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轉為線上,延續之前的工作模式,依然讓青少年挖掘自己的故事,說出自己的心聲。(影響.新劇場 提供)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青少年的假期 Try藝大集合

影響.新劇場扎根台南

「少年扮戲計畫」 找尋成長的意義與反思

以兒童、青少年劇場為主創方向的影響.新劇場已經滿10歲了,藝術總監呂毅新在國外留學、返國後,不只發揮自己關於青少年劇場之所學,更用心於在地戲劇人才的培育。自2015年開始與臺南市文化局合作的「十六歲小劇場—少年扮戲計畫」,到2019年正名為「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影響.新劇場透過「口述歷史劇場」的方式記錄青少年的生命故事,並讓他們從無到有地製作出一齣戲。即使今年在疫情下被迫轉為線上工作,但依然前行,展現10年扎根的毅力。

以兒童、青少年劇場為主創方向的影響.新劇場已經滿10歲了,藝術總監呂毅新在國外留學、返國後,不只發揮自己關於青少年劇場之所學,更用心於在地戲劇人才的培育。自2015年開始與臺南市文化局合作的「十六歲小劇場—少年扮戲計畫」,到2019年正名為「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影響.新劇場透過「口述歷史劇場」的方式記錄青少年的生命故事,並讓他們從無到有地製作出一齣戲。即使今年在疫情下被迫轉為線上工作,但依然前行,展現10年扎根的毅力。

2010年底成立的影響.新劇場已邁入第10年,而與臺南市文化局合作的「十六歲小劇場—少年扮戲計畫」,自2015年開始第一部作品《少年蒙太奇》後逐步擴大,並在台積電文教基金會長期贊助下,2019年正名為「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包含演出、工作坊、講座等活動,都可看到影響.新劇場對青少年劇場與戲劇教育按部就班的規劃。

去年開始延燒的COVID-19疫情,讓2020年的《出脫》在趨緩的夾縫間完成,但今年5月突如其來的爆發,衝擊到整個台灣,也讓這次的「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必須有因應策略,轉為線上作業,包含排練、呈現、講座與工作坊等;同時,這更重擊著這群即將長大的青少年們,面對學校停課、在家學習、取消畢業旅行與典禮等改變,承受著難以迴避的沉重壓力,而這是否正暗喻著「成長」必須面對的不得不呢?

「向下扎根」作為起點

影響.新劇場是個以兒童、青少年劇場為主創方向的劇團,在台灣的劇場生態裡雖非獨一無二,卻也難以取代。而藝術總監呂毅新更意識到自己身在台南的這個身分,於是在國外留學、返國後,不只著重於自己所學(青少年劇場)的發揮,更加用心於在地戲劇人才的培育,讓南部劇場工作者不用為了工作離開家鄉,同時也逐步厚實自己的工作團隊。

青少年劇場與在地戲劇人才培育,更在「少年扮戲計畫」裡找到交集——也就是,能不能更往下扎根,從青少年開始,開啟他們對戲劇的興趣,不只有「看」,還有「學」與「做」。因此,可以明確觀察到,過去計畫不僅有「演戲/創作」,更重要的是「製作出一齣戲」,從作品本身的集體即興創作,到幕後製作、舞台技術、宣傳等都由青少年參與和執行,然後由劇團提供相關資源,從旁協助與支持。

此外,在今年的「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裡有一部分就是規劃為「藝術扎根」,包含高中職校園戲劇講座暨演出、藝術啟蒙講座與聲音表演工作坊,並邀請到舞台劇演員呂名堯、壞鞋子舞蹈劇場行政總監林志洋、編劇吳明倫、影視劇場演員與配音員尹仲敏,於線上個別分享他們的創作經驗與方法,帶給對劇場有其想像、需求的青少年們有不同的選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