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邀請青少年共創 打造博物館未來(上)
「洪堡進行中」(Humboldting!)是柏林當紅博物館「洪堡論壇」(Humboldt Forum)(註1)於2021年開始進行的5年計畫,配合柏林當地中學的學校行程,每半年邀請一組藝術家或團隊來和同一群30位中學生合作進行創造性藝術活動,在每年2月與6月底前後公開呈現。此計畫由洪堡論壇節目與活動部門發起,該部門策展人尼克爾(Julia Nickel)邀請曾來台展演的「哺乳動物潛水反射反應」劇團(Mammalian Diving Reflex)藝術暨研究總監多奈爾(Darren ODonnell)與長期合作夥伴澳洲獨立製作人佛萊明(Alice Fleming)策劃,期盼使這群家庭成員尚未成為定期博物館參觀者、來自多元背景的青少年,能因參與這個計畫讓他們與家人可以長期地與博物館產生對話與連結。 這個計畫概念受到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對美洲進行5年考察的啟發,相當程度地實踐洪堡論壇的精神:作為論壇開啟對話,深化連結,以開放動態的方式,形成新的知識系統,期盼為柏林注入新能量。如台灣策展人耿一偉在《報導者》文章(註2)中所述,位於博物館島的洪堡論壇在面對移民大量湧入的這個大都會,如何讓青年世代也能在這裡看到屬於他們祖先的文化,回應作為當代國際城市的多族群現況,是該博物館今日的重要使命。「洪堡進行中」不僅希望讓這群「青年研究員」進入博物館作為「藝術家」參與創作發展,也藉由表演藝術的高互動性,邀請其親友進入博物館,發揮「漣漪效應」,擴散計畫影響力。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邀請青少年共創 打造博物館未來(下)
實際探訪「洪堡進行中」時,學生們私下聊天表示,比起其他課程,他們很開心在這堂課上自己的意見較受到重視,不論是老師或其他藝術家都相對願意傾聽他們的想法。從活動參與過程也可以看出部分學生積極提出自己的想法,大部分也相當熱中於動手DIY的活動。但有部分學生則可能是因為青春期的害羞,或是對媒介的不熟悉等,比如挑選派對音樂,並不是他們日常生活中體驗過的活動,藝術家需要學生參與時,就相對需要更多的鼓勵和引導。 僅管團隊野心勃勃,然而新建立的大型場館和正值叛逆期的青少年,同樣具挑戰性。擁有豐沛資源人力的同時,洪堡論壇也是一個組織結構繁複的大型機器,如同其他德國文化體制,過度龐大而難以保有彈性。例如技術部門因為需要提早安排資源和人力,常在藝術家團隊還在和學生發展的過程中就必須確認技術需求,導致有些決定必須在學生參與前決定,有時也會引發學生的小小反彈。如2023年7月進行展演的「撼動計畫」,在場館的4個空間展出不同「氛圍」(vibes)的裝置展演,探索青少年眼中洪堡論壇所缺乏的氛圍。其中在2樓工作坊教室展出、已確認成為永久館藏的膠帶藝術,在創作初期由於是空間設計決定使用的材料,其中一名學生反應「雖然很有趣,但還是希望可以先獲得我們的同意。」不論是場館體制或青少年的意志,都考驗著受邀藝術家團隊的能力和經驗值。
-
戲劇 讓青少年肯定自身的價值
《以為是BL結果是BFF》 以音樂劇陪你成長
唱歌集音樂劇場(以下簡稱唱歌集)將推出的青春校園音樂劇《以為是BL結果是BFF》(以下簡稱《BL》)以「BL」為劇名,但也得強調後頭的「結果是」,所以重點不完全在「BL」,而更著重於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迷惘,包含升學壓力以外的性別與自我的認同等。 仍於臺北藝術大學就讀研究所的編劇陳志楷,在確定以青春校園為主題後,與製作團隊聊到自己看過的Netflix校園喜劇《好想做一次》,意識到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對這個作品喜愛的面向截然不同,自己在意的是與主角類似的經歷,而年紀較長的製作人詹喆雅、演員詹喆君則看到成人在這個故事裡扮演的角色;不過,陳志楷對於這種青少年「被關心」的意念,慢慢成為《BL》的出發點,「我在看《好想做一次》時產生的那個無可取代的力量,讓我也希望《BL》可以有這樣的價值跟能力,去關心一群『可能覺得沒有人在乎他們問題』的一群人青少年。」於是,《BL》就這樣開始發展。
-
戲劇 出櫃的未來記事
《黑洞春光》 寫下同志青少年的自我探索
