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根廷新探戈音樂之父——皮亞佐拉。(取自Wiki common)
焦點專題 Focus 探戈 跨越文化的鄉愁──皮亞佐拉與台灣的探戈熱 阿根廷音樂大師皮亞佐拉

他的革命 燃起全球探戈狂熱

任何愛樂者聽到皮亞佐拉的探戈音樂,應該很難不被其中強大的熱情打動。皮亞佐拉(Ástor Piazzolla,1921-1992),這位來自阿根廷的新探戈音樂之父,可以說是近30年來最受歡迎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影響力不只跨越時空,更罕見地跨越樂種,他的音樂時常被使用在電影及廣告中,從世界各地的音樂。廳到小酒館都時常被聽見,他的探戈音樂廣受來自古典、爵士、拉丁、搖滾、電子樂等樂迷的熱愛。

任何愛樂者聽到皮亞佐拉的探戈音樂,應該很難不被其中強大的熱情打動。皮亞佐拉(Ástor Piazzolla,1921-1992),這位來自阿根廷的新探戈音樂之父,可以說是近30年來最受歡迎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影響力不只跨越時空,更罕見地跨越樂種,他的音樂時常被使用在電影及廣告中,從世界各地的音樂。廳到小酒館都時常被聽見,他的探戈音樂廣受來自古典、爵士、拉丁、搖滾、電子樂等樂迷的熱愛。

皮亞佐拉的音樂人生

皮亞佐拉生於阿根廷,4歲時舉家移民紐約,直到16歲才與父母親搬回阿根廷。他的紐約生活經驗對其日後音樂創作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天生跛腳加上左撇子,使得皮亞佐拉從小就被迫面對比一般人更大的同儕壓力,青少年時期因常常跟紐約的街頭混混打交道,也養成他日後強悍、不肯輕易妥協的個性,這也影響了他日後的創作。9歲時,父親買給他一台二手班多鈕手風琴(bandoneon),讓他就此與班多鈕手風琴結下一生不解的緣分。12歲時因緣際會,以小童星身分加入當時的全球巨星——探戈歌王Carlos Gardel的電影演出,也讓傳統探戈音樂開始在他的人生裡留下深刻印記。

皮亞佐拉曾與匈牙利鋼琴家貝拉.維爾達(Bela Wilda)學習古典鋼琴,從小就打下古典音樂的深厚基礎。與家人回到阿根廷後,他陸續加入幾個風靡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探戈大樂團,後來也成為傳統探戈音樂巨人阿尼瓦爾.特洛伊略(Anibal Troilo)樂團的專屬手風琴手兼編曲家。但他不希望自己的音樂只能滿足人們跳舞的需求,因此曾立志成為一個學院派的作曲家。1941 年他接受鋼琴家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的建議,開始與阿根廷著名的作曲家阿爾伯托.希納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學習管絃樂法,並潛心研究斯特拉溫斯基(Igor Stravinsky)及巴爾托克(Béla Bartók)的音樂。由於曾在紐約生活,他大量接觸當時在美國風行的爵士音樂,也開始在創作中融入爵士樂的和聲與特色。這個時期他一邊寫電影配樂維生,一邊實驗自己音樂的想法。在組了自己的探戈樂團受挫之後,曾一度放下手風琴,解散樂團,專心學院派現代音樂的寫作。他在這方面也頗有成績,作品《布宜諾艾利斯交響曲》,替他贏得了塞維茨基獎(Fabien Sevitzky Award),提供他獎學金到法國巴黎跟娜蒂雅.布蘭潔(Nadia Boulanger)學習,這個經歷後來改變了他的一生。

布蘭潔是20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與音樂教育者,20世紀重要的幾位作曲家如柯普蘭(Aaron Copland)、米榭.李葛蘭(Michel Legrand)、蘇利瑪.斯特拉溫斯基(Soulima Stravinsky)、 李帕第(Dinu Lipatti)、菲利浦.葛拉斯(Phillip Glass)等都是她的學生。一開始皮亞佐拉只敢讓布蘭潔指導他寫的學院派現代樂曲,直到有一天布蘭潔因為好奇他在自己家鄉演奏什麼音樂,請皮亞佐拉演奏他自己寫的探戈樂曲。不料聽完大受感動,告訴皮亞佐拉:「 這才是真正的皮亞佐拉,千萬不要放棄!」才讓皮亞佐拉決心回到自己擅長的探戈音樂,從中找到自己的聲音。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