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廠直營 客製化 兼差投資少量可 另徵場主/台主 入群喊+1留ID
☆<コ:彡賣夾仙24H選物販賣小舖☆<コ:彡

最近在忙什麼

「最近在忙什麼」──這似乎是稀鬆平常的對話起手式,但經常,我不太知道怎麼聊這件事;常常在想還是來做件T恤,上面詳列近三至六個月乃至年度的工作項目與規劃,參與什麼劇組,順利嗎正在經歷什麼問題?投了哪個補助案,上了或是沒上,知道原因或不知道原因;正在跟哪個場館單位互動;經歷什麼樣的製作技術資源環境系統問題;被什麼人搞到或被什麼人拉了一把;我的感受是喜悅、是不爽、或是厭世、或是欣慰等等(覺得被打敗了/覺得意志堅強/覺得被療癒了/覺得豈有此理……)。內容定期更換隨時補充,在各式工作、看演出、大小劇場相關活動的現場穿著,在遇見同業先進後輩友人時,問起:「最近在忙什麼,還好嗎?」派上用場。

「最近在忙什麼」──這似乎是稀鬆平常的對話起手式,但經常,我不太知道怎麼聊這件事;常常在想還是來做件T恤,上面詳列近三至六個月乃至年度的工作項目與規劃,參與什麼劇組,順利嗎正在經歷什麼問題?投了哪個補助案,上了或是沒上,知道原因或不知道原因;正在跟哪個場館單位互動;經歷什麼樣的製作技術資源環境系統問題;被什麼人搞到或被什麼人拉了一把;我的感受是喜悅、是不爽、或是厭世、或是欣慰等等(覺得被打敗了/覺得意志堅強/覺得被療癒了/覺得豈有此理……)。內容定期更換隨時補充,在各式工作、看演出、大小劇場相關活動的現場穿著,在遇見同業先進後輩友人時,問起:「最近在忙什麼,還好嗎?」派上用場。

這樣的對話起手式好像理所當然合乎常理,但經常(非常經常)我不太知道該怎麼聊這件事(這個話題),或者說,聊這件事情的拿捏,對我來說,孰輕孰重時常confuse。因為,很熟的人,不需要聊;不熟的人,很難簡單聊;要熟不熟的人,聊多聊少更是非常難拿捏。交際還是交心?交談還是交換?交情還是交賊?交待還是交代?「今年有什麼計畫?/忙什麼?/有什麼計畫?」,很多時候「計畫」對我來說,好像/應該是單方面的事情。並不是覺得這是不可過問的私事,但當在聊「有什麼計畫」時,其實不代表這件事情可能會發生(對吧?),對我而言也類似於在說,你想住什麼樣的房子?(不管你買不買得起),你的理想型是什麼?(不管你人家可以不可以)。於是,當然,沒有不能聊,但開始聊起來了以後:「…我想幹嘛幹嘛幹嘛…」「…我可能/或許/應該/suppose想幹嘛幹嘛幹嘛…」的時候,有些事情反而變得有些…尷尬或…弔詭?──特別是我們都清楚,我們的未來沒有彼此,的狀況下(若不清楚的狀況下則更有不一的困難度)──或者更實際地說,在台灣現下的創作環境下幾乎應該是沒有(多少)藝術家/創作者,計畫著要做什麼,什麼就會如所計畫的發生……這些年來…也見證/經歷了不少沒拿到補助但依然堅持製作的各種演出與作品啊(茶)。

For examples:「最近在忙什麼?」「沒忙什麼耶」「因為疫情的關係演出都取消了?」「沒有耶今年本來就沒製作」──或許需要開始交代為什麼今年沒製作,為什麼需要休息或為什麼乏人問津──「最近在忙什麼?」「一堆事情」「演出不是都取消了嗎因為疫情?」「對啊但不知道為什麼事情一樣多」「忙著寫紓困忙著聽說明會忙著熬夜看國外劇院劇團釋出的線上直播忙著處理延期改期各種申請」──或許也可能開始聊起有些工作取消了也好,又有些工作取消了但原本撞期的工作雖然沒取消但也找到了其他的人做──「噢!最近!有在忙,寫一些東西」「寫什麼」「PAR的專欄」「欸~~~!??」

─────────────────────

去年底筆者結案了一個前年的補助案,在這個得到支持的計畫中做了許多事情,其中一件想在此與諸位分享的是,作為計畫的主持/主揪,筆者夥同了十數位參與者組織了一個工作坊,成員以筆者作為劇場編創以來,自首齣作品發表始,近十餘年來經常合作的演員們為主要組成;我們經歷見證彼此在歷程以來的改變,過程中彼此型塑創作的語彙與語法,在不同的階段無形交換或再造了在彼此身心中累積的,關於表導演、劇場藝術、劇場工作的種種⋯⋯工作坊以此為主體與主要data,在約兩三個月的期間,密集如演出排練般地完成了第一個階段,凝練匯集出數個大的題目/提問。至今持續地發酵、醞釀。

這樣的一個探索,透過共同回顧、整理、爬梳在歷來作品中的生產與集體發展的創作關注中,所積累的種種,期能藉其開啟可能已形成而我們或許未可知的美學方法或當代論述(出於很簡單的好奇:近年的各式工作坊與大師班已漸趨海量,但台灣製造的卻並不見多,但我們是沒有的嗎?又或者在如此環境中經年浸淫的我們,亦因此成為了什麼想要的模樣了嗎?);以及,現當下的台灣北中南,其表演藝術之表現實為盛況,官辦民辦藝術節,遍地開花,但長年下來,作為工作者與創作者的我們是否因此奠基更為扎實,比過去更理解劇場與其社會位置與功能?並在那樣的基礎上給出比從前更有效的美學刺激與成果?對身處的環境與自體的美學有多少認識與覺知,甚至是概念、觀點?──「我們好像有很多風格,但我們沒有什麼方法?」──我們的亦步亦趨是否都有其意義與效益?我們的每個耗費是否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這也是,之所以能夠榮幸有機會在此開設專欄的原因之一;筆者希望能夠將該計畫中所匯集的種種,以不同形式媒介,分享、擴散,共同討論或只是想一想。在此,十二萬分感謝家齊大大慷慨接受提案(字級72)並惠予良機。未來的專欄內容,也將囊括上述的計畫內容連載或節錄,懇請各位讀者與先進不吝賜教;現撈筆者上線,尊請詳閱,與公開(鞠躬)。

─────────────────────

最近在忙的事情……大概是這樣 J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