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香港的龐智筠,來自韓國的金在德,將在十二月初聯手在香港推出《不期而遇》,兩人在同晚各推出一支舞作,分別以不同的編舞取徑展現:前者的《固步自瘋》往內在精神世界探尋,探問正常╱瘋狂的界線;後者的《跌宕》則一貫其「以當代的方式重新詮釋韓國傳統」路線,以韓國傳統武術「跆跟」入舞,以俐落的動作節奏,展現如大火快炒般的恢弘大器。
一白一黑,一男一女,一內一外,兩位個性與取徑皆不同的編舞家,將於十二月的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的《不期而遇》相遇、碰撞,激盪出令人期待的火花:香港知名編舞家龐智筠帶來新作《固步自瘋》,韓國新銳編舞家金在德則編創《跌宕》,一往人的內在精神世界探尋,一則大玩外在的動作與節奏,兩個風格迥異的舞作,將共構同個晚上的精采。
龐智筠《固步自瘋》 探問正常╱瘋狂的界線
在城市當代舞蹈團已待了廿一年的龐智筠,曾為舞團舞者,爾後則以《星期一(雨)》一鳴驚人,一躍成為城市當代舞蹈團的編舞新星,以兩年一新作的穩定速度持續推出舞作,反應叫好也叫座。《固步自瘋》則是她邁入四十歲後第二個舞作,隨著見聞與經歷的增長,龐智筠此時更想往人的深處探索,而不若剛開始創作時,是以香港城市生活為出發點,開展出具有生活感的舞作,如以購物為靈感的《購人心懸》,和呈現人們去戲院看戲的《全院滿座》。在《固步自瘋》中,沒有龐智筠舞作中常見的故事或文本,而是聚焦在羅森漢恩實驗受試者的心態,去設想一個正常人假裝自己是精神病患的歷程,以此探問正常╱瘋狂的界線。
「羅森漢恩實驗」(Rosenhan Experiment)是關於鑑定精神病患的著名實驗,是由史丹福大學心理學系的教授羅森漢恩(David L. Rosenhan)博士於一九七二年進行。當時,羅森漢恩博士招募了研究生、心理學家、兒科醫生、精神病學家、畫家、家庭主婦共八人,讓他們告訴精神科醫生,自己有嚴重的幻聽,而其他問診的訊息皆需據實以告,結果,其中有七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進入精神病院後,七位受試者所有行為一切如舊,並無出現任何精神病理學上的症狀,但卻從未被任何一位醫護人員識破,受試者互相聊天、作筆記的行為被視為病狀,以「交談行為」,「做筆記」等術語記錄在病歷中,而要求出院的舉動,甚至被視為「妄想症」的病徵。
「我作為一個『沒有失常』的正常人,混在精神病院中,我會如何看待精神病院裡,那些被標籤成『不正常』的人呢?」龐智筠對這些受試者的心態感到好奇,好奇是什麼驅動他們參加這個實驗?每個人又各自經歷了什麼歷程?正常╱不正常的判斷究竟如何成立?人們真的有辦法清晰地畫出兩者的分界嗎?當時羅森漢恩實驗的結果,震撼了精神醫學界,也引發了龐智筠的許多疑問,於是,龐智筠讓七位舞者各自代表當時進入精神病院的七位受試者,並在舞作中設定一些規則與指引,讓七位舞者呈現出每個受試者的獨特性,以及當中不同的內心感受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