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聲音教育匱乏,音樂教育以西方古典音樂為主流的台灣,薛佛的《聽見聲音的地景:100種聆聽與聲音創造的練習》是個極好的開端。透過看似遊戲的練習,誘導出聲音的不同面向,進而又從哲學、文學等社會科學,及城市規劃、公共藝術裝置等設計的角度切入。讀者可從練習對聲音的敏銳度開始,到主動聆聽,乃至主動創造。
R.莫瑞.薛佛(R. Murray Schafer),一個談到「聲景」(Soundscape)必須知道的名字,在他一九七七年的著作《世界調音》The Tuning of the World中首度賦予較完整的聲景概念與細節。很可惜的,此書迄今仍沒有中文翻譯版,但幸運的是,我們擁有了他另一本平易近人、能同時被專業聲音工作者與非專業人士於生活中實踐的書《聽見聲音的地景:100種聆聽與聲音創造的練習》中文版。
透過練習 認識聲音的不同面向
在聲音教育匱乏,音樂教育以西方古典音樂為主流的台灣,這本書是個極好的開端。透過看似遊戲的練習,誘導出聲音的不同面向:聲音的物理特質、聲音的想像、表達、聽覺感知的主觀性、聲音與記憶、聲音生態學等,進而又從哲學、文學等社會科學,及城市規劃、公共藝術裝置等設計的角度切入。循序漸進的各個練習,顯現薛佛身為作曲家、音樂教育者、環境保護者等不同身分的關懷。
細細探索,從薛佛提出的一百個短小練習中,可引發既廣且深的豐富討論,將嚴肅課題寓於其中。儘管如此,這些練習幾乎適用於各個年齡層,可以很私密地獨自進行練習,也可以吆喝一大群朋友一塊玩,還有不少隨時隨地都可做的練習,每個都有讓人躍躍欲試的趣味。這些練習都是問號,然而沒有答案;物理上客觀存在的聲音,抵達每個聆聽者的耳內,感受各異。更重要的是經由這些練習衍伸的思考過程,以及共同參與者的討論。這本書提出的是一種主動聆聽的邀請。
就像薛佛在書中說的:「生活中最簡單的事物,往往也是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物。」聆聽有很多樂趣,在視覺先行的慣習裡,聆聽可能為平淡的日常添些色彩,可能提供另一個角度認識、轉化日常。每個聽起來差不多的聲音,事實上難以重複,過去即是過去了。同樣的聲音,譬如一個鐘聲、一個單詞,重複多次則又可能產生幻覺。聆聽是一種當下經驗。很多人第一次透過錄音設備和耳機聆聽環境聲音時,會感到特別驚奇,聲音被放大了、細節被突顯了,而根本原因多是注意到經常忽略的聲音。一百種練習中薛佛僅提出四種需要錄音機的練習,因為「不用錄音機也可以完成聲音的教育」,他說。耳朵就是我們天生最好的聆聽通道,我們需要開啟的是聆聽的專注力,好好做這本書的幾個練習,相信就能起很大作用。
從自己開始 改善聲音環境
這本書讀到後來愈是津津有味,從練習對聲音的敏銳度開始,到主動聆聽,乃至主動創造,呼應書名副標「聆聽與聲音創造的練習」,並非意味所有人都要變成藝術創作者,而是,我們都是生活中的聆聽者,同時是創造出聲音的發聲者,在此前提下,我們能為自己和他人做些什麼?薛佛最後用五分之一左右的篇幅,進展至他最初的關懷——改善聲音環境。他引導讀者進行創造性思考,例如:用一個聲音改善你家環境、將令人不快的聲音從家裡消除、怎麼讓公園或街道上的聲景更棒?從個人的「清耳練習」到公眾共享的聲景設計改造環境,薛佛最終企圖通過教育,展開具社會意義的大計畫。無論如何,薛佛以一百種提議,勾勒出可以繼續拓展練習的基礎,滿足想嘗試鍛鍊聆聽力的人不同層次的需求。準備好耳朵,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