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台灣豫劇」,馬上就讓人想到「王海玲」,這兩個幾乎劃上等號的名詞,也說明了作為中國地方劇種的豫劇,之所以能在台灣扎根的奇妙因緣。從妙齡演出《楊金花》一炮而紅,王海玲從花旦、武旦及刀馬旦,一路練就青衣唱工,成為「全才旦角」,更被認可為繼承張岫雲的新一代「豫劇皇后」,卻也在戲曲創新風潮中,推動豫劇的跨文化與新創之路。王海玲以其精湛的演藝詮釋著每一個生動的人物,而她在舞台上的生涯又緊緊地與台灣豫劇的生命交纏。
「台灣豫劇」與「王海玲」是兩個緊密扣合的名詞。
談論「台灣豫劇」總是思及「豫劇皇后」王海玲;而談論「王海玲」則無法忽略其演藝生涯所貼合的台灣豫劇史。
從楊金花開始:全才演員的養成
一九六○年,八歲的王海玲進入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第一期學生班,翌年演出第一齣戲為《香囊記》(《抬花轎》)的媒婆,而後又以《花木蘭》及《紅娘》等戲受到矚目。一九六九年,王海玲因《楊金花》受到前總統蔣中正的青睞一炮而紅,並為當時的飛馬豫劇隊帶來固定編制與經費;而後「楊金花」一角便如影隨形地伴隨著王海玲的演藝生涯。
王海玲所能演出的劇目多達一百齣以上,最早以花旦、武旦及刀馬旦入門,亦曾反串武生,這些戲路展現了她身手靈巧矯健的功力、以及年少時期的活潑特質。一九六六年挑梁演出《花木蘭》開始受到關注,其後的《楊金花》、《紅線盜盒》等戲在在突顯紮實的武工底子;同時,王海玲又擅長花旦,演出《紅娘》一劇參酌大陸名伶常香玉的錄影帶,加上對紅娘一角內心戲的揣摩,演來機巧靈活,成為她的代表劇目。
此時,王海玲雖然文武花旦備受認可,但對青衣注重之唱功仍未純熟,直至周清華轉至飛馬豫劇隊後,接受周清華指導的青衣唱工戲,逐漸拓展戲路,突破行當限制。
一九七○年代左右,飛馬豫劇隊於一年一度的國軍文藝金像獎競賽戲中推出新編戲,如《梁紅玉》、《氣壯山河》、《莒光雄獅復山河》等「政治正確」的戲碼。於競賽戲系列中,王海玲多飾演刀馬旦或武旦等角色。競賽戲以外,仍以演出傳統戲為主,而周清華尤擅長豫東調、祥符調等,其親身指導王海玲新的唱法及劇目,如《大祭樁》、《蝴蝶盃》等;然後,王海玲又參酌大陸方面的影音資料再加以創造,對青衣唱工戲漸次純熟,終於成為全才旦角。
豫劇皇后的接棒,與豫劇現代化的起點
受到社會環境變遷影響,以勞軍為主的演出需求逐漸減少,加以傳統戲曲觀眾老化等緣故,觀眾量的萎縮促使了戲曲現代化進程。以一九七九年「雅音小集」開啟傳統戲曲現代化之浪潮作為起點,豫劇亦必須追上腳步。
在當時「豫劇現代化」的改革浪潮中,最受注目、也最受歡迎的劇目為《梁祝緣》。當時,由王海玲飾演的祝英台,在最後一幕撲墳時,運用武工底子加入小翻身快速翻入墓裡,使情緒更為高張。《梁祝緣》也首次使用現代劇場技術,加入西洋樂器及燈光和乾冰等特效,在音樂和舞台美術方面都有所創新。劇本方面,也根據大陸的錄音帶、錄影帶等進行改編,例如《唐伯虎點秋香》為大陸新編戲,王海玲反串小生演唐伯虎,不僅突破行當,在舞台上當場題字作畫亦博得好評。
一九八五年,王海玲被河南同鄉會冊封為新一代「豫劇皇后」,象徵王海玲從張岫雲身上接下傳承的棒子,能力也獲得肯定。王海玲更在一九九一年獲得紐約美華藝術協會頒發的「亞洲最傑出藝人獎」,由她帶領著劇隊飛往紐約林肯中心演出《香囊記》。各界的掌聲與賦予她的榮譽,讓王海玲的知名度攀上高峰。
然而此時飛馬豫劇隊面臨軍中劇團解編,基於對王海玲藝術才能的認可,決定由教育部接收,更名為「國光劇團豫劇隊」。而後兩岸交流大門開啟,技藝的交流與切磋,也讓王海玲獲得更多激勵與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