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回溯當年,今年新樂季重新啟動了一九七九年展開的「台北市音樂季」,以搜尋過去曾存在的經典,加上現代的精神與語法,試圖創造未來潮流。除節目規劃外,更委請詩人許悔之以書法寫下新的「台北市音樂季」字樣,他考慮音樂的情感、休止與穿透的力量,讓文字呈現音樂的躍動、甚至模擬聲音在飛白處,耳際仍迴盪餘韻的感覺,他說:「人們總有一些現世的痛苦、重擔,但乘著音樂的翅膀帶給我們的快樂,是我書寫時滿懷的心情。」
書法,是東亞重要的藝術,也是寫字形式中最優雅的一種,而題字文化向來是古代騷人墨客的雅興,也有交流、尊榮與紀念的意涵。想像鎮好紙張、研磨墨水到提筆的過程,需要經過多少內觀及氣度,才能將文字完美張羅在四方之中。於是寫好漢字,一筆一畫都是素養。如今雖然書寫的方式已漸漸被鍵盤輸入取代,然而書法在現代,仍有由古至今累積的能量。
以文藝復興的精神 重啟「台北市音樂季」
自今年二月團長何康國就任後,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便致力推動專業、跨界、前衛且具有產業動能的創新製作。下半年樂季開跑前,更主張提取樂史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神,將四十年前的「台北市音樂季」重啟,目的在搜尋過去曾經存在的經典,加上現代的精神與語法,試圖創造未來潮流。除了節目的規劃之外,更委請詩人許悔之以書法寫下直橫各一的「台北市音樂季」字樣。回溯歷史,一九七九年時任台北市長的李登輝先生,在推動台北市文化建設的同時,指示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每年籌辦「台北市音樂季」,開啟了國內大型音樂系列活動先河。隔年,為增加舞蹈演出改稱「台北市音樂舞蹈季」、接著因為戲劇的加入,又更名為「台北市藝術季」,並由國畫大師張大千題字。由此,長達卅年的活動直至二○○九年因為台北市藝術節的舉辦而轉型。
第一屆開辦時,前團長徐家駒即以低音管演奏家參與盛況。憶起當年,他說:「還記得那時最大的兩個節目是芭蕾舞劇《天鵝湖》及歌劇《小丑》。那時北市交沒有場地,只能利用晚上在福星國小排練,夏天非常炎熱卻只有工業用電扇可以吹。即使在這麼克難的環境,演出卻令人回味無窮,而市交也就是從那年開始,奠定歌劇演出的傳統。」對他來說,大型音樂季是如此震撼,然而受託如此重大任務,卻是有幸的經驗。得知音樂季在今夏重啟,他也雀躍地給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