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總監呂紹嘉(顏涵正 攝 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7-2018 新樂季搶先報/台灣篇—西樂 國家交響樂團

慶典之後的靜心沉澱 依然閃亮耀眼

結束繽紛燦爛、持續了一整個樂季的卅周年慶典,國家交響樂團在新樂季中選擇靜心沉殿,以三首莫札特晚期作品回歸自然,代表著樂團不浮誇、真誠面對觀眾的信心與決心。話雖如此,但樂季中的節目看來依然相當閃亮:經典樂章、演奏名家都不缺,更有多首以原住民為主題的委創作品,加上活潑的電影系列與歲末跨年音樂會,最後以華格納歌劇收尾……怎叫樂迷不動心?

結束繽紛燦爛、持續了一整個樂季的卅周年慶典,國家交響樂團在新樂季中選擇靜心沉殿,以三首莫札特晚期作品回歸自然,代表著樂團不浮誇、真誠面對觀眾的信心與決心。話雖如此,但樂季中的節目看來依然相當閃亮:經典樂章、演奏名家都不缺,更有多首以原住民為主題的委創作品,加上活潑的電影系列與歲末跨年音樂會,最後以華格納歌劇收尾……怎叫樂迷不動心?

二○一六/一八樂季,是國家交響樂團(NSO)的而立之年。整年裡,毫無冷場的節目輪番上陣之外,相關的創舉與活動不僅為樂團,也為樂壇寫下了歷史紀錄——八百四十人演出薩替作品《麻煩事》Vexations的鋼琴接力馬拉松,連續卅小時在國家音樂廳、演奏廳、交誼廳、大廳及戶外廣場五個場地不斷電演出、去年底首度完成美加巡演,以及年初長達半個多月的歐洲巡演……熱鬧的慶生在浦契尼歌劇《三部曲》後終於劃下終點。而面對第卅一個樂季,NSO音樂總監呂紹嘉第一個思考的並非持續點引燃火花,而是靜心沉澱,再跨出下一步。

展現自然、真誠的信心與決心

「去年,是很『外顯』的一年,我們有『英雄系列』,顯示樂團的每一個成員都是英雄,沒有主角與配角。但今年的規劃必須要跳脫,因為生命的真諦是回歸『平實,內省,清澄』的。」呂紹嘉比喻節目像「水」一般,可以是瀑布、噴泉、浪花,也可以如同大海一樣穩定。如果去年是前者,那麼今年就是深沉、有文化底蘊的後者。然而,這不代表演出曲目就比較簡單,反之,要以純粹一面來面對觀眾的挑戰更大。例如開季音樂會「莫札特三響」,沒有明星式的演奏家加持、也沒有氣勢磅礡的合唱隊伍,而是選擇三首莫札特晚期作品展現真功夫。

「我覺得莫札特晚期這三首樂曲從曲子的規模或是表現幅度上面,是他一生交響曲的最大成就,不但渾然天成,仔細研究樂譜更會驚嘆於他那非常走向未來的和聲設計。」他轉述鋼琴家魯賓斯坦所說:「莫札特的音樂對小孩來說很簡單,因為技術不難;但對大人來說太難,因為要表達的境界很高。」要不著痕跡地表現出莫札特的「自然」,代表著樂團不浮誇、真誠面對觀眾的信心與決心。

莫札特是這次新樂季中上演最多作品的音樂家,作為德奧樂派的代表節目還有馬勒、布魯克納等曲目,但同時也強調西貝流士、巴爾托克、浦羅柯菲夫,以及多首柴科夫斯基、史克里亞賓,甚至日本的細川俊夫、芥川也寸志等作曲家的多元作品來對應。「現在許多東方作曲家,試圖找出一條與西方搭上的橋梁。」呂紹嘉說,細川俊夫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從小聽西方音樂長大,並不喜歡日本傳統音樂。但在國外接受前衛作曲訓練之後再回來聽日本音樂,就像一個外來者一樣聆聽,反而聽到了原本沒有發現的美。欣賞細川俊夫的作品,呂紹嘉認為只能用「氣韻」兩個字形容:「對西方音樂來講,一個音是一首音樂裡面的一個小齒輪,可是他的一個音,是一個世界。」

名家與大師一向是樂迷翻閱新樂季時,像「尋寶」一樣喜愛的驚喜。二○一七/一八樂季中,除了有大提琴家楊.沃格勒(Jan Vogler)、指揮井上道義(Michiyoshi Inoue)等人外,還有大量首度合作的客席音樂家如波蘭鋼琴家皮奧特.安德索夫斯基(Piotr Amderszewski)、亞美尼亞女高音雅思米克.格里哥利安(Asmik Grigorian)、英國鋼琴家麥可.羅爾(Michael Roll)、來自法國的年輕小提琴家馬克.布許柯夫(Marc Bouchkov)。眾所矚目的指揮大師還有芬蘭的歐斯莫.凡斯卡(Osmo Vanska)、奧地利的漢斯.葛拉夫(Hans Gra)、德國的準.馬寇爾(Jun Märkl)等。首度合作的還有男中音湯瑪斯.漢普森(Thomas Hampson),搭配二○一六年贏得馬勒指揮大賽、將於二○一八/一九樂季起擔任紐倫堡交響樂團首席指揮黃佳俊演出馬勒《少年魔號》及第一號交響曲《巨人》,也都是值得樂迷們早早搶購的好節目。