《黑洞春光》來自2021年臺北藝術節啟動的「北車寫作計畫」以「台北車站」為創作主題,由5位風格迥異的編劇書寫;當時由於COVID-19疫情影響,改以線上讀劇呈現。其中由編劇大資(林孟寰)書寫的《洞GloryHole》(陳侑汝導演),則從30分鐘、以個人親身經驗為主的讀劇版,透過訪談9位於2006年正值青少年的男同志,形成該世代男同志青少年於自我探索下的集體經驗,最後成為70分鐘版本的《黑洞春光》,讓我們再次藉著在同志圈流傳的台北車站廁所裡的屌洞,直鑿同志青少年的青春躁動及歷史印記。 明年就將出櫃滿20年的大資,把《黑洞春光》視為當時的自己與同為青少年的他們的紀念,就算是短短70分鐘的作品,都願意花超乎常理的精力完成;他同時感性地說:「若我活過了那個世代,這就不只是我的故事,而是我們倖存下來的故事。」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假期中,與表演藝術相遇
青少年是人生自我探索成形的重要階段,而劇場作為一個虛擬真實的場域,正好可以提供這些年輕人可以透過身體訓練、故事扮演來揮灑想像,也可在過程中學習人際溝通合作等能力。不少地方政府皆透過與表演團隊的合作,辦理讓青少年在假期參與的藝術營隊,相關院校、場館單位也紛紛耕耘此一區塊,以培養未來的藝術種籽,都讓青少年的自我探索有更多的可能、讓青春更顯多彩。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影響.新劇場扎根台南
以兒童、青少年劇場為主創方向的影響.新劇場已經滿10歲了,藝術總監呂毅新在國外留學、返國後,不只發揮自己關於青少年劇場之所學,更用心於在地戲劇人才的培育。自2015年開始與臺南市文化局合作的「十六歲小劇場少年扮戲計畫」,到2019年正名為「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影響.新劇場透過「口述歷史劇場」的方式記錄青少年的生命故事,並讓他們從無到有地製作出一齣戲。即使今年在疫情下被迫轉為線上工作,但依然前行,展現10年扎根的毅力。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拉縴人深耕澎湖
拉縴人合唱團與澎湖的結緣,起於拉縴人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李曜州,身為澎湖女婿的他,鼓勵團隊與澎湖在地的學校交流,進而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澎湖音樂營,在與當地文化局共同合作、努力下,迄今已10年。從第一屆開始,拉縴人的音樂營每年以不同主題舉辦,並邀知名兒童合唱團師資參與,指導當地的學生與老師,推廣合唱教育,讓離島的美好歌聲,在海天一色之下,愈唱愈響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以多元主題設計課程
「劇場普悠瑪青少年劇場營」是臺東縣文化處規劃的劇場人才培育計畫,從2017年起與故事工廠合作,之前的課程規劃著重於綜合戲劇教學,但從去年開始逐步規劃主題課程,企圖讓參與的青少年們更了解劇場的多元與分工,邀請多面向的師資,為台東的青少年打開踏進劇場創作的第一道門
-
特別企畫 Feature
先理解,才是教育
「為什麼要設定他們?他們就是『青少年』,不要設定,為什麼要框架他們?他們很可愛啊!」從桃園女子監獄的收容人,到「少年矯正學校」新竹誠正中學的青少年們,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教授容淑華透過「應用劇場」的概念,與他們溝通、對話,而這句話似乎成為她面對他們的核心態度,同時也反映出她與團隊進行「監獄劇場」計畫的根本價值。 在英國唸完博士、進到北藝大任教的容淑華,很嚮往指導教授執行的「監獄劇場」,但當時的她認為還沒準備好,這類計畫不能只有自己,需要更多領域的人才加入。於是,容淑華從高中的教育劇場做起,接觸到醫生、諮商心理師,終於在2016年因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的邀請,以接觸即興、戲劇、心理諮商等角度開始接觸桃園女子監獄的收容人。在3年期計畫完成後,透過矯正署轉介,與誠正中學合作,從成年女性走進青少年的世界,而這始終是容淑華最希望關注的兩種對象。 