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變遷,社會型態的改變,讓不少早年盛行的活動愈趨少見,而與之相隨的傳統技藝也隨之式微,如傳統戲曲中的九甲戲,宗教祭儀中的傀儡戲,祭典喪儀裡的紙紮,舞獅表演的紙獅頭,內台戲的手繪布景,還有手繪的電影看板等。它們都曾有過興盛燦爛的風華,而今,卻成為人們懷舊的視覺風景……
#九甲戲
談到九甲戲,就得先說梨園戲。梨園戲是閩南語系最古老的劇種,也是最早在台灣流行的戲曲,音樂主要使用流行於泉州、廈門一帶的南管。九甲戲,又稱戈甲、九角、交加、九家、狗咬,福建現在通稱為高甲戲。九甲戲以梨園戲的身段、音樂為基礎,再加上北管的音樂、武戲,形成「南北交加」的藝術特色。
九甲戲在閩南地區的發展,起先是宋江陣結合梨園戲形成的「合興戲」。清中葉以後,徽班和江西弋腔班流入閩南,從中吸收劇目和表演形式。清末民初至一九二○年代,上海京班在閩南流行,九甲戲又吸收了部分劇目和武戲表演。大約在「合興戲」時期,九甲戲從閩南地區傳入台灣,受到北管及本地京班的影響,形成龐雜而多變的樣貌,台灣民間有句俗語:「土地公看九甲戲──亂闖」正反映了這樣的演出特色。
日治時期「小錦雲南管戲團」(後改名「泉州錦上花」)是台灣最早成立的職業九甲劇團,經營者王包的學生遍及全台,光復後成立的九甲劇團,多由其傳人組成。九甲戲在台灣曾盛極一時,尤其流行於台中后里、彰化伸港鄉泉州厝及金門地區,然而一九六○年代以後逐漸式微。目前台灣九甲戲班僅存「南管新錦珠劇團」,演出之外,亦在彰化南北管音樂戲曲館、泉州社區、伸港國中進行傳習教學。
#傀儡戲
傀儡戲種類眾多,閩南、台灣一般所見皆為懸絲傀儡。目前可見最早傀儡戲在台灣的演出記錄在道光十五年,而實際自福建傳入的時間應該更早。台灣的傀儡戲大致可分為南、北兩個流派。南派傀儡屬泉州傀儡系統,盛行於高雄、台南一帶,演出內容多是一些情節簡單的吉慶短劇,戲偶較小而動作更細膩,音樂屬於南管系統的傀儡調,但也有南北多聲腔交雜的情形,甚至有西洋樂器的加入。北派傀儡則屬閩西、漳州系統,流行於蘭陽平原地區,戲偶較大但僅能表現象徵性動作,音樂以北管戲曲為主,能演出成套的亂彈戲文。
以宗教功能來說,南派著重祈福,而北派更重除煞。兩派的戲神信仰亦不相同,南派拜田都元帥,北派則拜西秦王爺、蛇聖公、玉皇大帝、鍾馗、水德星君等。傀儡戲在台灣一直從屬於宗教活動,娛樂性較低,因此未能普遍流行,許多傀儡戲藝人也大多以此為副業。然而也因為它的宗教功能,而能持續在民間活動。
一九六○年代是傀儡戲在台灣最蓬勃的時候,之後因宗教活動減少、新興娛樂興起,傀儡戲逐漸沒落。目前台灣南部在團數及演出量上,都較北部多。有些傀儡戲團也經常受邀文化場合演出,甚至朝向脫離宗教儀式、更重表演性質的商業劇團發展,最具代表性的有「錦飛鳳傀儡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