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大師桑坦(Stephen Sondheim)辭世」的消息在11月26日傳出,媒體刊出紀念報導,社群媒體充滿追悼圖文,紐約一個卡拉OK吧當晚有桑坦歌曲連唱,隔一天數百位劇場人士在時報廣場合唱他的歌曲〈Sunday〉(註)。
這個消息說意外卻也不意外,大師畢竟已是91歲高齡,只是向未聽聞有病痛,前幾個月才上電視談正在寫的新劇,近幾週還出席了兩齣舊戲演出,顯然體力精神都不差,但桑坦在音樂劇界的至尊地位可說是前所未有,所以紐約人自發的悼念如海湧也是理所當然。
桑坦並非唯一詞曲兼包的音樂劇創作者,但他這樣的作品有12部登上百老匯,個人拿下6座最佳歌曲東尼獎,作品則拿下6座最佳新劇東尼獎及一座普立茲獎,質與量皆讓人難以企及。音樂劇是高度商業性的表演形式,桑坦的成功證明他不是孤芳自賞的天才,而有與人為善的個性。其實他很多作品首演時並未大賣,但之後不斷翻演,對後輩劇場工作者頗多啟發。他的戲並非靠舞台特效吸引觀眾,而是在敘事形式與內容上都推陳出新,其歌曲放在劇中有刻畫人物推展劇情之效,單獨聽則如自足的極短篇,可傳達人皆有之的感情。從其訪談與著作中可看出其寫歌的嚴謹,但他並不堅持唯一的詮釋方式,抱持著「戲劇的特點是代代可以有不同的表現方式」精神,讓觀眾可以看到演員兼伴奏或觀眾兼餐廳顧客的《理髮師陶德》(Sweeney Todd)、以貧窮劇場廢物利用方式詮釋的《拜訪森林》(Into the Woods)、角色性別對調的《夥伴們》(Company)、布景全以投影呈現的《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等不同於原貌的舊作新詮。
註:出自桑坦的音樂劇《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