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為「賓城旅社」的Solo Singer Hotel,位在當年的溫泉鄉、懷舊氣息濃厚的北投,在「老旅社復興」團隊的打造下,古色古香的空間,一切都是「老」味道,而且邀請多位藝術家各自打造「自己的房間」,讓每個房間都可以說自己的故事。獨特的氛圍,也吸引表演藝術工作者的目光,狂想劇場廖俊凱在此演出由郝譽翔小說《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改編的戲劇《洗》,在空間中述說故事。
五月的星期日午後,已經是豔陽高照的好天氣,往新北投的捷運車廂,擠得滿滿的人,應該都是趁著假期到新北投走走的遊客。下車之後,依著google map,找到了往Solo Singer Hotel方向的光明路。沿路的景色與印象中的北投相去甚遠,以前這裡是二至三層的樓房,今日已經是一、廿層樓高的住商大樓,過去地方性的小吃店或是小商店,現在換成連鎖商店或餐廳,過去那種台北市邊郊、不同於市區的山中小鎮氛圍已不復見。在地居民努力下,沒落的老北投的確有再次復興繁榮的跡象,也吸引了不少年輕的文化工作者進駐,所以沿著光明路我們才能看到一些老建築仍矗立於此。過去是北投特有的野機車載著唱那卡西藝人趕場作秀穿梭的蜿蜒巷弄,景物依舊,往昔的風光卻已經消失,成為現代人尋幽探古感受老台北的新景點。
看盡北投繁華 老旅館延續生命
在光明路上的第一銀行,廿多年來,樣貌從未變過,依著google map很快地可以找到進入Solo Singer Hotel的巷子。沿著斜坡的小巷向上,右轉進入第一條巷子立刻看到一間已經有四、五十年老房子前的地上,立著Solo Singer Hotel的牌子,這是這間旅館附設的咖啡館,裡面的擺設都是陳舊、有歷史痕跡的老東西,牆上掛著多把月琴,這是他們與月琴協會合作,將屏東製作月琴的工藝家的作品展示於此,每一把月琴上都畫著著名的月琴演奏家,從老藝師陳達至陳明章,細數台灣月琴演奏史上重要的老藝人。
依循咖啡館小姐的指引,走到對巷的另一間房子,那才是真正的旅館。推開一扇有歷史刻痕的門,迎接我的是兩位年輕、嬌小的女孩Kate與Kim,環顧四周,很難想像這間旅館是現在非常夯的文青旅館,小小的旅館大廳走的是懷舊風,沙發與桌子都像是三、四十年前的舊物,天花板與接待櫃台走的是有古味的工業風,一切都是「老」味道,不像現在的旅館,它是在「舊」中透露著一點點「新」流行。
「這是一群喜歡旅行的朋友,把旅行經驗帶回來的夢想旅館。在旅行中,經營團隊曾住過歐洲許多老旅館,認為歐洲人可以保存得這麼好,台灣應該也可以,所以才有『老旅社復興』這個發想。一開始只有六位,他們寫信給全台灣的老旅館,有些也有回信,他們也一一勘查、篩選,當然也遇到一些挫折。當他們來到前面的巷口,車子開不進來,只好走進來,老闆娘在門口迎接他們,給他們日式的九十度鞠躬,霎時覺得備受禮遇也感到非常的新奇,在她的引導下他們參觀這間老旅館,在她的解說下體會到北投隨著台灣經濟與政策的轉變,起起落落的歷史。」在三年前加入Solo Singer Hotel工作團隊的Kate說。
Solo Singer Hotel的前身是賓城旅社,屬家族式的經營,老闆娘的公公在過世前將這間旅館交給她,但後代子孫沒有人想要接手,剛好遇到這六位做著「老旅社復興」夢想的年輕人,於是將這間旅館交給他們,希望在他們手中,這間看盡北投繁華的旅館可以再度復興,延續它的生命。
這個團隊從六位核心人物陸陸續續增加到十八位,當中有作家駱以軍、舞台設計林仕倫、舞蹈家余彥芳、戲曲編劇邢本寧等一群有共同理念的藝術家,他們都認同每個人都是“Solo Singer”,於是以此為旅館之名,以英國女性作家維吉妮亞.沃爾芙的著作《自己的房間》為概念,每個人依自己希望的創作空間規劃設計旅館的每個房間,如同每個房間也都有話語權可以說自己的故事,稱它為「文青旅館」應該是非常貼切的。
