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O首席指揮瓦格(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提供)
TSO精選 TSO Choice TSO 美巡行前音樂會 「聽城」

民謠交織 傾聽一座城市的聲音

暌違廿六年,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將在十月底、十一月初再度展開美國巡演之旅。由首席指揮瓦格領軍,並邀旅美小提琴家黃俊文,一同在加州沿岸的聖地牙哥及庫帕提諾兩地演出。行前,樂團特別以「聽城」為名,安排一場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的音樂會,曲目包含了台灣作曲家趙菁文特地為巡演而寫的新作,及德弗乍克與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巧合的是三首樂曲都交織了作曲家家鄉的民謠旋律,讓人分外能感受到故鄉情懷。

暌違廿六年,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將在十月底、十一月初再度展開美國巡演之旅。由首席指揮瓦格領軍,並邀旅美小提琴家黃俊文,一同在加州沿岸的聖地牙哥及庫帕提諾兩地演出。行前,樂團特別以「聽城」為名,安排一場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的音樂會,曲目包含了台灣作曲家趙菁文特地為巡演而寫的新作,及德弗乍克與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巧合的是三首樂曲都交織了作曲家家鄉的民謠旋律,讓人分外能感受到故鄉情懷。

【TSO瓦格獻禮】聽城—TSO美巡行前音樂會

【時間】10/27  19:30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演出者】

指揮:吉博.瓦格

小提琴:黃俊文

【曲目】

趙菁文:《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

德弗乍克: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53

柴科夫斯基:F小調第四號交響曲,作品36

【INFO】02-25786731

11/2  19:30  加州 庫帕提諾 佛林特表演藝術中心
11/4  19:30  加州 聖地牙哥 雅各布音樂中心柯普萊交響音樂廳

在繁華城市的表層底下,人們對於故鄉的印象,不該只有表象所見的高樓大廈與車水馬龍。往往是身處異鄉,被偶遇的歌曲套牢,於是駐足拉扯看不見盡頭的線索,才勾出排山倒海的鄉愁。聲音的特質,有絕對的在地性、時間性,展現世世代代的記憶與歷史變遷。比起眼中的影像,陪伴長大的旋律片段,才是烙在內心最底層的密碼,唯有細心傾聽,才能將這道深鎖打開。

暌違了廿六年,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將在十月底、十一月初再度展開美國巡演之旅。由首席指揮瓦格(Gilbert Varga)帶領樂團,並邀請旅美小提琴家黃俊文,一同在加州的聖地牙哥(San Diego)及庫帕提諾(Cupertino)兩地演出兩場音樂會。行前,樂團特別以「聽城」為名,安排一場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的音樂會,讓台灣樂迷先「聽」為快。

與TSO共同體驗了許多「第一次」

接到TSO合作美巡的邀請,黃俊文感到格外興奮。他說:「對於TSO,我有相當特別的情感!」遙想○○五年的那年暑假,是他準備出國的時候,適逢樂團舉辦第一次協奏曲比賽,因此他趁機報名參加。經過了激烈的比賽,終於贏得了首獎。九月開學,他便前往美國茱莉亞音樂院的先修班報到,之後又返台與樂團演出協奏曲。回想當年,他仍舊印象深刻:「我家在台南,但那次所有家人、包括小提琴老師都特地北上來聆聽。音樂會結束之後,看老師還上台獻花,小小年紀的我很感動,就在台上哭了!」

那是他去美國之後第一次回到台灣的演出,而TSO也是他第一個合作的職業樂團,因此意義非凡。隨後2007,TSO舉辦第一屆青少年管絃樂團音樂營,他也獲邀與參加的學員們同台演出。加上這次是樂團闊別美國多年後,再度踏上這塊大陸,前後可說是與TSO體驗了許多的「第一次」,無怪乎回台演奏這麼多年、與眾多樂團演出那麼多場,TSO在他心中永遠占有一個很特殊的位置。如今又有機會與來自台北的樂團共同在美國——他的第二故鄉演出,心裡的悸動之情溢於言表。

