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響實驗室自主研發設計的小dome為可拆組的空間裝置,未來可望巡迴台灣各地讓觀者體驗沉浸聲響。(許斌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聽◢ 聲物學╱第三堂課:表演學╱聲音科技 臺灣聲響實驗室

聆聽未來 勾勒聲音多元型態的想像

由文化部在二○一八年與法國聲響與音樂統合研究中心簽訂合作建置,今年初才正式營運,橫跨藝術、科技、研究跨域發展的聲響實驗基地——臺灣聲響實驗室,企圖以聲音為主軸,透過跨領域的科技整合,挑戰擴展感官的可能。總監林經堯表示:「聲響實驗室的精神是要超前現有媒介的可能,企圖整合VR、AR、AI、5G等技術,也讓聲音的面向更為豐富多元。」而作為聲音的整合平台,臺灣聲響實驗室除了技術研發、在地文化研究,也嘗試透過展演與互動參與達到公共性。

由文化部在二○一八年與法國聲響與音樂統合研究中心簽訂合作建置,今年初才正式營運,橫跨藝術、科技、研究跨域發展的聲響實驗基地——臺灣聲響實驗室,企圖以聲音為主軸,透過跨領域的科技整合,挑戰擴展感官的可能。總監林經堯表示:「聲響實驗室的精神是要超前現有媒介的可能,企圖整合VR、AR、AI、5G等技術,也讓聲音的面向更為豐富多元。」而作為聲音的整合平台,臺灣聲響實驗室除了技術研發、在地文化研究,也嘗試透過展演與互動參與達到公共性。

「現在,請大家閉起眼睛。」數位藝術家暨《聲之書:彼得與狼》導演王新仁拿著iPad,站在一本黃皮大書裝置前,展示這個由臺灣聲響實驗室出品,結合49.4聲道沉浸式聲音劇場空間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的實驗互動作品,邀請觀者嘗試以聽覺作為觀演的核心感官,他說:「我們用絃樂五重奏來演繹主角彼得,你聽,透過各別錄音,絃樂器能在空間中流竄,能360°轉動,環繞著你我,像是圓舞曲般地跳舞。」

「能360°轉動的聲音」是臺灣聲響實驗室(Taiwan Sound Lab)設有的國內第一座沉浸式聲音劇場空間的最大賣點,總監林經堯更細緻地說明這個搭建了Ambisonics播放系統、49.4聲道的球狀對稱音響喇叭的新創空間可以完成的聲音體驗:「過去的聲音是透過採集呈現,較平面;目前的聲音技術可以處理整個立體空間,前後左右天頂都可以做,更為豐富,能夠完成更抽象的想像,可以讓聲音自由地飛來飛去,呈現更自由、細緻的音響效果。」

跨領域整合  創造更多的聲音可能性

「我們很難單獨做聲音,目前有兩條線:一是精進聲音技術,二是跨界整合。聲響實驗室的精神是要超前現有媒介的可能,企圖整合VR、AR、AI、5G等技術,也讓聲音的面向更為豐富多元。」林經堯說。

這座今年初才正式營運,橫跨藝術、科技、研究跨域發展的聲響實驗基地,由文化部在二○一八年與法國聲響與音樂統合研究中心(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de Coordination Acoustique/Musique,以下簡稱IRCAM)簽定了八年的合作關係,包含三年建置期,五年的發展、擴大期,汲取其聲響、音樂相關技術與經驗,建置臺灣聲響實驗室的研究、創作、教學團隊,並強化交流與研發,深掘台灣的聲響文化,並拓展國際網絡。

IRCAM附屬於龐畢度中心的音樂創作研究部門,在一九七○年由法國作曲家暨指揮家布列茲(Pierre Boulez)所創立,致力於電子音樂與聲音研發、創作,是歐洲目前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專業音樂創作與科學研究單位之一,以音樂為核心,研發部門卻不僅限於音樂學,而涵括了物理(聲學、力學)、訊號處理、資訊科技與認知心理學等,賦予音樂/聲響更多面向的想像。

林經堯分析:「台灣把這些領域分得很開,音樂、新媒體分屬不同的學科單位,但IRCAM成立至今,就是在作曲的脈絡下來創造新媒體,早期作曲家有很多瘋狂的想法,都是跟科學家/工程師合作進行實驗、創作。」林經堯的求學生涯同樣穿梭於音樂、藝術、數位等領域,他大學時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修作曲,後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現新媒體藝術研究所),又歷經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博士班,目前正在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博士後進修,他笑稱自己是自組了跨領域研究學程:「這些都是作為一個跨領域的作曲家所應該要具備的知識領域。台灣的背景不同,但從創作的本質來說,這些都是一樣的,是無中生有的創造。」

今年九月,臺灣聲響實驗室與IRCAM合作,第一屆音樂科技學程碩士班即將開課,嘗試在既有的學科體制分類之外,建構跨域協作文化生產的路徑,林經堯說:「他們將接受聲音、軟體工程結合的訓練,學會透過科技創造出聲音更多的可能性。」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mbisonics播放系統  打造沉浸式聲音劇場空間

Ambisonics是一種採集和播放聲音的技術,專門用來打造「現場」,可真實模擬原始音場效果的聲音系統,由兩個字根組成:ambi和sonic,即指兩兩、普遍的、周圍都有的聲音,由該系統製作出的效果可以讓觀眾在球狀空間中感受聲音來自四面八方,而其相應的全指向高感度麥克風,能記錄360°空間的所有波動,透過聲音系統還原空間中各角度的聲音,再透過數學與多角度的喇叭去還原音場,林經堯說:「比如《台北之晨》,我們去捕捉了二○一九的台北聲音,再透過喇叭系統讓聽者回到聲音的現場,這比視覺還原更能帶你到一個沉浸的世界中。聲音的沉浸感很重要,能重構場景,還原對空間的想像。」

林經堯透露,持續研究聲音合成技術的聲響實驗室的下一個目標是波場合成(Wave Field Synthesis,WFS)技術,該技術相比Ambisonics,能更進一步地完全重現空間中的音場,日後也將組建此喇叭系統,將會打造出完全不同的聲音體驗。

Ambisonics有其相應的喇叭裝設規範,所有喇叭的間距必須一致,建構出一個平均分布的虛擬球狀音響系統。目前聲響實驗室內共有兩個聲音劇場空間,分別為大dome與小dome,分別搭載了六階(6th-order)的49.4顆喇叭與三階(3th-order)的16.1顆喇叭的播放系統。

作為國內第一套支援到六階的Ambisonics播放系統的大dome,設有49顆5.25吋兩音路同軸喇叭、4顆重低音喇叭;小dome則搭載16顆5.25吋兩音路同軸喇叭、1顆重低音喇叭,為可拆組的空間裝置,由聲響實驗室自主研發設計,未來可望巡迴台灣各地讓觀者體驗沉浸聲響。林經堯解釋:「聲音的階層數,指的是細緻度。在小dome做的東西,可以直接到大dome播放,但16.1的細節沒那麼完整,最好的聆聽體驗只有中心的四個位置;49.4的sweet spot就比較大,但聲音的製作運動是相同的。」目前臺灣聲響實驗室可完成的最高階層聲音空間為搭載64顆喇叭的七階Ambisonics播放系統,已擬與國內其他單位合作建置沉浸式劇院,可望未來將會有更多拓展感官的場館。(張慧慧)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