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滸人物的禪風
專欄 Columns

水滸人物的禪風

其實梁山泊的好漢,自朝廷要把他們招安開始,每位英雄的意識形態、人格本質,就開始表演出各自的不同,有的求去,有的歸隱,有的出家,有的死了、病了,無形中也暗示出,每一個人的內心傾向是「自由」,宋江也沒想到大家會因此「人各有志」到這般地步。

其實梁山泊的好漢,自朝廷要把他們招安開始,每位英雄的意識形態、人格本質,就開始表演出各自的不同,有的求去,有的歸隱,有的出家,有的死了、病了,無形中也暗示出,每一個人的內心傾向是「自由」,宋江也沒想到大家會因此「人各有志」到這般地步。

當年兄弟們在梁山水泊,義氣相投,那是一個與外界基本隔離的快樂天堂,因為自由,加上有志一同,人生難得,但是靈魂是一個很開闊的地方,可大可小,可進可退,可動可止,就是不能被壓抑,不能不自由,尤其這好漢、英雄的性格,更是容易隨性而走。

去留之間  自有選擇

魯智深是太有根性,潛意識就是走,走到了錢塘江,居然頓悟,難怪當初他師父已然感覺到他的佛性,以致為他取名「智深」,他是一個離開的經典。燕青也很有智慧,看出事情不妙,不想做一個聽話的小吏,再與盧俊義談笑中交換了走不走、留不留的暗示,結果兩人想法不同,燕青歸隱為凡夫,粗茶淡飯過餘生為樂;盧俊義為員外,有錢人,見識廣,但也是在世俗中形成了價值觀,就留下當一小吏,最後被朝廷賜毒酒,他是了然於胸也顧全大局,墜江而亡。

燕青剛走,混江龍李俊,被結拜的好友勸說:自古道:「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此言極妙。李俊幾個也去找個地方,自顧生活以終天年了。其實也很美,因為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要怎麼樣的自由地活,懂得去如何擁抱自己的生命,而另尋人生的勝景,這些人,和宋江最大的不同,是他們對現實環境的改變,深懷戒心,心中理想既然破滅,以遠走高飛作為解脫之道,當年的英雄之家已矣,一切絢爛,歸於寂寞,面對水滸世界的挫敗凋零,真使人有天地無情的悲慨。

而,真正為水滸結局作結的,甚至於是畫上一個圓的,卻是宋江、盧俊義、李逵、吳用與花榮這五人,這五人服從朝廷所賜的小官,留任下來,也變成了水滸英雄僅剩的核心人物,也是貫徹朝廷招安之路的代表。其實,宋江也知道若一個人都不去當官,豈不得罪朝廷?而他是梁山泊的首領,又是力主招安的,李逵曾一再反對招安,但是他效忠宋江,馬首是瞻,亦步亦趨,理所當然地聽大哥的。

但是宋江在赴任楚州之後,卻有極大的轉變,他常常出去,出城去散心。楚州南門外有個去處,地名喚作蓼兒洼,其山四面都是水港,中有高山一座,其山秀麗,松柏森然,甚有風水,和梁山泊無異。宋江看了心中甚喜,常去,自己想到:我若死於此處,堪為陰宅。這段文字,出現在緊鑼密鼓的水滸結局高潮之際,格外顯得從容而跌宕,大有柳暗花明之妙,宋江一向執著的心,似乎有了微妙而又對水滸之情拿得起放得下的感透,胸懷更寬,智慧更定了。

忠義合璧  精神不朽

作為水滸領袖的他,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是無法喪失他的集團意識的,他很了解,梁山泊世界的精神與命運,日後的是非曲直定論,完全繫在他們這幾個人身上,稍一不慎,及全盤皆輸,功虧一簣。

因此,當他喝御酒中毒後,他也始終沒有失去清醒的意識。因此做下了一件完全違背人性人情的事,當時他就想到:我死不爭,只有李逵現在潤州都統,他若聞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明忠義壞了。只除是如此行方可。然後他招來李逵,與他藥酒吃了,臨別才告訴他說:兄弟你休怪我,你剛才喝的是朝廷賜的毒酒,你回去之後必定毒發而亡,我也喝了,不事先告訴你就怕你不服,再想替我報仇而壞了我梁山泊的忠義招牌,你死之後,可來此處楚州南門外,有個蓼兒洼,風景盡與梁山泊無異,我們的靈魂可以在那裡相聚。這事聽起來宋江太主觀,而李逵深深地看著宋江半晌,說道:罷、罷、罷,誰讓我叫了你一輩子大哥,死了也是你部下一小鬼。

這一幕震懾人心,然而,不是非常之人,不能行此非常之事,宋江的話,充分反映了幫會領袖的意識與心態,為了保全集團的榮譽,不計一切犧牲。兩人忠與義的意向各異,但彼此的互相體會結合,卻重新點燃起水滸世界的精神光輝!!在這種緊密的結合中,宋江所代表的忠,與李逵所代表的義,終於完全統一無間,成為梁山泊精神不朽的雕塑,我想把它們寫成一個舞台劇本,想了好多年了,還沒動筆……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