從十三歲起赴美後,黃俊文即以強烈的表現力、漂亮的音色與自由展現的琴藝為人稱道。二○一一年曾獲得美國青年音樂會藝術家國際大賽,於紐約與華盛頓的甘迺迪中心進行了備受讚譽的音樂會,二○○九年更在瑞士汐昂國際小提琴大賽中獲得首獎,同年獲台灣奇美文化基金會以「碩果與新芽」為主題頒發的「奇美藝術獎」,二○一三年獲Salon de Virtuosi獎學金,隔年又獲古典錄音基金會的「青年藝術家獎」。

二○一五年,黃俊文獲得了「艾維理.費雪事業獎」(Avery Fisher Career Grant)。同一年,他更替小提琴家宓多里代打上陣,與大師史拉特金(Leonard Slatkin)指揮的底特律交響樂團(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合作演出西貝流士小提琴協奏曲,備受好評。而身為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成員(Chamber Music Society of Lincoln Center,CMS)的他,今年又在母校的提名下,從十一位競爭者脫穎而出,獲得林肯中心新銳藝術家獎。首度在林肯中心登台後,《華盛頓郵報》旋即表示:「黃俊文絕對是一位具備良好條件、擁有遠大演奏生涯的藝術家。」談起對室內樂的熱愛,他說:「室內樂對一位演奏家來說是很種要的一環,即使是協奏曲,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大規模的室內樂!」無怪乎室內樂那種眼神、呼吸相互拋接的習慣,總能讓他的演奏,與樂團、指揮有高度的契合。

各國民謠  是他鄉也是故鄉

為了此次的美巡,TSO特地委託中生代作曲家趙菁文譜寫了新作《來自遠方的島嶼記憶》。在音樂的流動中,作曲家刻意「埋伏」著許多過往熟悉的旋律,也許是台灣民謠的片段,甚或其他島嶼的民謠,忽隱忽現,營造一種「遠方」的歷史感。在曲目解說中,她甚至寫上「……樂團旅美巡演時或許思鄉的遠方……」,於是現實與夢境的情懷,就在層層的音響中浮現而出。

與黃俊文合作的是德弗乍克的《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這首樂曲旋律優美,處處充滿著波希米亞民族色彩,映襯了農民純樸的生活和家園的芬芳。特別的是他在樂曲的行進裡,直接引用許多民謠作為主題,不但增加了樂曲的鄉土的氣味,更使得音樂蘊含了豐富的生命力。而由於小提琴聲部具有即興的特點,因此整部作品美麗得像一首狂想曲。黃俊文說:「非常感謝瓦格指揮同意我演出這首曲子,這是我特別鍾愛的協奏曲,雖然在台灣很少聽到有人演奏它,但我小就很喜歡。德弗乍克是捷克人,但創作這首樂曲的時候他在美國,可能就是思念家鄉吧!這首樂曲帶有濃濃的鄉愁。」

下半場的柴科夫斯基《f小調第四號交響曲》,是作曲家構思於一八七六年,直到一八七七年才完成。老柴的作品就像他的個性一樣,常在絕望與希望之間猶疑不定,在創作這首樂曲時,如此的特徵就已經出現。就像他在給梅克夫人的信裡所寫的:「……第一樂章在華爾滋的律動中,一開頭在導奏中出現的,就是構成整部交響曲最主要的核心——『命運』的動機,是這個瘋狂的力量阻礙了奔向幸福的腳步,讓美好與和平從來不會是完美的,從來不會是沒有陰影的……」樂曲從頭至尾就像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一樣,經過艱辛的奮戰取得最終勝利。但有別於貝多芬的手法,那隨處可見的俄羅斯民謠洋溢的優美旋律,散發出極大的魅力,不僅是一部動聽的作品,更可從中一窺老柴創作的真本事。有趣的是,作曲家譜寫本曲時,同樣也是離鄉背井來到威尼斯,然而,他卻將血液中斯拉夫的憂愁推到樂曲的最前面。

或許是巧合、或許是刻意安排,三首樂曲都蘊含著來自作曲家家鄉土地的民謠,若有似無地在交響樂章中浮現。肩負著「台北市」的名字,TSO來自一個城市,但帶出的音樂卻包含了全世界作曲家最真誠的故鄉情懷。踏出國門,我們知道,如果這座城市有聲音,那它應該就是──TSO的聲音。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 等你來提問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