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治.蓋希文(朱疋 繪圖)
特別企畫 Feature 閱讀碧娜的幾種方式╱舞作巡禮 視點之三:傳奇音樂家

巧用奇音妙律 與舞同行畫龍點睛

在重量級德國電影導演文.溫德斯的記憶中,不朽的碧娜往往有音樂相伴,而音樂的巧妙運用,也正是碧娜.鮑許舞作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重點。透過五位傳奇音樂家之作在碧娜舞作中的現身,讓我們認識碧娜.鮑許的巧心慧思……

在重量級德國電影導演文.溫德斯的記憶中,不朽的碧娜往往有音樂相伴,而音樂的巧妙運用,也正是碧娜.鮑許舞作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重點。透過五位傳奇音樂家之作在碧娜舞作中的現身,讓我們認識碧娜.鮑許的巧心慧思……

喬治.蓋希文(George Gershwin,1898-1937)

喬治.蓋希文名號響亮,從古典過渡爵士的時代地位自不需多言,在美國無論是百老匯或是好萊塢的黃金年代(The Golden Age),處處瀰漫著他的音樂。那麼就來聊聊蓋希文兄弟檔吧!在歌曲創作中,詞與曲為一體兩面,聲韻旋律缺一不可,音樂史上也多的是傳奇般的搭檔組合。喬治.蓋希文與哥哥伊拉.蓋希文(1896-1983)兩人的音符與文字,諸多尋覓後最終在對方身上找到彼此,自一九二四年直到一九三七年喬治.蓋希文早逝,完成經典作品如音樂劇Strike Up The BandOf Thee I Sing與歌劇《波吉與貝絲》Porgy and Bess。《康乃馨》舞作中這首由兩兄弟詞曲合作的〈The Man I Love〉就是最好的例子。

《康乃馨》Nelken(1982)

文.溫德斯(Wim Wenders)二○一一年紀錄片PINA,像是以影像將碧娜早逝的肉身轉化為不朽的藝術靈魂,成了無盡舞痴戲迷思念的出口。至於對溫德斯而言,他記憶中不朽的碧娜往往有音樂相伴(註1),如他在訪問中曾表示其最喜愛的一幕,正是《康乃馨》舞作中Lutz Förster以默劇手語沉著淡定地跟著「紅衣辣媽(Red-Hot Mama)」烏克蘭裔歌手蘇菲.塔克輕柔卻又沙啞的歌聲,比劃喬治.蓋希文《The Man I Love》曲中歌詞。“Someday he'll come along╱The man I love”又甜又酸,呼應著《康乃馨》以愛為題,卻拉扯著種種暴烈激情、壓抑疏離,諸般人生的窒礙難行。

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

在舞蹈版面會看到的音樂家、作曲家或許有限,但柴科夫斯基絕對是不可不知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芭蕾舞劇如《天鵝湖》與《胡桃鉗》,讓樂音乘載著畫面,與舞者舉手投足的呼吸韻律互相輝映,一個多世紀以來,無論是以舞蹈形式還是純音樂演出,都相當受到歡迎。俄國作曲家與芭蕾舞的不解之緣,時也透露了當時俄國樂壇「西化vs.本土」的時代背景,其中有莫斯科音樂院成立後承襲歐陸古典音樂脈絡的企圖,自也有如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與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等「五人組」擁護斯拉夫民族主義的堅持。然而音樂世界終非二元對立,在這些人身上皆可看見風格門派彼此交融的痕跡,如《巴勒摩、巴勒摩》那座倒塌之牆,塵土飛揚再無你我。

《巴勒摩、巴勒摩》Palermo Palermo(1989)

就算是不彈鋼琴的人,聽到柴科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那廣為人知的序奏,心中肯定也會出現一股強烈慾望,想要跟著演奏者使盡雙手力量,從左到中到右方不斷移動身體重心,三個一組重複循環,狠狠地往白鍵黑鍵砸下去。這或也成了碧娜.鮑許《巴勒摩、巴勒摩》舞作令人永難忘懷的聲音與畫面──而且在台上狠砸鋼琴的,不只一人還是六個。這六名鋼琴家在琴板拆卸、琴弦裸露的直立式鋼琴前,以各自速度力量錯落演出這段知名序奏,曲聲未歇就被迫中斷離席。然而每一聲和弦重重落下的力度,依稀迴盪在台上瀰漫的粉塵煙霧與倒下高牆的斷垣殘壁間,成了無聲音樂與有形物質的牽連。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