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採訪柯智豪的文章,都會提到他驚人的工作排程。他的身體像配備一顆可高速充電的肝臟,承載一年60件以上的超載工作量。這次採訪自然也不能免俗問他:2020年「報表」結算出來了嗎?他笑回:「沒算啦!是小孩子嗎?每年算這個。」接著囁嚅地說:「不敢算了,搞不好有100件。」
果然,只有柯智豪,才能超越柯智豪。
2020疫情年,上半年集會活動紛紛取消,所幸下半年生機逐漸恢復,放眼國際間被病毒打趴的藝術產業,台灣何等幸運。然而,原訂的計畫加上延期的活動,10月至12月三個月內活動噴發。4、5場大型典禮盛會、滅火器演唱會和高雄跨年活動,柯智豪忙到不知天地,就一腳跨進了2021年,1月約訪當週,他在為去年延期的本事劇團《崔氏》如火如荼彩排中,沒太多喘息的餘裕。
超載的行程說明了柯智豪當前行情看俏,和他相識20年的知名電音製作人鄭各均說,「他從以前就這樣,就是可以做這樣事情、loading這麼大,而且把它們做完,類似『小天才』。」
當外界向柯智豪的肝膜拜致敬,沒想到他卻是心血管出了問題。去年10月某日,柯智豪感覺頭暈痛起不了床,原來是高血壓發作,原本就有遺傳性心血管疾病,現在是每天乖乖吃藥控制。40歲的身體就像故障率日增的中古機器,柯智豪不禁思考自己是否到了該調整的時機點。
身體亮起紅燈 開始學會說不
這些年,在流行音樂、電影、現代劇場乃至傳統戲劇,都可見到柯智豪大量參與其中,地理範圍涵蓋台、港、中。若說《崔氏》是為可穿越京劇、現戲的黃宇琳量身打造的劇本,那麼,要能掌控劇中跨越傳統戲曲、當代及流行金曲者,放眼看去,也就柯智豪一人了。
「我的音樂比較軟,不同領域的音樂需求與質地不同」,除了電影、戲劇,柯智豪還做過唱片、手機鈴聲跟修理紗窗的配樂,外界稱之為「跨界」,但柯智豪的認知卻很實務:「『跨界』不是我的選擇,是人家給我工作做的結果,我做的其實都是同一件事,就是『音樂』。」
柯智豪的生活幾乎以工作為中心,很難想像現代人沒有社交生活。因為不抽菸、不喝酒,自認在應酬現場只會對他人造成困擾,柯智豪在臉書備註「謝絕一切講座典禮教學慶功宴邀約直到永遠喔謝謝大家的厚愛」,與朋友見面也多半為了工作,但話說回來,以他爆肝的工作量來看,要擠出時間做別的事情大概也難。
「我是樂在工作的人,音樂是我的樂趣,興趣能變成工作是最幸運的事,但想保有原本的熱情也不容易。」
近年柯智豪接的案子類型很不同,還包括大型典禮的藝術總監,事情瑣碎包括流動廁所的數量、舞台承重計算,很多事情與音樂無關,感覺新鮮之外,也才發現原來裡頭隱含包括溝通在內的各種成本,「下一次我還是會接,但就會知道怎麼安排,而且會重談價錢,不然對不起員工。」
柯智豪說不是自己想挑戰什麼,一方面是必須擔負工作室及4位員工(加上他共5人)的開銷,經濟壓力大,案子來就乖乖接,另一方面是個性使然,「業界都知道我很難say no,我是以『時間』為標的,時間無法配合才會拒絕。我會想修正,朋友們也都鼓勵我修正,今年開始有推掉一些案子,像是有些工作肯定不會有成效,或是工作的複雜度超乎我的想像跟負荷的,我還在學習怎麼拒絕。」
會讓工作狂想到「煞車」這件事,通常是在身體狀況亮紅燈之後。「這個年紀的現實是:以前是『會想』,現在是『不得不想』。」感受最明顯的是體力下降、無法熬夜,「30歲還會覺得事情都有可能,40歲就會知道哪些真的沒辦法、做不到,沒有可能性了。」
一般而言,年過40,江湖闖蕩也約莫20載,肩頭擔負家庭、員工的生計,投身藝文工作收入不穩定,沒有退休金,若成就不如預期還可能產生工作倦怠、自我懷疑,中年危機的焦慮感加劇,不得不檢視自己是否該調整人生的方向,或乾脆收山改行,柯智豪自承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