原住民主題入樂  多首委創令人期待  

整個樂季中,可發現大量的台灣作曲家委託創作,其中,以原住民為素材的創作更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去年,年輕作曲家李俊緯以太魯閣族傳說所創作的《最後一哩路》,讓NSO美加巡演現場與作曲論壇皆引起話題。因此今年,樂團再接再厲,委託李俊緯以原住民為主題創作的《拾掇穀聲》,將在呂紹嘉的指揮下世界首演。此外,世界首演的曲目還有旅美畫家暨作曲家王怡雯的《卑南慶典》,以及顏名秀以二○一四年六月才正納入台灣第十六族原住民的卡那卡那富族(Kanakanavu)「貢祭古曲」為素材寫成的樂曲《祭歌:母親、父親》。而李元貞的作品《咿嚕唵》是排灣語的擬聲,意為「思念女友之歌」原本是男聲獨唱的情歌,在她的創作下以管絃樂團純淨、圓滑擬人聲的手法來營造排灣族歌樂的特色。

對此,呂紹嘉說:「原住民主題的設計,也是與『主流』的一種對應。台灣數百年歷史下來,經過荷蘭、西班牙、日本的殖民,以及與大陸的關係,這些可以視為當時的主流,創作者也許會想避開它、否定他,或者依附它、模仿它。如同當年芬蘭的西貝流士、匈牙利的巴爾托克所對應的德奧強勢。即使想要漠視它,卻已經受了它影響。」從逃避、對應,到超越意識形態,都是台灣作曲家可以思考的問題,不過雖然主題設定在原住民,卻以開放的態度讓作曲家自由選擇風格來發揮。

看電影聽音樂  瘋狂來跨年

本樂季還有個相當亮眼的策劃,就是以「電影」為出發點規劃的兩場音樂會。其中「NSO藍色電影院」請來熱愛電影的媒體人藍祖蔚擔任電影導賞,將電影音樂的歷史故事及名曲在電影裡的角色與高度,配合NSO的演出,聆聽華格納《女武神的飛行》、莫札特單簧管協奏曲、巴赫《郭德堡變奏曲》、拉赫瑪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等選段在電影中如何被賦予新生命。

另一場「總監電影院」,呂紹嘉透露自己其實非常愛看電影,難以置信的是他「當指揮的部分原因,就是想要指揮一次《星際大戰》」!二○○○年他在德國達成心願,今年,觀眾終於有福在台灣體會。另外荀貝格創作於一九三○年代的樂曲《為影像伴奏的音樂》分「威脅危險」、「恐懼」和「災難」三個段落,充滿了十九世紀末的美學。而浦羅柯菲夫為歷史鉅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所譜的音樂,經過增修改成的同名清唱劇,也是不可多得的傑作。三首曲子、三個不同年代與地域,觀眾將在觀看影像時享受一次波瀾壯闊的電影交響。

當然,在今年的樂季還有應景的歲末、跨年音樂會。十二月卅日的「西班牙式瘋狂」由駐團指揮張尹芳演出以西班牙作曲家為主的作品。為了配合小號演奏家萊因霍爾德.弗里德里希(Reinhold Friedrich)的合作,也特地改編巴洛克時期作曲家科雷里的作品《佛利亞舞曲》給小號與管絃樂團演奏。十二月卅一日的「今夜瘋爵士」則一反以往的古典經典,改以爵士樂的新風貌餵養NSO樂迷。去年的卅小時熱古典,樂團原本擔心深夜時段人氣不多,然而當爵士樂搬上舞台時,台下竟聚集了千人以上的熱情觀眾參與。因此接續去年盛況,今年再度邀請由魏廣晧帶領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原班人馬,與NSO最愛玩「樂」的團員攜手合作。連續兩日的「西班牙式瘋狂」與「今夜瘋爵士」,與觀眾相約在二○一七年的最後時刻跨年狂歡。

非常戲劇  非常華格納

多場音樂與戲劇的演出,也是NSO新樂季的一大特點。十月為了兩廳院卅周年經典重現,再度上演樂團與國光劇團合作的《快雪時晴》,由簡文彬指揮,唐文華、魏海敏等人領銜主演。與導演石佩玉合作、備受歡迎的NSO「永遠的童話」《鼠際大戰》,也將在明年二度搬上舞台「開打」。延續上個樂季改編《仲夏夜之夢》,本樂季也將由NSO音樂諮詢焦元溥改編易卜生的曠世名作《皮爾金》,並且邀請演員王耀慶呈現單人戲劇中文版本,以百變聲線詮釋《皮爾金》劇中各式角色。

此外,今年的歌劇,也非常「華格納」,接續與台中國家歌劇院合作的《女武神》,樂季壓軸的歌劇則是推出作曲家的名作《帕西法爾》。呂紹嘉說:「華格納這最後一部歌劇跟前作都不太一樣,有一種回到清澄、平靜的感覺。音樂慢慢的,好像是有一道光在那兒亮著……我想把這美好介紹給聽眾。」為了聚焦音樂並且考慮時間,因此挑選了其中二、三幕在國家音樂廳演出,並邀黎煥雄跨刀擔任導演。

從開季的「莫札特三響」到壓軸的《帕西法爾》,雖說回歸平實,然而分量感卻不曾稍減。每個樂季都有每個樂季的特色,然而呂紹嘉在乎的卻不是效果,因為他說:「我們樂團做的是一個永久性的事情。不論慶祝與否,每個樂季都一樣重要。」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