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堡歌劇院這一季也繼續搬演細川俊夫為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所寫的歌劇《靜海》。(Arno Declair 攝 漢堡歌劇院 提供)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7-2018 新樂季搶先報/國際篇 德國、奧地利、法國

世代交替時混沌未明 保守路線中各自繽紛

綜觀德奧法各大樂團二○一七/一八年新樂季的節目,一時間很難看出明確焦點,除了「安全」的德奧曲目,剛好遇上多位作曲家的紀念年,也讓各團曲目安排不易相撞,各顯繽紛琳瑯。值得注意的是,剛好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柏林愛樂、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新任掌門人陸續上任,四十世代正式接班,他們手中掌握的未來潮流將如何,令人期待!

綜觀德奧法各大樂團二○一七/一八年新樂季的節目,一時間很難看出明確焦點,除了「安全」的德奧曲目,剛好遇上多位作曲家的紀念年,也讓各團曲目安排不易相撞,各顯繽紛琳瑯。值得注意的是,剛好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柏林愛樂、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新任掌門人陸續上任,四十世代正式接班,他們手中掌握的未來潮流將如何,令人期待!

有別於過去幾年特色明顯的節目內容,德奧法二○一七/一八年新樂季似乎很難歸納出一個共通性,各大樂團在音樂會內容的設計安排上,各有考量,鮮有交集。一方面是因為幾大樂團正在進行首席指揮的世代交替,一切似乎還在黎明破曉前的混沌未明;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二○一七與二○一八兩年有太多作曲家值得紀念,自然容易安排出與別團「不相撞」的節目內容,但也正因為琳瑯滿目,反而讓人不容易聚焦,甚至忽略了二○一七/一八樂季其實同時是德布西、伯恩斯坦、尹伊桑(Isang Yun)、齊默爾曼(B. A. Zimmermann)、古諾、蒙台威爾第、羅西尼、柴科夫斯基、拉威爾、拉赫瑪尼諾夫、梅湘的紀念年。

德奧狂吹「日耳曼風」  曲目流於保守

二○一七/一八新樂季德奧系各大樂團不論是首席或是客席指揮所開出的曲目略嫌保守,整體來說並未跳脫所謂BMW的窠臼(布魯克納、馬勒、華格納),不僅如此,還又增加不少舒曼、布拉姆斯、孟德爾頌的比重,再加上本來就常出現的莫札特、貝多芬,整個德奧系新樂季狂吹一股「日耳曼風」,色彩略為單調。

拉圖與柏林愛樂合作的最後一個樂季,少了過去強烈的主題性,卻多了幾許拉圖個人的喜好,不同於以往,拉圖這次並未選擇以歡慶周年的作曲家為音樂會的主題,亦未以他專精的現代音樂作為亮點,相反的,曲目表上盡是他個人偏好的作曲家,諸如海頓、蕭斯塔可維奇、斯特拉溫斯基,顯然,柏林愛樂這個擔子,他曾經重重地提起,而現在卻希望能輕輕地放下。令人莞爾的是,二○○二年剛走馬上任時,拉圖強勢地在演出曲目中增添了當時尚稱冷僻的蓋希文、伯恩斯坦作品,以展現他入主柏林愛樂後大刀闊斧的改革決心,曾引起一片譁然,如今,他再度選擇了伯恩斯坦與蓋希文來為他的任期劃下句點,這十六年的成績,或許見仁見智,但總也算是有始有終了。

維也納愛樂方面,二○一七/一八樂季的音樂會曲目雖然上自古典時期的海頓,下至當代作曲家萊曼(Aribert Reimann),但六成仍集中在德奧作曲家的作品,偶爾出現的德布西、巴爾托克甚至柴科夫斯基,仍偏屬插花性質;而受邀的客席指揮也仍以梅塔、提勒曼、巴倫波英、慕提、楊頌斯等熟面孔為主,沒有太多的創新之舉,往好處看,是仍舊不偏不倚地走在堅持「傳統與經典」的正統路線中,往壞處看則是始終流於保守,沒能注入更多的新意與活力,略為可惜。

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新樂季似乎也主打安全牌,除了樂季開始,請沙隆年(Esa-Pekka Salonen)客席指揮的那場音樂會以「芬蘭」為主題與亮點,演出西貝流士、薩麗亞荷(Kaija Saariaho)、沙隆年三位芬蘭作曲家的作品外,其餘音樂會的節目安排,其實看不太出有別於柏林愛樂或維也納愛樂的特色,相較於過去幾年總是別出心裁的曲目設計,今年開出的菜單頗令人感到意外。

