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玲(林韶安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她扮戲 戲伴她 戲伴她 #王海玲 豫劇名伶

祖師爺給的考驗 也揉出了「家」的形狀

從八歲加入飛馬豫劇隊第一期學生班後,再也沒離開過傳統戲曲——她是舞台上的「豫劇皇后」,是舞台下的「王海玲」,也是劉建華與劉建幗的母親。在舞台上找尋劇團的樣貌,是創新,是傳承,一步一步;在舞台下,靜靜地揉出「家的形狀」,戲外還有戲裡。

從八歲加入飛馬豫劇隊第一期學生班後,再也沒離開過傳統戲曲——她是舞台上的「豫劇皇后」,是舞台下的「王海玲」,也是劉建華與劉建幗的母親。在舞台上找尋劇團的樣貌,是創新,是傳承,一步一步;在舞台下,靜靜地揉出「家的形狀」,戲外還有戲裡。

臺灣豫劇團 豫莎劇《天問》

3/21  19:30

3/22  14: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INFO 07-2626666

 

2020臺灣戲曲藝術節

臺灣豫劇團《慈禧與珍妃》

5/16~17  14:30

台北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INFO  02-88669600

一九五二年,王海玲(本名王桂仙)出生於高雄左營,八歲加入飛馬豫劇隊第一期學生班後,再也沒離開過傳統戲曲,她的身(影)、聲(音)與生(命)就此與台灣豫劇劃上等號,穿梭於各種行當、角色與人物之間。

二○一七年末,她用女兒劉建幗執筆的《觀.音》卸下公職,也在虛構故事裡回應她的真實人生,召喚「演員」的生命經驗。那時的我寫下:「我們不會一直記得從哪天起開始稱呼王海玲為『豫劇皇后』,卻會深刻記著她在舞台上的每一個人物,都紮紮實實地活出他們的生命與人生。當卸下『皇后』這個包裝與稱號後,我們都會記得她──『王海玲』,一個『演員』。」(註)

其實,我們往往會記住演員在舞台上的每個角色──如《天問》霸氣到蒼涼的女皇、《劉姥姥》粗鄙卻又聰慧的鄉下老婦、《香囊記》天真活潑的周桂蘭等,就如王海玲在《觀.音》裡的縮影與對照。不過,去年年底在她一雙女兒(劉建華、劉建幗)所創的奇巧劇團《鞍馬天狗》演出現場,此時的她不在光芒萬丈的舞台,也褪去華衣濃妝,只綴著大紅流蘇在耳下,盈盈搖晃;而從座位席的縫隙間,我看到她透光的眼眸,望向舞台,溫柔、堅定而又充滿驕傲。

王海玲,是演員,也是演員的母親;有祖師爺的恩寵,也肩負祂的考驗。

孩子:祖師爺對台灣豫劇的交付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在明末清初花腔興起後的河南逐漸成形、成熟,隨著國共內戰傳播到相距千萬里的台灣,成為少數在此生根的地方劇種;同樣地,王海玲的父親來自湖北、母親則是浙江,亦是在國民政府撤退時分頭抵達台灣。於是,王海玲與「台灣豫劇」彼此「驗明正身」──漂浪移居,也土生土長。

此時的王海玲話鋒一轉,說自己並不是父母親生。

我有些介於震驚與平靜間。因為紀慧玲在《梆子姑娘》一書裡其實已追蹤了三個「身世之謎」的版本──包含山地原住民之子、原住民與老士官的未婚生子、本省人的非婚生子。雖未聽到更大落差的第四版本,身世的故事卻已輕輕地掠過王海玲微張的紅唇,在爽朗的聲線裡沒留下太多痕跡。

我曾一度在對話的空拍間,想用「為什麼您不去尋找親生父母?」的問句銜接(這似乎是多數人成名或成功後最常做的事情),卻在王海玲細細說著母親的疼愛、父親的嚴格裡,拼湊出答案──她多愛她的父母,又何必自尋苦惱?又何須血緣相連?

甚至,我想王海玲是祖師爺交給台灣豫劇的孩子吧!常有人說地方戲矮人一截,但王海玲認為,不是劇種不好,而是演得不好。於是,八歲的她開始學習,十四歲以《花木蘭》穩穩接下了棒子,在劇團解散、觀眾減少、傳承困難的危機意識裡,持續地唱、努力地演,直到現在。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1952年生於高雄左營,本名王桂仙。8歲時進入飛馬豫劇隊第一期學生班,師從張岫雲,工旦行。

◎ 1966年以首次擔綱主角的《花木蘭》一鳴驚人,開始挑梁主演;後於1985年獲台灣河南同鄉會頒贈「豫劇皇后」榮銜,成為台灣豫劇代表人物之一。

◎ 歷經豫劇團的改隸、轉型,以《中國公主杜蘭朵》、《劉姥姥》、《慈禧與珍妃》、《秦少游與蘇小妹》、豫莎劇等為代表作,呈現台灣豫劇的題材多元,也有王海玲跨行當的全才功力,有一說為「台灣的豫劇因王海玲而存在,因王海玲而出色。」

◎ 已從臺灣豫劇團公職退休,現任臺灣豫劇團、奇巧劇團藝術總監,並曾獲第四屆國家文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