾席中,大家也是平起平坐。將大家號召至此,戴彰紀為的就是要把「灣聲樂團」的理念分享給大家。才與創團的作曲家李哲藝認識至今不到一百天,已義無反顧地投入自身的資源,傾全力請公司幫忙架設網站、設計海報主視覺、提創意兼賣票……忙得不亦樂乎。問他為的是什麼?他只說:「一句話影響了我!因為他們說:『想要讓台灣的音樂成為世界的主流之一。』有這句話就夠了!」
事實上,戴彰紀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個「想要改變世界的人」?從二○○五年開始旅館經營,「喜瑞」、「新驛」、「新尚」、「丹迪」四個品牌陸續展開,十多年來以一年擴張一家的速度,至今已打造出十一家旅館,建立起「平價旅館」的王國。不僅如此,「新驛旅店」在「2016服務業大評鑑」的「平價旅館」類得過金獎,國際知名旅遊網站“Tripadvisor”遊客評選「台北最佳旅館」排行榜的前十名,總是由台北旅店集團旗下這幾個飯店包辦,其野心與氣勢令人嘖嘖稱奇。而令人驚嘆的是,每家旅店的強烈設計風格,乃至每間房間以相異的姿態展現,就像是伴隨著入眠的夢境,每個晚上都是獨一無二。
台灣設計旅館的風氣,可以說是由戴彰紀帶起的,然而這個「平價旅館天王」的故事,卻要從頭講起。年輕時的他從汽車銷售做起,不久便是整個桃竹苗地區的業務經理。後來從事房屋買賣、開發房地產從台灣的淡水、泰國曼谷一路到中國等地。四十歲之前叱吒風雲賺得一片江山,諷刺的是與此同時,卻失去了自己的健康。在肝指數一工作就飆高不下後,他毅然決然放下事業,遠赴澳洲養病。十年療養,他雲遊各國,卻也感嘆:「幸運的是我賺到錢可以過生活,但不幸的是,我不知道我的未來在哪裡?我常問我自己:『我是誰?』『我活著的意義在哪裡?』」直到回到台灣,從事旅館業兩三年後,他才頓悟自己存在的價值就在「服務」,因為從中,他得到了滿足與快樂!以往做了那麼多事情,他只把它當「生意」,如今旅店廿四小時開放,三百多人工作,七百多個房間,三百六十五天不斷輪轉,提供服務創造就業並讓台灣被看見,這才是他口中的「事業」。
空間實驗室 不斷研發、不斷更新
雖說一年服務來自全世界四十多萬的客人,但他從一開始提供的,就是一個滿滿的平台,讓藝術家將旅館當舞台盡情揮灑。戴彰紀說:「空間如果只是空間,那就沒有靈魂!」因此他堅持旅館一定要與藝術相關。在別人只想到找國外大師的藝術品來沾染名氣時,他則反其道而行,邀請國內新銳藝術家、甚至與學校設計系合作,共同激盪出新的創意。例如信義路上的新尚旅店,有塗鴉藝術家利用街頭藝術的概念,將作品以平面、立體或數位的方式呈現在各個角落,並特地留出一大片空間讓藝術家在上面塗鴉。大安森林公園旁的丹迪,則是與剪紙藝術家合作,利用剪紙、雷射切割等手法創作,延伸轉化為房間布置元素的一部分。而天津店的丹迪,前身是蔣經國時期的王子飯店。原先建物不但保有歷史背景,也保留了西式建築風格。於是他們請設計師以音樂為主題,將各個時期的世界知名音樂家頭像布滿牆上,站在十二扇對外的落地窗台外,更讓回憶與現實相映襯,緬懷流行歌手的一代風華。
近期,他們還與慈善單位合作,選擇台灣原生種植物,用光打在牆上,請喜憨兒當作畫家描繪,由志工協助指導,再由藝術家整合、上色,應用在「喜瑞」飯店的不同樓層中。無論是枕頭、床單、畫作、甚至浴室玻璃門等,皆可以看到一抹純真的筆觸,在純白的空間中點綴得宜,讓人在無形中感受其高貴的美。十多年來,在開幕或活動中,不但有過DJ與巴西的武術舞蹈加上八家將合作,更有電子小提琴家與現代舞的結合……這些天馬行空的創意都在會議桌上不斷提案、討論、執行。就這樣,裝潢半年到一年期間換一次,就像百貨公司的櫥窗一樣,依據著旅店各自商務或時尚的屬性,尋找著「對味」的可能性。
但不擔心藝術家不夠國際化嗎?戴彰紀卻胸有成竹地說:「『愈在地、愈國際!』我們百分之六十五的客人來自境外,不讓他們了解在地文化,要讓客人了解什麼?」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當地的文化,因此他藉機讓台灣藝術家被看見,也讓旅人在休憩之餘享受藝術之美。而當客人滿足於此趟旅程時,自動就成為旅店最大的推銷員。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將經費投資在藝術家身上,而無須投注在行銷的原因。
獵人般的精準與耐力
為了讓空間「活」起來,他從二○○七年便為旅館找一位「藝術總監」,首開先例地以策展的模式規劃旅店,並且作為與藝術工作者溝通的橋梁。不過,眼光獨到、嗅覺敏感的他,總會在一些不為人知的角落中發現人才。他笑著說:「很多年前我看報紙,發現有位台灣的鳥類攝影家,在倫敦被展出好幾次,剛好天母店要開幕,我就請他將在陽明山上拍攝的鳥類照片在這裡展出。」還有一次,他在師大夜市的榕樹下看到一個小胖子在那兒拉小提琴,拉得滿身大汗。駐足聆聽聽覺得曲風很棒,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他參加過聯合國的組織,到中亞教導孩子拉琴。於是就將他邀請進飯店來。直到現在,就算換了人,也還是會繼續演奏下去。
打開台北旅店旗下的任何飯店網頁,首先談的不是訂房,而是藝術。因為長年接觸國內外藝術家,戴彰紀感觸良多,覺得他們是黑暗角落中的一盞燈,用自己的熱情,為這個世界做出了莫大的貢獻。他反思發現,六十歲前的他錢賺再多也不一定快樂,但六十歲之後幫助別人,卻是快樂的泉源。因此他主動出擊,拿著名單逐一拜訪藝術家,並呼籲朋友們共襄盛舉。也就在此時,他收到兩張朋友不克出席的兩張票,走進了灣聲樂團創團音樂會,也讓灣聲樂團進到他的人生中。那個「想讓台灣被世界看見」的理念與他不謀而合,而在血液中動人的旋律也像魔法般點亮了他的生命。「其實我早就準備好了,只等著緣分出現!」在戴彰紀認定灣聲樂團是他的「緣分」之後,立即要求在廿四小時內要見到李哲藝,並且決定要相挺到底。
當戲稱自己腦中不停地有畫面出現、一直追著作曲家跑的戴彰紀,笑著對我說:「他好像做一場夢,我好像也做一場夢」時,我則想起他跟事業夥伴說的:「所有你想要的事情,完全是可以被想像出來的!」今天可以走到這一步,每一個人物、每家店的開發、每個藝術的創作,不都是在他腦中構築而成形的?人說藝術是夢、夢想是空,但在戴彰紀的王國裡,藝術與夢想並非縹緲,而是他一路走來最真實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