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情愁》為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開幕大戲,也是臺灣戲曲中心旗艦製作計畫第一部作品,由戲劇學者邱坤良聯手歌仔戲小生唐美雲一起製作,從台灣戲劇史上著名的西皮、福路戲曲對抗,以及電影與戲劇結合的「連鎖劇」表演型態發想編創,透過三條故事線,道出現代觀眾不知道的一段臺灣戲曲史……
唐美雲歌仔戲團《月夜情愁》
2018/3/29~4/1 19:30
2018/4/2 14:30
2018/4/5~7 19:30
2018/4/8 14:30
台北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INFO 02-88669600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建的臺灣戲曲中心,去年(二○一七年)十月正式開幕營運。今年春天,第一屆「臺灣戲曲藝術節」即將盛大登場。一手研究、一手創作的邱坤良將聯手歌仔戲小生唐美雲,製作一齣結合歌仔戲、台語舞台劇的全新劇作《月夜情愁》,為「臺灣戲曲藝術節」揭開序幕。
《月夜情愁》為首屆「臺灣戲曲藝術節」開幕大戲,也是臺灣戲曲中心旗艦製作計畫第一部作品。根據傳藝中心主任吳榮順擘畫,戲曲中心不只作為傳統藝術的傳承,每年透過「戲曲臺灣」旗艦製作,以台灣豐富的人文風土為素材進行創作,創造出新的經典。
於是,第一次的旗艦製作計畫,從臺灣東北部出發,邀請出生在南方澳的邱坤良,從臺灣戲劇史上著名的西皮、福路戲曲對抗,以及電影與戲劇結合的「連鎖劇」表演型態為發想編導新戲。
自二○一一年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編寫《霧裡的女人》劇本後,邱坤良蟄伏六年,他坦言,接到戲曲中心邀約時,沒有馬上答應,表示要回去想一想,沒料到靈感隨即報到,長年研究台灣戲劇累積的資料庫,信手拈來都是創作題材,邱坤良腦海跳出西皮福路對抗、連鎖劇,題材有了,合作對象?沒有多加思索,馬上想到唐美雲歌仔戲團。
「唐團不只有資深歌仔戲藝人,近幾年積極培養青年演員、音樂等幕後創作人才,陣容整齊,製作演出經驗豐富,是《月夜情愁》合作的不二人選。」邱坤良透露,構思劇本階段還在思考:要做一齣單純的歌仔戲?或是有歌仔戲元素的舞台劇?
身兼主演、藝術總監和製作人的唐美雲,聽邱坤良說戲,列出人物角色表,除了長期與劇團合作的小咪、王金櫻等歌仔戲名角,憑藉著好人脈,馬上開出蔡振南、柯一正、羅北安、陳竹昇、劉秀雯、王燦等影視、劇場演員夢幻名單。唐美雲笑說,這齣戲可說是「鑲金包銀」——蔡振南剛以《媽媽不見了》獲得第五十二屆電視金鐘獎最佳男配角,陳竹昇則以電影《阿莉芙》獲得第五十四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
戲曲抗衡世界少見 超先進「連鎖劇」重現人間
《月夜情愁》故事發生時代設定在一九三○到五○年代的台灣東北部,三條故事線:由唐美雲擔任團主暨主演、小咪為台柱小生的歌仔戲連鎖劇團「双雲陞」,由蔡振南、羅北安分別擔任「頭人」的西皮、福路子弟班。一個職業戲班、兩個子弟班,兩邊家族中的兩代人,交織出情感衝突的戲碼。
邱坤良置入台灣戲劇史兩個重要歷史背景,一是台灣東北部的西皮福路戲曲對抗;另一則是流行於一九二○、三○年代,電影與戲劇結合的「連鎖劇」。
民國六十年代,邱坤良曾以報導文學作品《西皮福路的故事》獲得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數十年的學術鑽研成為《月夜情愁》的創作養分。邱坤良指出,全世界因為戲曲分類產生分裂對抗,甚至演變成械鬥,相當少見。戲裡的兩個子弟班因為第一代人的對立,導致第二代(王燦、余子嫣飾演)陷入「羅密歐與茱麗葉」悲戀的困境。
