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東小聚場」是位於愛國東路的國家兩廳院為表演藝術工作者所打造的聚會時光,由兩廳院駐館藝術家規畫主題,分享專業知識、劇場脈動,希望能給予彼此靈感,甚至醞釀合作的可能。
近年來,IP產業興起,透過改編,故事以不同型態轉生,為此,第一次的聚會,由將於年底卸任駐館藝術家的金鐘編劇詹傑,特別邀請到跨越兩造的王小棣導演,及北藝大電影創作系的徐華謙老師,分別自編劇、導演與表演者的不同角度,談IP、聊改編,開誠布公地分享來自業界的第一手經驗。藉此創造更多交流機會,提供給有志於劇場、影視產業創作者一份「跨界打怪」心法。
演員的裝備與武器
詹傑(以下簡稱詹):在活動開始前,我們向大家蒐集了許多問題,這次大概有30多題都在問:「究竟劇場表演跟影視表演有什麼差別?」可不可以請華謙老師幫我們解答?
徐華謙(以下簡稱徐):我大學時讀戲劇系,現在任教電影系,負責教授學生將來成為「鏡頭」前面的演員。回頭來看,我自己有很多機會在劇場中實踐專業,也參與過影視作品,兩種媒介理應不相牴觸。我看了許多人的發問,可能大家對於「不同媒介裡如何展現自己的專業」這件事情困惑了,但其實只是媒介有所不同。如果我們回到這項專業的本質,我認為與其聚焦專業如何表現,不如好好思考媒介到底有什麼不同?劇場是一個固定的空間,觀眾跟你的物理距離是固定的;影視是可移動的鏡頭跟剪接的景框,鏡頭一跳,很可能就是你的特寫。兩者的物理距離傳達是有差的,所以你一但意識到媒介本質的不同,表演自然就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作為演員,你可能長期在劇場空間表演,習慣了固定的物理距離投射,也可能習慣在鏡頭前做可以辨識的情緒改變,但如此一來,可能便誤會了表演本質上某一些內心的情感流動;兩種媒介看起來好像很不同,但事實上裡面一定有一條貫穿在各種不同媒介通用的相同本質。千萬不要被這些不同之處先困惑了,我們先去找到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只要你從那一個一樣的地方出發,你便有機會進可攻、退可守,攻去哪裡?攻去世界各地;退到哪裡?退到你自己的生存或生活。
詹:演員真的是不容易的工作,我對於演員這個職業始終充滿好奇。植劇場第一屆招收24個演員,我本來想報名,他們卻把我的報名表抽掉了。今年又有8個演員機會,但我又被排除在外,所以我似乎該放棄了⋯⋯
徐:以演員的身分?你何苦強人所難!
詹:因為我想從幕後進軍到幕前,哈哈。另外,我很驚訝小棣老師安排了李小平、黃宇琳、高俊耀等各界名師,以傳統戲曲、劇場的方式培訓學員。請教小棣老師,當初課程的設計目的是什麼?
王小棣(以下簡稱王):當初做植劇場的時候,第一屆24Q意外地有許多年輕人參與,我們借了一個教會,請來了劇場界很有名的馬汀尼老師,也找了電影界的編劇、導演,儘管我們沒有很清楚地討論,但大概抓了個評分方向,而我自己的標準,很大一部分在於「有沒有接收到演員本人有多想做這件事情」的訊號。
我念文化大學戲劇系,後來到美國攻讀劇場碩士。當時學校請到韓國的劇團出演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帶給我非常大的震撼。他們屬於規模不大的韓國傳統地方戲劇劇團,學校可能覺得亞洲人都互相認識,派我協助他們籌備演出。當天我匆匆忙忙地跑到休息室,他們全員竟然都在打坐,打坐後便開始排練——我每次碰到劇場人,都想分享這個震撼的開場:他們以傳統戲劇的方式演出,燈光亮,舞台背景一片全白,演員披麻戴孝,手拿一根竹子,哈姆雷特坐在台前,開始一段獨白;演員拉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長音,後排燈亮,叔叔媽媽就出現在後頭,這一連串的東方式的開場既震撼又動人,明明是全韓文的演出,卻讓觀眾們起立鼓掌、大為折服。從小我就很討厭京劇,總覺得唱得沒完沒了,有了這次的經驗,我才了解,原來最好的戲劇就在自己的家裡,在我曾經覺得很「落後」的地方。
起初籌辦植劇場,我們8個導演發現台灣影視產業的生態並不健康,也沒有提供太多演員培訓的機會,而作為演員,我認為劇場的訓練方式是重要,尤其東方戲劇不能缺少傳統戲曲的底蘊。我們找了劇場與傳統戲曲的老師協助訓練,直到24Q結束,這些演員有不同的演出際遇,有些成功、有些得獎,有些還在努力得到好角色;植劇場二(現更名為茁劇場)時他們回來,我認為這些演員們身上的「裝備」應該要有所更新。所以,在課程設計上,請到兩位台大的急診室醫師,分享在日夜顛倒、焦慮壓力的情況下,怎麼照顧自己的身體?除了健康,還有理財規劃的課程與武術課,在各種層面上學習保護自己的演藝生涯。
時間:2022/9/13 19:00~21:00
地點:台北 國家戲劇院四樓交誼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