若論及二○一七/一八年德奧系最光彩奪目的樂團,則非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莫屬了,適逢創團兩百七十五周年、新任首席指揮尼爾森斯(Andris Nelsons)正式走馬上任、同時又高舉著為前任首席指揮布隆斯泰德歡慶九十歲的大旗,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可謂是三喜臨門,光芒四射。尼爾森斯這位年僅卅八歲,目前在歐美炙手可熱的青年指揮,頂著波士頓交響樂團首席指揮的頭銜,風光入主萊比錫布商,亦沒讓德東這具備悠久傳統與歷史的樂團失了面子,二○一八年春一上任,尼爾森斯便在一個月內端出了超重量級的節目:每星期一場現代音樂作品的世界首演,再另外搭配上從莫札特、孟德爾頌、柴科夫斯基、布魯克納、貝爾格、蕭斯塔可維奇到齊默爾曼等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精采作品,可謂是使出看家本領,準備來個「華麗登場,驚豔四座」,著實令人期待。

法國樂團相對有趣  親近年輕族群

相較於德奧系樂團演出曲目的中規中矩,法國樂團二○一七/一八年所編排的節目內容則顯得有趣多了。法國廣播愛樂管絃樂團(L’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恰也在這個樂季慶祝創團八十周年,首席指揮法朗克(Mikko Franck)特別推出了「法國.音樂.革命」的主題音樂會,演出德布西的《夜曲》與拉威爾的《夜》、《黎明》、《一切皆光》,為兩位法國近代重要作曲家慶祝周年;此外,今年恰巧也是俄國十月革命一百周年,於是特別演出斯特拉溫斯基譜寫的《春之祭》,這部當年由俄羅斯芭蕾演出,最後卻因為內容過於「驚世駭俗」而造成巴黎觀眾暴動的作品,對於廿世紀法國音樂藝術新思潮的演進,著實具有革命性的前瞻意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法廣愛樂力邀女高音芭芭拉.漢妮岡(Barbara Hannigan)擔任客席指揮及獨唱,連袂演出荀貝格《昇華之夜》、貝爾格《露露》組曲及蓋希文的《瘋狂女孩》,為觀眾帶來一場完全以女性為主題的特色音樂會。而到了歲末的聖誕節期間,又特別安排了輕鬆活潑、老少咸宜的百老匯音樂劇《小紅帽》與《彼得潘》,就整體曲目安排來說,法廣愛樂的新樂季豐富多元又別具特色,此外,也看得出樂團企圖拉近古典音樂與年輕觀眾間距離的努力與用心。

無獨有偶的,遠在南法的國立土魯斯管絃樂團 (Orchestre national du Capitole de Toulouse) 也在新樂季推出系列針對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的推廣音樂會,主題也聚焦於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如《愛麗絲夢遊仙境》、《豌豆公主》等。至於樂季音樂會的曲目安排,則與今年其他的德奧樂團雷同,走四平八穩的安全路線,並未顯出別出心裁的特色。其他值得一提的是一場名為「中國大地」(Terre chinoise)的音樂會,除了邀請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余隆擔任客席指揮外,亦將演出陳其鋼的新作——小提琴協奏曲《悲喜同源》(預定二○一七年十月廿九日在北京國際音樂節舉行世界首演)。

悄然飄起亞洲風  紀念尹伊桑百年冥誕

其實德奧法的二○一七/一八樂季悄然飄起一股亞洲風,除了土魯斯管絃樂團外,北德的漢堡歌劇院這一季也繼續搬演細川俊夫(Toshio Hosokawa)為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所寫的歌劇《靜海》,這部以極簡的舞台、微少的音聲來憑悼福島核災並反思大自然災難的作品,不論在視覺亦或聽覺上,都給予歐美的觀眾相當的震撼。此外,二○一七年適逢尹伊桑百年冥誕,柏林音樂節也特別舉辦了紀念活動與音樂會,向這位由於政治因素被迫流亡海外,最後卻在異鄉大放異彩、留名後世的韓國作曲家致上崇高的敬意。

不知為何,這樣微微的「東風西漸」,總讓人想起一百多年前的德布西與巴黎的萬國博覽會,在那裡德布西第一次接觸到亞洲文化的風情萬種,並一步一步開始了他充滿個人特色的音樂語言。或許,是因為二○一八年是德布西逝世百年,然而,整個德奧法樂團的新樂季中德布西的音聲卻又偏偏少得如此令人想念吧?!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趨勢觀察

接班人陸續登場  未來拭目以待

在醞釀多時之後,德奧系重要樂團的世代交替於二○一七/一八新樂季正式展開:在柏林,拉圖與柏林愛樂的合作邁入了最後一季,雙方選擇以輕鬆溫馨的方式,向彼此互道珍重再見,隨後交棒給佩特連科(Kirill Petrenko);在萊比錫,尼爾森斯正式走馬上任,接下了正準備歡慶創團兩百七十五年的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帥印;在維也納,七月底對外宣布將由約丹(Philippe Jordan)出任懸缺多時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一職,正式昭告天下——他就是維也納愛樂未來的掌舵人。佩特連科、尼爾森斯、約丹的接任,象徵著德奧系古典樂壇將全面邁入一個嶄新的時代,未來的潮流與走向都掌握在這一批四十歲上下的青年指揮家手裡。(邱秀穎)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