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樂迷一探衛武營音樂廳的優質聲響的秘密,聲學建築專家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在十月底舉辦了「建築聲學大師徐亞英與NSO,帶您聆賞衛武營」講座音樂會,分八個段落進行,演出並非如一般音樂會那樣正襟危坐,而是走走停停、上上下下,讓樂團、觀眾與音樂廳一起動起來,深入認識音樂廳建築與聲學設計的巧思。
二○一八年十月,衛武營揭開場館神秘面紗,各路英雄齊聚一堂輪番上陣外,群眾也歡欣鼓舞地參加盛事。但對比前台,幕後工作人員卻是神經緊繃到達最高點,原因無他,正是因為當今建造主流的葡萄園式音樂廳,早已是國際矚目的焦點,而正式啟用,才是檢視內部的開始。幸虧頂尖大師率知名大團來台演出之後,包括祖賓.梅塔(Zubin Metha)、杜達美(Gustavo Dudamel )兩代指揮等都對衛武營音樂廳的音響表示讚嘆,為本場館設計聲響的建築聲學泰斗徐亞英,直到親耳聽到兩人的回應,才露出滿意笑容。
不過,究竟衛武營音樂廳的優質聲響的秘密在哪?一般民眾卻不一定能理解。為此,國家交響樂團(下稱NSO)與新銳指揮張宇安,特地在十月底設計了一場匠心獨具的音樂會,由徐亞英親自主講、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擔任主持人,讓樂團、觀眾與音樂廳一起動起來,深入認識音樂廳建築與聲學設計的巧思。
「建築聲學大師徐亞英與NSO,帶您聆賞衛武營」講座音樂會總長約一百四十分鐘,分八個段落進行,包括兩次中場休息的換位大風吹。演出並非如一般音樂會那樣正襟危坐,而是走走停停、上上下下,這對主講者、演奏家、主持人、指揮及後台技術人員來說,都是一大考驗。雖然許亞英開著玩笑說:「『斷掉』,是這場音樂會的特點」,不過對他來說,要在一場音樂會中讓大眾了解聲學,著實不是簡單的任務。
由聆聽中 親身感受解聲學設計特點
首先介紹的,就是衛武營的「聲學設計」,從反響板與吸音板開始。許亞英說,林肯中心有一個音樂廳,開幕時相當盛大,但是使用起來聲音單薄,原因是只有考慮單耳效應,而不是雙耳聆聽。聲音災難至今難以解決,因此側響板的使用對音樂廳來講非常重要。接著是「升降平台聲感體驗」,在平台上讓團員演出交響曲片段,之後再將木管區平台上升。他強調:「第一部分,凡是肉眼看不到演奏者的觀眾,就無法聽見它的高頻。所以第二部分將後方木管團員升高,就能聽見兩者差異。」
講解「聲音指向性聲感體驗」的前提其來有自,開幕至今才滿兩年的德國漢堡易北愛樂廳,玻璃皇冠及葡萄園式的設計仍是網紅景點。然而今年初,在男高音考夫曼(Jonas Kaufmann)的演唱會中,舞台後方不斷有觀眾頻頻退場、換位置走動,更有觀眾著急大喊「聽不見」!氣得考夫曼公開指摘音樂廳「華而不實」,引起軒然大波。為此,徐亞英在本場先請小號首席在原本座位演奏《天鵝湖》獨奏片段,之後再轉向往後方吹奏,觀察聲音指向性的不同,分析當天發生的事件,並且比較兩廳的區別。
講解的洗禮 開啟另番欣賞感官
中場休息過後,觀眾可隨意選擇座位聆聽。可以想像愛樂者平常購票時,總是陷入票價、座位及對節目喜愛程度之間的拉扯。很少有機會坐在貴賓席、第一排,或者遠到天邊的位置。因此在同一天換兩次不同角度的聆聽,席間的滋味對每位觀眾來說,都是一個新鮮的經驗。隨後,換成上方的反響板下降與上升的聲音區別,體會在空間壓縮時,聲響反射長短所造成的影響。最後,別怕一整場下來的音樂片段支離破碎,藉著第二次的中場休息,好好地選個最喜歡的位置,就可以完整地聽一次樂團演奏,相信這次的聆賞,絕對有別於以往參加音樂會的感受。
「這種類型的講座音樂會,在歐洲大概辦不起來,因為他們觀眾沒有那麼乖。」徐亞英笑著說,音樂會中不用科學數據搞得觀眾一頭霧水,而是隨時邀請觀眾對照、走動,或者堵住一邊耳朵聽,並且請聽出變化的先生女士舉手、互動。從大廳、樂器到人耳的聽覺小試驗,想必不僅讓觀眾收獲滿滿,也能刺激演奏家前所未有的想像。信心十足的徐亞英形容這場音樂會是「有聲有色」的表演,只不過準備充分的他,最怕的只有一點,那就是「音樂廳設計得太好,萬一觀眾聽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