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一七年林懷民預告退休,今年是鄭宗龍正式接下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的第一年,是這位四十四歲的編舞家與這個年長他三歲的舞團,一同邁向新旅程的起點。而這位街頭長大的創作者,將如何建立新的雲門價值,記錄、創造未來的台灣身體風景,值得期待。
注目焦點一:
今年正式接下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之位,開年之初堪稱驚險地趕在歐洲武漢肺炎疫情大爆發前,完成法國、英國與瑞典等三國十一座城市的六十三天巡演,共演出廿七場《十三聲》。英國倫敦《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特以「台灣夢(Taiwanese dreams)」為標題,進行跨頁專訪報導。該作首演於二○一六年,啟發自編舞家童年萬華街頭回憶,多年來,他從常民文化中雕刻動作,在舞蹈中淬煉台灣日常身體的模組,在今年巡演中受到眾多國際媒體關注。
注目焦點二:
因台灣疫情控制得宜,今年下半年,鄭宗龍與雲門舞集團隊除了展開舞團過去堅持了廿年的舞進校園及社區外,亦以「舞蹈蒲公英」計畫深入桃園、新竹、苗栗、南投、花蓮、台東山區,造訪平均學生人數約四十名的特極偏遠小學。以靈巧機動的編制,完成今年卅六場示範講座及演出,與六十七所學校共計3,120師生分享舞蹈。
注目焦點三:
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館年度共製的《定光》,為鄭宗龍首支整合廿四名「前雲門」與「前雲門2」舞者所編創的作品,讓舞者成為發聲的載體,試圖開發出新的創作可能來體驗、表現身體所經驗的世界。「雲門身體」在承接之後正在改變,而編舞家將如何接掌歷史的同時亦擴延自身的語彙,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