過程中,團隊歷經3輪的更動與交接,其中包含心理諮商、舞蹈、音樂、戲劇等領域的組成,嘗試帶給這群特殊境遇青少年更多生命的可能;同時,也觀察到藝術教育的介入與觀念轉化、曝險少年的處境與出路等問題。 觀察:中介教育學校的青少年處境 誠正中學是所「學校」,但以心理諮商背景加入團隊的涂繼方第一次進去時,卻感受到一種「不舒服」與「震撼」。因為它的外觀雖像是所學校,有操場,有教室,但宿舍明確體現矯正機構「集中管理」的樣貌,而這也在這群青少年身上看到某種痕跡涂繼方觀察到,他們多保持較低姿態,能動性較弱,整個身體軸線是彎曲的,這也反映在他們參與劇場活動時,瞬間爆發力強,但體力、持續力相對弱,「很容易變成一灘泥」。(註) 誠正中學終究得是所學校,特別是其所收容的都是青少年,最遲得在21歲時離開,回到、或是進入社會,因此在中介教育學校所面臨的教育、管理等做法其實都會成為他們另一種養成過程,而與成人入監服刑有極大差異。 但容淑華有點痛心地說:「(這樣的管理方式)會更弱化他們的學習,更與社會脫節,我覺得這很可怕。政府得理解的是,他們真的還沒有成年,不能弱化他們的能力。所以,我們不能說他們沒有學習能力,因為他們以前的學習能力並沒有到位,原本的認知力就不行,若學校再把他們弱化,他們出來就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編輯室碎碎念
大家好,我又來了。這期的主題要和大家分享許多藝術教育工作者透過各自的行動對特殊境遇青少年帶來的影響。藝術是滋養心靈的力量,為處於特殊環境中的年輕人帶來改變、希望和發展的機會。 美國管理學大師史帝夫柯維曾說過一個故事:「地鐵上的一位父親放任自己的孩子在車廂裡大吵大鬧,直到旁人上前質問他為何不管小孩,他才說因為他的太太剛剛過世了,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實在是無能為力了⋯⋯」這個讓人心疼的故事談的是觀念的移轉觀念改變,看事情的角度才能有所不同,而觀念和品德息息相關。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特別是要陪伴青少年,很多時候我們要找到隱藏在冰山底下的核心需求,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吳靜吉博士也曾告訴我學習戲劇是為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認識自己、同理他人,並學著用多元的角度看世界與人生。青春期的我在缺乏愛與關注以及充斥暴力的環境成長,自小就是師長眼中的頭痛人物,打架,蹺課,放火燒教室,高中操行不及格被退學成了中輟生,因此流浪街頭、為非作歹,更差點誤入歧途,那樣的晦暗青春就如同許多真實存在的特殊境遇青少年一樣,渴望被承接、被溫柔對待。幸運的是,當時的我遇見了啟蒙老師張皓期,把我帶進劇團工作,改變了我的生命軌跡,因為遇見「劇場」把我從「不是坐牢,就是死掉」的命運中拯救。 那些可能與我感受相同的青少年,無論是面臨經濟、身心或社會挑戰,都可能在生活中感到無助、焦慮和孤立。被貼上標籤的所謂「問題少年」,其實只是被問題所纏繞。劇場能為他們打開一扇通向創造力、表達和自我發現之門的窗,讓這些年輕人因藝術獲得一個探索自身身分和情感的媒介,喚醒內在力量,使他們能夠超越困境並找到對自己的盼望。 這些年來,青藝盟串聯社會各界的資源,藉由「花樣戲劇節」與「風箏計畫」從單一的投入到擴大戲劇影響力的建構,讓更多找不到方向、或是處於社會安全網邊緣的青少年,在劇場成長並相信自己的人生也能綻放光芒。 我相信,只要能多帶一個孩子回頭,台灣的未來就有機會變得更好。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困惑與懷疑,不該是青春期的主旋律
