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古蹟、創立劇院不一定完全是政府的職責,若民間出現了主動投注藝術產業、培育創作者的有志之士,文化事業才能夠在社會中健全地發展。九月十一日,「拉.斯卡拉」(La Scala)這間擁有近一百五十年歷史的劇院,在一對企業家伴侶的努力之下,在巴黎第十區重新開幕。他們企圖打破法國劇院長久以來「公私分明」的現象,盡可能地給予藝術家豐富的資源,讓他們自由展開創作。
建於一八七四年,拉.斯卡拉是巴黎「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有名的歌舞咖啡廳。當時劇院共有一千四百個座位,甚至有一座挑高廿五公尺、可敞開的玻璃穹頂。許多文人雅士都喜歡來此欣賞輕歌曼舞,包括名作家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一九一六年,這間劇院開始搬演歌舞劇或喜鬧劇,成為一種「林蔭大道劇場」(Théâtre de boulevard)(註1)。隨著電影興起,拉.斯卡拉在一九三六年改建為一座具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電影院。五○年代,它成為熱愛前衛電影人士的集散地,高達、傑克.大地、布紐爾等人的作品都在此首映。一九七七年色情片解禁,拉.斯卡拉逐漸淪為流鶯徘徊的風月場所。廿多年後,巴西天主教團體收購了這個荒廢已久的場地,計畫建構一座大教堂。在文化界人士抗議下,這個計畫才作罷。儘管巴黎市長承諾捍衛拉.斯卡拉的文化價值,但一直無人願意傾注資金修繕。直到二○一六年,從事創投與演出製作行銷的畢耶希夫婦(Mélanie et Frédéric Biessy)才決定重振拉.斯卡拉的風采,將其打造成一座複合式的當代表演廳。
巴黎當代藝術的匯集地
畢耶希夫婦企圖用公立劇院的規模經營拉.斯卡拉。他們不但邀請了揚名國際的舞台設計貝杜齊(Richard Peduzzi)(註2)重新規劃劇院空間,也延攬音樂家馬努里(Philippe Manoury)處理聲音效果。貝杜齊將整間劇院浸染成藏青色,營造出一種充滿迷幻氛圍的未來感;而馬努里則在劇場內部搭建了兩百廿塊反音板,使觀眾完全包覆在感官十足的音場中。經過兩年的整修,整座劇院如今煥然一新,可容納五百五十至七百五十位觀眾。儘管畢耶希夫婦在拉.斯卡拉上投注了可觀的資金(註3),但他們對劇院的自製節目充滿信心,認為未來的票房收益與巡演費用可以逐漸讓他們回本。的確,為了確保節目品質,畢耶希夫婦邀請了近年來在公立劇院備受矚目的中堅創作者:馬戲藝術家布爾喬瓦(Yoann Bourgeois)為拉.斯卡拉量身打造的同名演出、喬利(Thomas Jolly)的喜劇小品《亞勒岡的愛情啟蒙》Arlequin poli par l'amour、羅莎舞團前舞者德美(Michèle Anne De Mey)的三齣駐院編舞創作,及一系列由馬努里策劃的當代音樂演出等。劇院節目不單有各種形式的表演藝術,也包含了錄像與裝置的展覽。畢耶希夫婦希望匯集所有實驗創作,讓拉.斯卡拉成為巴黎當代藝術的輻輳地。
私立劇院改變了營運方針
法國私立劇院一向以娛樂性的表演為主,有時會被批評為一種打著文化名號卻唯利是圖的產業;如,艾爾.帕西諾十月將在巴黎劇院(Théâtre de Paris)表演,最高票價竟高達九百五十歐元(註4)!然而某些私立劇院近來逐漸放棄明星導向的演出,愈來愈重視節目的藝術價值。除了拉.斯卡拉,聖馬汀城門劇院(Théâtre de la Porte-Saint-Martin)這一季也邀請德國名導胥坦(Peter Stein)執導《偽君子》Tartuffe,甚至讓波默拉的史詩鉅作《一切將太平(1)—路易末日》Ça ira (1) Fin de Louis連演兩個月。在政府經濟撙節的壓力下,私立劇院經營者只能自立自強,他們不得不改變營運方針,用嚴謹的製作開發新一代觀眾。若公立劇院無法提供藝術家更完善的創作環境,法國劇院可能會愈來愈偏向歐美模式,走向私營化之路。
註:
- 18世紀中葉,位於巴黎聖殿大道(Boulevard du Temple)的私立劇院時興上演灑狗血的通俗劇、喜鬧劇、歌舞秀等娛樂性節目。這些以布爾喬亞觀眾胃口為導向的劇種統稱為林蔭大道劇場。
- 貝杜齊與導演薛侯(Patrice Chéreau)合作長達45年,2013年薛侯過世後,貝杜齊沉浸在哀悼之中,幾乎足不出戶;直到2016年應畢耶希夫婦之邀才決定復出,投入拉.斯卡拉的重建計畫。
- 他們共花費了1,900萬歐元(約新台幣6億8,500萬元),其中買下拉.斯卡拉的產權費只占了24%。此外,法國文化部、大巴黎區文化事務委員會、巴黎市政府共提供180萬歐元(3,900萬新台幣),作為拉.斯卡拉的整修費用。
- 約為34,200新台幣。而且演出不會提供任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