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某種連結著聲音、生態與身體,抑或,可將之暫且稱為「聲態學」(Echo-logy)的策展思維與方法,於焉誕生——尤其當我們在影展微明的影廳裡與立方計劃空間中的「聆聽室」,安靜地坐臥著並想像著傳出的聲音之際,打開了「電影耳」的開關,一個既屬聽覺無意識又是震耳欲聾的未知世界,迴旋不已。
【TIDF 紀錄x聲音】電影耳:記錄聲音╱聲音紀錄
5/11~7/8 台北 立方計劃空間
跨域作為事件,「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與「立方計劃空間」之間關於聲音藝術的合作,是近期很值得關注並進一步反思的現象。於五月中旬結束的影展裡,「記錄X記憶:聲音」單元以「聲音紀錄片」(Audio Documentary)之名,放映了中外多部影片,其中不乏西方名作(例如《藍》、《遠走多瑙河》等)。此外,亦有屬於現場表演的放映(8mm的《蒐聲記》、邀請林強與澎葉生Yannick Dauby為「台灣切片#2:1960s短片集」進行聲音表演的「現場電影」等)。不只如此,在同一單元中,影展還委製了三部聲音作品,分別為澎葉生的《山林》、奈鳩.布朗(Nigel Brown)的《家庭工廠》及許雁婷的《水上樂園》,供現場的觀眾於微明影廳中聆聽。這三部聲音紀錄片,亦構成在影展期間於「立方計劃空間」開幕的「電影耳:記錄聲音/聲音紀錄」的展出作品之一。由澎葉生策劃的「電影耳:記錄聲音/聲音紀錄」作為平行於影展,又同時獨立的展覽,一方面對於記錄與聲音乃至影像之間的多重關係,展開辯證。另一方面,對於策展之於影展與當代藝術之間的差異乃至連結,具有啟示性的意義。
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辦的台新藝術獎,邀請九位不同領域的提名觀察人,蒐集、發掘,深入研究各種面向的當代藝術展演,並於網站發表評論,本刊精選單篇刊登。如欲讀更多評論,請至ARTalks專網talks.taishinar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