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n Smith(Ken Smith 提供)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7-2018新樂季搶先報/台灣篇—西樂

這個樂季,我想看的西樂節目是……

莫札特、馬勒、布拉姆斯、布魯克納……這麼多西方音樂巨擘的作品,加上台灣原創新樂,台灣的交響樂團樂季繽紛又多元,本刊特邀四位賞樂達人,告訴大家他們心目中的最愛選擇!

莫札特、馬勒、布拉姆斯、布魯克納……這麼多西方音樂巨擘的作品,加上台灣原創新樂,台灣的交響樂團樂季繽紛又多元,本刊特邀四位賞樂達人,告訴大家他們心目中的最愛選擇!

倫敦《金融時報》駐亞洲表演藝術評論家

Ken Smith

NSO 總監系列「狂喜之詩」

聽城——TSO美巡行前音樂會 Taipei 

「盛燦向日葵」NTSO 72週年團慶音樂會

NTSO巨觀交響四「峰迴路轉—布魯克納 第三」

很多人,尤其是死忠的古典音樂迷,始終不能理解我聽音樂會的習慣。他們很不解怎麼會喜歡在不知道自己會聽到什麼的情況下就走進音樂廳。難道我不會比較喜歡聽馬勒、莫札特或孟德爾頌這些重量級作曲家嗎(隨便講幾個ㄇ開頭的)?為什麼反而冒著踩地雷的風險去聽沒沒無名年輕作曲家的作品呢?

他們忘記的是:大多數這些知名的重量級作曲家也曾經是沒沒無名的年輕作曲家。再說了,當你遠從歐洲土地來到台灣,你不會想局限自己只吃進口水果吧。通常,最讓人開心的收穫總是從在地土壤裡滋養出來的。

這就是為什麼如果這個樂季我有無限機票飛到台灣,我就會從九月廿三日開始到國家交響樂團聽音樂會。其他人進音樂廳,可能只是為了聽浦羅柯菲夫《古典交響曲》和史克里亞賓《狂喜之詩》,但我一定要早點到達現場聽開場作品,也就是王怡雯《卑南慶典》的世界首演,靈感取汲自台東的原住民聚落。當然,也會等著聽德弗札克的大提琴協奏曲,事實上,用什麼藉口都要聽大提琴家楊.沃格勒表演。

乍看之下,你可能會認為,十月二十七日的德弗札克是我接下來的選擇,當晚黃俊文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指揮吉博.瓦格將一起演奏這位作曲家的小提琴協奏曲。但是,儘管我對這位捷克大師萬分敬重,同句話亦適用於下半場的柴科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吸引我去聽的其實是趙菁文的《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因為我希望可以了解為什麼樂團選擇了這首作品當他們的巡迴曲目。

至於我的下一個選擇,我還沒有完全決定。指揮范楷西將在十二月一日以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的七十二周年紀念音樂會獻給向日葵樂會,一個在廿世紀六○年代,由一群年輕作曲家加入傳奇音樂人物許常惠所組成的團體。這是一場「懶人包」音樂會,完美而簡要地介紹台灣版的「法國六人組(Les Six)」,包括馬水龍、陳懋良、沈錦堂(現均已過世)及賴德和、溫隆信、游昌發(還活蹦亂跳)。

萬一我十二月初沒辦法回到台灣,或我突然被什麼迷住,需要過一下癮,我會在三月廿四日回到國臺交,聽呂嘉指揮的《菅芒花》世界首演,這是陳士惠為大提琴和室內樂團所寫的作品,由潘怡慈擔任獨奏。這首曲子是 「交響台灣」計畫的一部分,由國臺交委託創作,受到作曲家最喜歡的台灣作家黃春明四首詩的啟發,是首風格多元、鋒芒畢現的傑作。接下來的布魯克納《第三號交響曲》可能有點不搭,在中場休息後,這首交響曲會帶出另一個相當不同的世界。事實上,現在沒人可以很肯定地說什麼。這就是目前計畫的一部分。(翻譯 鄭可喬)

樂樂文化執行長

歐頭

NSO「莫札特三響」

TSO「純粹西貝流士」

NTSO馬勒《第三號交響曲》

NSO的開幕演出,排出的曲目我就很喜歡:莫札特人生中「最後三首交響曲」第卅九、四十、四十一號。音樂神童短暫的一生,卻在各項曲類留下佳作無數,其中四十一首交響曲本身就是一套盛宴,尤其是最後的三首,古往今來名演無數。但要在台灣聽到國內樂團一場推出這三首作品,機會相當難得,莫札特遊戲人間的尾聲,有什麼深層啟示藏在音符中,就待呂紹嘉來為您點破。

西貝流士音樂的藝術性與價值,越到廿一世紀越令人感受到那股外冷內熱,這次由知名芬蘭指揮奧科・卡姆(Okko Kamu)搭配上俄國小提琴家鮑里斯・貝爾金(Boris Belkin)及TSO一同合作的整場西貝流士作品,就十分令人期待,即便整場西貝流士並不稀奇,但是由來自北國的指揮與小提琴家領銜,演出西貝流士《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47)及《e小調第一號交響曲》(作品39)甚至還有他難得聽到現場演出的《鶴之情景》(作品44-2)當序曲。北國的領奏會跟TSO產生什麼火花,也格外令人期待。