身處在身心變化急速、頻率豐富振動階段的台灣青少年,主體的需求(關於未來的徬徨、人際相處互動、外在條件比較、自我情緒梳理等)被忽略卻是長久以來的現象。工商發展的現代社會,多數大人忙碌於工作,親子之間有質感的溝通很多時候成了奢求,走進青少年心中的途徑布滿障礙與困難,網際網路科技化的當代,人和人之間的疏離感讓我們活得愈來愈像一座孤島。 相對於過去,青少年成長的環境已有180度的翻轉,要求青少年努力讀書、考試找個好工作,已經不能當作成長的單一途徑或追尋目標。當每個人不再一模一樣了,原本內化在心中的各種規矩可能已無法適用,我們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面對生命各種不同的大哉問? 現今的青春學子只要透過網路或手機就能探索許多未知的領域,「抖音一響,父母白養」這句玩笑話除了消遣與挖苦,也似乎成了預言般的隱憂。因為看見孩子們離不開手機,而開始擔心他們過度沉迷、擔心與現實生活失去連結甚至因此感到焦慮。如何讓青少年不在茫茫網海中的花花世界裡迷失方向,確實也成為現代文明的一道新題,等著我們來面對並化解。 其實換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就如同這幾年人類面對COVID-19一樣,封控、清零並不是對應的方法,我們該如何和引導孩子在這個變化的時代裡與網路科技共存,需要的是環境能給予理解、接納與陪伴。面對病毒我們可以用疫苗來製造抗體來保護;建立青少年良善與正向的價值觀,從教育開始、從藝術著手或許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解方。 說到接觸藝術,同溫層之外的多數人仍會有憂慮,但我們可以靜下來思考,擔心孩子接觸藝術會影響正規課業,或是害怕孩子們會把藝術當作生涯發展的選項。在國民教育裡安排體育課的重點,是在建立運動的習慣與保持身體基礎的健康動能,從不是為了要把孩子們當作職業運動員來栽培若我們用看待體育課的相同角度來看待藝術課程或社團活動,會不會有更多不同的理解與可能? 藝術是成長的媒介,課本之外才是生命真正的考題 台灣的青少年戲劇活動蓬勃發展源於1998年文建會主辦的「青少年戲劇推廣計畫」,推動者吳靜吉博士認為當時成人劇場與兒童劇場的發展已非常穩健,但屬於青少年的東西是相對弱勢,因此吳博士提供了一個概念:「讓青少年用自己的話來演自己的故事」。 直至
-
編輯室碎碎念 Editorial
編輯室碎碎念
科技為人類生活與體驗帶來進步,時代的列車從不停止前進,乘客們從「嬰兒潮世代」到「X」、「Y」、「Z」世代一齊見證了世界快速變遷的景致。出生在千禧年世代的新人類們甚至也都有了「a」世代的子女。而駛向未來的列車上如今也多了一位名為「AI」的乘客與我們一同前行,要去想像10年後的世界會怎樣的這件事,可能多了更多的可能,相對的需要關注的議題也會五花八門。 放眼世界各國所面臨的青少年議題都是相同的,面對網路和手機與我們的生活愈來愈密不可分,愈發稀缺的青少年世代和這個世界溝通的語彙與處世方法也一直在變遷。人們如何在這個一出生就成為數位原住民的科技時代裡填補彌足珍貴的真實體驗,如何建構生而為人的價值與實踐,讓世界的下一代不至於成為溝通與情緒的孤島 自古至今偉大的藝術家與哲學家們無不肯定藝術之於人類的重要性,接觸藝術能提升心智力量,參與藝術能幫助我們找到與自己的內在連結,體驗藝術的美能啟發創造力與同理心並且讓生命充滿韌性,這些呼籲在在都是不變的信念。 全球化的當前,我們都在面對變化而帶來的挑戰,若能從青少年階段開始讓參與藝術的經驗普及,在這身心面對急促變化的黃金階段及早體驗藝術的美、感動與啟發,藝術或許是一帖良方,也可能是種解方。 這一期雜誌將目光聚焦在「青少年」,帶著大家從台灣各個藝文團隊經營的青少年戲劇節出發,同時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近況,這次的企劃也蒐集了上百名全國各地青少年參與藝術活動的體驗及參與社團活動的感受及想法,透過正反雙方的討論讓青少年的聲音得以展現。更邀請諮商心理師從專業的觀點切入,分享社團能帶給青少年的影響,同時也邀請到許多在學生時期就曾參與藝文活動社團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分享有趣動人的故事。 共融與永續是創造文化影響力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感謝《PAR表演藝術》雜誌的多元與開放,讓「青少年」也能有機會走入主流關注的平台。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有無「出脫」,青春說了算
今年「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的「青少年扮戲計畫」,由影響.新劇場與參與學員共同呈現了作品《出脫》。台語「出脫」的意思是指出息、出頭或成就。對青少年來說,長大後有沒有「出脫」,是對自己的期許,是家人的期待,更多是來自社會上的認同。演出以學員的生命經驗或田野調查資料,利用劇場美學轉化成每段演出的主題,最後孩子們以現實狀態說出「青春宣言」,劇場在此時成為他們心靈的歸屬,來自社會的歧視、壓迫與不被理解,通通被拋諸腦後。
