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華可以當飯吃嗎?意外走上編劇之路,來自澳門的馬慧妍一字一句地摸索文字、劇場工作的專業所在,也在重重的現實考驗中,引入專業外援,尋找文字工作者的身心健全之道。
18歲離開澳門到台灣讀大學,那時的馬慧妍還不知道有天會走上編劇這條路。從小就喜歡創作,寫過小說也寫詩,卻始終覺得那不是自己的東西。大學時因為某件得獎的小說引起澳門一位電影導演注意,邀請她將作品改編為劇本,「那時候才知道有編劇,而且原來編劇是一回事!」馬慧妍直率地大笑,雖然最後電影沒有拍成,卻成了她接觸編劇的第一步。
入行4、5年,馬慧妍自認還是編劇新人,說不上對兩地的劇場有深入了解,但她疫情之前常往返台灣與澳門之間工作,而頻繁合作的「足跡劇團」或「窮劇場」,也如同她長年兩地遊走、流動。
「我在澳門接觸、合作過的劇場夥伴有很多是台灣畢業的,同一個戲,可能導演、演員、燈光都是從台灣留學回去的。」說起在家鄉工作的經驗,馬慧妍看到許多台灣的影子,過去澳門幾乎沒有人專職做劇場,年輕一輩的工作者在當地複製台灣的工作方式與態度,才帶動了澳門劇場的專業化。
但也非所有的「台灣經驗」就能百分之百派上用場。「台灣的劇場工作者很積極、很認真,但同時他們又過得很辛苦。」想起初接觸劇場時,馬慧妍曾十分焦慮,覺得自己起步晚,急迫著想要有作品、想要被看見,只是冷靜下來回望身處的台灣劇場圈,卻讓馬慧妍感到矛盾。
「早期剛進入劇場學習,跟幾位前輩聊過,我想像這些大我10幾歲的人已經搞懂怎麼在這個圈子安定下來的方式。可是有人告訴我,他每天又忙又累,薪水還是少得可憐,也有人說他得靠著抗憂鬱的藥才讓自己看起來都那麼快樂。」馬慧妍一度以為只要努力個10年,就能成為某種自己仰望的前輩的模樣,而現實狀況卻非如此。
勞動條件與待遇的低落始終是現實層面的硬傷,在馬慧妍眼中,許多劇場人都想著靠彼此支撐來度過這檔戲,到了下一檔還是同樣的遭遇,久了就成為惡性循環,「我們有一大堆努力創造的演出,跟一群超不健康的人。」於是有人選擇減少日常支出,有人最後則是選擇與這產業道別,馬慧妍難掩難過地提問:「為什麼到某個年紀,你成熟了反而就要離開?」
這不僅是自己會碰到的問題,同輩中也有人意識到了,只是大家還沒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法。「我想要當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最近我以很不符合支出比例的方式,請了專屬法律顧問。」過去總想著自己搞定報稅、合約、版權等問題,就不必花這筆錢,但馬慧妍卻常搞得更為分神傷心,所以她有了這樣的嘗試,試著將法律相關的事務交給專業人士處理,「或許身邊的藝文工作者也可以得到比較好的保障,我不確定怎麼樣創作出來的藝術會比較好,但我希望自己是快樂的。」
profile
移人:馬慧妍
職業:編劇
簡歷:澳門籍劇場工作者,曾任第27屆澳門藝術節特約藝評人,也是第12屆金馬電影學院唯一以編劇專長入選的學員。近期作品有《滿七》、《安娜與蘇珊》(高俊耀合編)、《美樂蒂》(陳稚尹合編)、《咖哩骨遊記.旅行裝》(莫兆忠合編)、《SO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