水藍指揮NTSO並搭配台中藝術家合唱團的馬勒《第三號交響曲》將在嘉義與台中兩地上演,這些年來無論國際或國內樂團對馬勒交響曲演出的熱情與潮流,相信樂迷們都明顯感受到,而這股風潮顯然到了二○一七年底依然不歇。在馬勒九首交響曲中,我個人最情有獨鍾的就是第三,並非馬勒其他交響曲不夠精采,而是因為第三號它演出時間夠長、樂章數夠多、編制夠大(或許不比「千人」),是「非常馬勒」的馬勒交響曲,而且音樂給我個人一種神秘的迷惑感,因此從高中時期聽到現在,依然神迷,當然有現場演出豈可錯過。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製作行銷處資深經理、樂評人

林采韻

宇宙之音—馬勒 千人 國臺交X 北市交聯演

聽城——TSO美巡行前音樂會 Taipei 

NSO年度歌劇《帕西法爾》

馬勒第八號《千人》交響曲,演出需要龐大編制,因此被搬演的機會有限,往往樂團有心上演,必須整合資源,借重外援共襄盛舉。此次,由國臺交主導的演出,邀請北市交同台獻樂,每個樂團都有其演奏的風格和行事的習慣,指揮水藍如何在短時間統合兩者,一體成型之餘,還能共體呼吸落實詮釋深具挑戰?此場音樂會,另一焦點為參與的聲樂家,國內歌者皆為一時之選,來自大陸的男低音沈洋,為英國卡地夫聲樂大賽首獎得主,曾於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值得關注。

瓦格二○一三年起接任北市交首席指揮,過去四年在他的操兵下,已磨出與樂團的默契。他近來深耕美國舞台,此刻帶領樂團前進美國巡演,勢必胸有成竹。赴美曲目安排和獨奏者的選擇,反應瓦格深思熟慮的個性。展現台灣聲音,一是委託作曲家趙菁文譜寫新作,同時邀請活躍於美國,曾獲TSO明日之星大賽肯定的青年小提琴家黃俊文隨團巡演。此場演出,為出國的暖身,也讓新作在行前有揭開面紗的機會。

NSO音樂總監呂紹嘉,每樂季安排的年度歌劇演出,近乎是以樹立「里程碑」的心情在籌畫,如同帶領樂團攀上另一高山,開創觀眾接觸偉大作品的機會,同時以傳樂人的精神,透過講座進行分享與解析。新樂季重磅推出華格納最後一齣作品《帕西法爾》,此劇樂曲莊嚴神聖,風格具開創性,在詮釋表面音符之餘,更需通透作曲家的哲思,就算在歐美專業歌劇院,也非經常安排的劇碼。因此就算此次製作只以semi-stage的方式呈現也彌足珍貴,擔任導演的黎煥雄,之前曾執導NSO《指環》四部曲,此次他與呂紹嘉如何在華格納的音符中進行思辨值得期待。

愛樂電台主持人

蔡昆霖

NSO名家系列「赫比希與馬勒第二」

宇宙之音—馬勒 千人 國臺交X 北市交聯演

NSO「藍色電影院」系列音樂會

二○一七台灣各大樂團的新樂季中相信是很多台灣喜歡馬勒作品的樂迷值得引頸期待的一年,首先國家交響樂團推出了馬勒《第二號》與《第七號》交響曲,個人推薦赫比希與國家交響樂團即將在明年度五月十九日所演出的馬勒《第二號交響曲》。NSO過去幾年已經將馬勒交響曲全部演過一次,也曾在樂季的開季音樂會選擇馬勒第九號,每一次的馬勒演出都有讓人驚豔之處,從NSO與赫比希所灌錄的馬勒第九號作品可以聽出,他對於德奧樂派作品鑽研與詮釋的細微之處,所以非常期待赫比希能夠帶給樂迷們馬勒作品中什麼樣的弦外之音。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也將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馬勒《第八號交響曲》這樣的巨型曲目,特別是要在國家音樂廳演出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在台灣演出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次數一隻手掌的數目都不到,也因此每次演出馬勒第八總是讓樂迷們搶破頭,距離上一次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已經又相隔六年了(2011),今年國臺交與北市交合作的樂團編制及合唱團總計四百六十人,雖是千人折半,但相較於國內一般大型古典音樂會,堪稱規模宏偉的合唱交響音樂會,當然國家音樂廳的舞台如何運用延伸以達到最好的聲音效果,也將是一大考驗。如果您想聽到馬勒自己論述:「你不妨想像在無垠的宇宙發出聲響的情形,那簡直不是人類的聲音,而是太陽運行的聲音了。」這是不可錯過的一場演出。

另外國家交響樂團在這個樂季當中邀請到著名電影評論家及文字工作者藍祖蔚推出了「藍色電影院」系列的音樂會,藍色電影院相信是很多追隨藍祖蔚電影文字的粉絲固定瀏覽的部落格,他本身也具有相當磁性的聲音,透過一個專業影評人的角度論述來分享電影中的古典音樂,就等於一個晚上可以觀賞到好幾部經典電影畫面與音樂結合的美好回味。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