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ube(陳又維 攝)
練物闢

Cube

在劇場裡很常聽到Cube這個詞,大家在排練場把幾個大小不一的方形木箱搬到場中間當成道具。學生時期因為很窮,根本不可能為了演出,特地花錢去買道具,因此Cube 就成為我們最常使用的替代品了。

在劇場裡很常聽到Cube這個詞,大家在排練場把幾個大小不一的方形木箱搬到場中間當成道具。學生時期因為很窮,根本不可能為了演出,特地花錢去買道具,因此Cube 就成為我們最常使用的替代品了。

在日常生活裡並不容易看到這個物件,但在排練場上卻常看到,也會出現在正式演出中;在一些實驗劇場,或是抽象的劇場節目中,Cube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物件。這個木箱有幾種形式,有正方形、長方形,而尺寸也不同,有大有小,小的有30公分,大的可能到1公尺以上。有一些會設計讓它的一面是空的,平常沒有使用的時候,可以大中小一層套一層地收納起來,有點像是一層又一層的俄羅斯娃娃。還可以把一些雜物放在裡面,甚至把開口朝外就變成了真正可以被使用的書櫃、雜物櫃。要去外地演出的時候,一、兩個Cube反過來就直接可以放進道具、雜物;演出時,又可以直接當成舞台道具、布景,省錢省時又方便。

由於它外型就是簡單的幾何四方體,並沒有非常強烈的個性,所以隨著演員的使用,就能在觀眾的眼中變成任何物件。像是一個小小的45cm高Cube,最常見就是被當成椅子,如果好幾個排成一排,還可以變成長板凳、觀眾席甚至是獨木橋;如果排成一個面,還可以是張床或稍高的舞台。Cube就像舞台上的一位女巫,剛開始不起眼,開演之後,卻能操控觀眾的心智,把整個空間的現實扭曲。她讓觀眾眼中只剩下表演者,而不會分心於空間上,卻又讓空間不會感覺單調或是空無。創作者也不需要花太多心力與成本在道具上,而可以專注在表演者所呈現的幻覺。

前面描述的Cube,都是從表演視角看到,在劇場中的日常、慣常,但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它存在的本身:明明就只是一個木箱,為什麼可以因為演員的表演,就讓觀眾有了各種不同的物件想像?這個問題看起來似乎很,莫名其妙?劇場就是透過觀看演員的表演,來產生各種幻覺的呀!那麼隨著演員的表演而改變了整個道具樣貌、甚至空間樣貌,有什麼值得我「覺得有趣」?其實在這裡我想要談不是表演觀點,而是觀者的聯想性。

就事實來看,Cube本身沒有任何指涉,單一的輪廓,甚至還可能是單一的顏色。觀眾在演出開始之前,也能夠清楚認知那就是一個個木箱,只是在演出後因為演員表演的行動,使得人與物有了接觸,進而聯想產生了與過去經驗連結的意義。而這裡的人與物關係,是由一個動態的人與靜態的Cube產生,也就是說,如果反過來,把原本靜態的物變成動態、動態的人變成靜態時,其聯想也還是會發生。

例如一個投影片背景一直改變,而演員只是坐著。我們的認知就會覺得這個人去了好多地方。因為我們看到的是將人與物結合起來的每一個畫面,而那些畫面觸發了我們每個人不同或相同的認知,至於誰動誰靜其實並不是重點。然後再加上聲音,這個利用時間描述空間的材質,扁平的畫面就會與時間連結起來而變得立體。

然而,前面說到Cube因為演員的表演讓觀眾有了聯想,因而有了千變萬化的空間、場景與物件,但還是要再回到最原始的視覺上,觀眾的眼睛實際上還是看到了一個個的木箱,但卻在腦中補上了椅子、床或沙發,使得觀眾的物理與心理看見的是截然不同的物件,於是在這樣衝突的感受下,「劇場的魔幻感」就出現了。許多作品也都會利用這樣的效果,甚至電視電影,所以常常會說這個電影或影集很有「劇場感」,它在視覺上讓觀眾進入到一個與現實不符的內心環境,進而可以讓觀眾體驗到非寫實的寫實層次。那種有別於日常寫實,而是讓表演者演出像是閃電一樣的寫實。

觀眾就在劇場這個方形黑箱裡,看著表演者與木箱之間的關係,像是存在於第二層與第三層的俄羅斯娃娃之間,當人們離開劇場時,乍看已經離開了,其實則是回到了第一層,在一個更大的娃娃裡被觀看著。

 

文字|張輯米 劇場工作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