加上Solo Singer Hotel有一個別於其他旅館的特色,就是有許多不大卻溫馨的公共空間,所以當「狂想劇場」正愁找不到戲劇演出時,Solo Singer Hotel就是最好的選擇。事實上這間旅館並沒有真正、正規的鏡框式舞台或黑盒子劇場,表演者必須依著旅館的空間設計順勢演出,狂想劇場的作品正需要這樣的地方。「狂想劇場是成熟的劇團,他們為了演出由郝譽翔小說《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改編的戲劇《洗》,找到Solo Singer Hotel,旅館的經營團隊才知道這間旅館可以作為戲劇的演出場地。」站在櫃台後面,穿著一身運動服的Kim說。Kim本來在狂想劇場工作,因這部戲與這個旅館結緣,而來到這裡成為團隊的一員。
維持著「老」味道 繼續訴說故事
這齣戲演出時,其中有一段是由飾演旅館管家的演員黃民安以拆毀與重建為議題,讓作品與空間相結合,帶領著八位觀眾,參觀每個房間,敘述每間房間的故事,此時旅館團隊才意識到Solo Singer Hotel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就像是有機體,可以不斷地變化出不同的樣貌。順帶一提,這八位觀眾已經是這齣戲每次演出時可以容納人數的極限,總共演出五場,門票八百元,全部售完。與劇場有著成功合作的開始,Solo Singer Hotel亦很樂意接受任何挑戰。當以學生為主要創作者的藝穗節也找上Solo Singer Hotel想要利用這個具有歷史價值的空間演出,他們也欣然同意,但是這種非傳統鏡框舞台的場所,並非每個人都有如狂想劇場藝術總監暨策展人廖俊凱這樣的功力,可以將旅館空間運用得宜。
Solo Singer Hotel在旅館定位時,並沒有想到可以成為表演藝術的演出空間,未來他們也不排斥,他們想要有共同理念的人來此參與,尤其是咖啡館更是開放給創作者來當店長,將想法融入Solo Singer Hotel中,如同旅館整修初始,他們就秉持著讓每個過程的參與者都是solo singer,可以在這間旅館的任何一塊地方都有敘述自己故事的空間,亦與北投的歷史與人文地景產生連結。於是他們找了當地的老水泥工匠、木匠修復這間屋子,也讓他們依自己的老經驗參與修復的過程,力求保持北投應有的「老」味與歷史痕跡。
Solo Singer Hotel的標誌,是在拆除牆壁壁紙過程意外的驚喜。「在拆除的過程,發現過去黏貼的壁紙是一層層直接覆蓋上去的,於是每剝一層都像在閱讀一個故事,剝到最底層,發現底層的花紋是用黑糖將北投當地盛產的藺草黏在牆上的。」Kate說。這個花紋不僅是原來旅館最老的記憶,也成為現在Solo Singer Hotel的標誌,轉印在明信片上,隨著來自世界各地到Solo Singer Hotel駐留的旅人,飛往陌生、未知的國度。
後記
美好老時光 吸引國外旅人
在採訪的過程中,剛好遇到一對來自澳洲在此住了六天的老夫婦,Kim用流利的英文親切地問候今日的行程,此時我才知道,這間重新整修的老旅館已經是最受外國旅客青睞的歇腳處。來自瑞士的老奶奶也在此住了兩星期,踏遍北投的每個角落,拍了許多照片回到瑞士以饗朋友。來自日本的Keiko桑還幫Solo Singer Inn設計了專屬的北投旅遊地圖。這間小小的、只有十多間房間的旅館,在我到訪時,只剩一間位於二樓的空房,Kate帶我參觀這間由鍾文音設計的空房與小小的、卻布置非常雅致的公共空間,天台上種滿綠色的植物,外牆仍保留了賓城旅館的老舊招牌,他們刻意地保留旅館的老東西,從燈具、鐘、桌椅、鏡子等等,希望所有的旅人都可以沉浸在北投最繁華的美好時光裡。(賴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