劇中的「双雲陞」劇團演的雖是歌仔戲,卻是電影與歌仔戲結合的連鎖劇。邱坤良表示,多媒體影像在現代劇場雖已普遍被使用,但和連鎖劇穿插電影的目的,營造出的舞台效果不盡相同,連鎖劇的影像主要用在舞台難以表現的情節,例如:這次,戲中戲《魂歸離恨天》靈魂日行千里與至交相會的場景。
這齣戲雖然埋入台灣戲劇史重要的流變,但邱坤良強調:「進劇場不是上課,戲劇也不是資料堆疊,重要的是『戲劇』本身的表現、情節脈絡、角色塑造、演員表演以及舞台氛圍,如果觀眾因這齣戲而對於台灣歷史有了多一點認識,則是看戲的附加價值。」
鬥藝拼台搶觀眾——西皮、福路戲曲對抗
西皮、福路為北管最主要的兩大系統,皆由中原傳入台灣,時間上福路較早,被稱為「舊路」,西皮則為「新路」。西皮音樂高亢激烈,主要樂器為桂竹做的胡琴,稱為「吊規子」,奉祀田都元帥;福路音樂渾厚深沉,主要樂器是椰子殼做的胡琴,稱為「殼子弦」,奉祀西秦王爺。
農業社會時代,民間戲曲表演和寺廟關係密切,也是農閒時主要的社交活動,有人開館授藝,往往成為地方大事,在地主及士紳鼓勵下當地子弟紛紛入館學藝,參加者被稱為「子弟」,意謂良家子弟的業餘遊藝,有別於職業戲班的伶人。
清道光年間,戲曲師傅簡文登到宜蘭開館,因應音樂屬性不同,他將子弟分為西皮、福路兩組練習,開啟了臺灣東北部西皮、福路對抗的序幕。初期,僅限於宜蘭,後來逐漸擴大到基隆、新北、花蓮等部分地區。先是表演上的對抗,包括:寺廟祭典時擺場拚館,比賽誰會的曲牌多,技藝好;或是在迎神遊行出陣互別苗頭;唱對台戲時,兩派子弟在兩個連結在一起的戲台「拚台」,比拚誰的觀眾多、賞賜豐。
戲曲的對抗愈演愈烈,最後演變成武力械鬥,甚至傳出死傷,兩派人馬經過敵對方村莊會繞路而行,不敢「越雷池一步」。職業戲班接到請戲邀約也會特別小心,在西皮派聚落唱戲不能用殼子弦,以免引發眾怒。
民國廿六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政府為了消滅漢人思想,嚴禁戲曲等漢文化活動,西皮福路的衝突跟著消失。邱坤良田野訪談當年曾參與對抗的地方父老,談起往事都自嘲是「憨子弟」:「現在年輕人都不識西皮、福路,還拚什麼!」(李玉玲)
虛實交錯的多媒體劇場——風靡一時的「連鎖劇」
連鎖劇,又稱連環戲,是戲劇與電影在舞台上交錯演出的表演型態。
電影的發明,為戲劇提供了更多元的表現方向,歐洲、俄國、日本戲劇史上都有連鎖劇的演出紀錄。一九二○、三○年代日本連鎖劇盛極一時,並陸續流傳到中國、韓國、台灣等東亞國家。
各國的電影/戲劇連鎖形式不盡相同,現代戲劇或傳統戲曲皆有運用,日本大都是新派劇團,中國則有京劇等其他劇種。戲劇學家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中〈台灣連鎖劇簡史〉提到,一九二八年「江雲社」的連鎖劇是台灣首部,邱坤良認為,呂訴上的「台灣首部」應是指台灣本地製作,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三七年間,《台灣日日新報》陸續刊登日本連鎖劇團來台演出的消息。
早期,影/劇連鎖只是在劇場加演影片,之後慢慢加工與戲劇情節融合,電影的交錯使用可以突破舞台演出的限制,對比、延續舞台行動,情境說明,特別是舞台無法表現的效果,例如:戰爭、追趕、落水等場面。
台灣連鎖劇代表「江雲社」,原為女子歌仔戲班,受到日本影響開始製作演出連鎖劇,第一部製作拍了八個鏡頭約三分鐘的影片,包括:秀才被推落深谷,為仙人所救;秀才身陷起火的乾柴堆,被仙人所救;節女投江……等畫面。這些鏡頭是為《楊國顯巡案》及《江雲娘脫靴》兩齣連台本戲所拍攝。
戰後,曾在日本學習電影製作的電影人何基明,建議戲院歌仔戲班演出時插入電影,上午拍、下午就插入演出,觀眾反應熱烈,其他劇團紛紛仿傚。後來電影與戲劇各自發展,連鎖劇也逐漸式微。(李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