-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8:創作與導引,為青少年打開劇場之門
不只「面向」青少年 更要並肩共學、用戲說話
今年國家兩廳院的「新點子劇展」特別以「心之秘密:青春就是半成品」為題,推出以青少年為核心的作品,同時舉辦工作坊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青少年劇場」國際論壇,也讓人關注到青少年這個少被關注的族群。而已滿十八歲的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嘉義阮劇團的草草戲劇節、台南的十六歲小戲節與影響.新劇場的「少年扮戲計畫」,都在這一年看到相當的積累與成績,讓人感到不管是「為青少年演出」或「由青少年演出」,都值得劇場工作者繼續努力。
-
企畫特輯 Special
從理解青春創痛 到建構「文化記憶」
臺南文化中心從二○一五年啟動「十六歲小戲節」,其中由影響.新劇場藝術總監呂毅新擔任計畫主持人的「十六歲小劇場─少年扮戲計畫」,讓甄選出來的青少年透過戲劇課程培訓及暑期排演,走完戲劇製作到演出的整段流程。今年的成果為《發角Huat-kak》,經過七次工作坊與廿次排練進行身體與聲音開發,因應不同成員特質拋出問題、磨平銳角,自孩子的生命經驗中串連線索編創成劇;演後更帶領學員以即興戲劇的方式走入社區,透過口述歷史與長者互動,也建構了跨世代的文化記憶。
-
戲劇
「青少年劇場」青春宣言的虛張聲勢
究竟要吸引觀眾關注的「青少年劇場」定義為何?所預設觀眾群到底是青少年,還是關心青少年議題的觀眾?所表現的內容和主題與青少年有所相關,即可稱作「青少年劇場」嗎?這屆新點子劇展並未提供明晰的答案,也讓這樣的命題成為一個假議題,無法達到預設的目標,最後卻彰顯出這樣的青春宣言,僅停留在啦啦隊口號似的虛張聲勢。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觀念與實戰經驗分享 為青少年打造戲劇空間
兩廳院以國際論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青少年劇場」,作為今年新點子劇展「心之秘密青春就是半成品」系列活動壓軸;延續三檔演出積累之人氣與環境討論聲量,邀集國內外第一線藝文人士、台灣政務代表與學界三方,聚焦「青少年劇場」的現狀、過去發展與未來可能,共同探討在此細緻分齡下的群體,於劇場所能經驗的各種可能與未來性。
-
專題
青少年劇場之後 淡淡瞎味的世代對話
今年兩廳院的新點子劇展,推出為青少年觀眾而設計的「心之秘密」主題,但真正的青少年看了有什麼感想?本刊特邀本次新點子劇展策展人耿一偉,與參加「青少年劇場工作坊」的高二生張孟鈺一起看戲,看戲後一起喝咖啡聊感想,分享不同世代的「心之秘密」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同一個世界,不一樣的青春
青春歲月、韶光易逝, 那是段充滿困惑、時而迷走的年歲, 探求著內心狀態與外在環境的平衡。 即使身處世界各個角落, 在歷史的時間軸上,有人先、有人後, 我們的經歷與體認,或許並不相同, 而那便是專屬於自己的少男少女時代。 從日本的小豆島到加拿大多倫多, 從德國的經典改編到台灣的課堂考試; 或建構平台任其恣意揮灑創意, 或在城市裡串起成人與青年的並肩漫遊, 或在表演中挑動跨世代的恐懼與孤獨。 創作者們各以不同方式, 彰顯著、理解著、回憶著、 深究著有關青少年的相關主題, 看看在不停轉動、永不停歇的星球上, 他們眼中的青春又是怎麼樣的風景。
-
特別企畫 Feature
遊戲、RAP、土風舞 高中生的奇幻劇場之旅
今年臺南藝術節有一個很特別的製作,是由日本扮家家酒劇團的編導柴幸男,帶領十一位台南當地的高中生共同創作。《我的星球》源於柴幸男於瀨戶內海的小豆島駐地創作經驗,也是他為高中生量身訂做的作品。之前已經有過兩個版本,柴幸男這回特地來到台南與高中生共同發展,他透過遊戲、練RAP、練土風舞,逐步激發出他們的演技,從無到有,讓他們經歷一場獨特的劇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