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花蓮,最常被大家說的風景是「老人與狗」:一個景色宜人、氣候溫暖的午後,夕陽斜斜映照在縱谷間,道路旁的矮房、農田、路樹,一路蜿蜒向山腳相連;矮房的騎樓下,有名搖著扇子的老農人坐在板凳上,他望向遠方又或盯著陌生面孔的你,腳邊趴臥一條可能黑色或黃色的土狗。午後慵懶的氣息撲面而來,美麗迷人的農村——但若認真細品,才會發現偌大的村莊——僅有老人與狗。
萬幸的是近幾年許多事情逐漸有了變化。大約2014年後產生移居與返鄉的風潮,花蓮的各個鄉鎮與村莊出現了青年;或者說,不只花蓮,有愈來愈多的青年們離開都市,藉由自己的雙手與雙腳,找尋不同的方法重新建構新世代的台灣。
這樣的風潮,我認為是來自於這一代青年們內在的焦慮和迷惘。面對蠢蠢欲動且強大的鄰國,以及台灣的國際情勢,「台灣未定論」像是附骨之蛆般,攀附在我們成長的生命裡;但同時間,這座島嶼錯綜複雜又多元的歷史和族群,又使我們發現,所謂的「台灣的未定論」,不止對外,它也對內。
這片土地曾漫長地為不同目的服務,荷鄭時代以降,是大航海時代的前哨站、鄭氏王朝的反清復明基地、《恭陳臺灣棄留疏》之下的大清領土海外屏障、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帝國版圖,之後又成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反共據點——直至今日,仍是美中關係下的無煙戰場。
但自一代代的人生於斯、長於斯,島嶼上的人們終於開始不斷地思考——台灣是什麼?誰是台灣人?曖昧不明的台灣,使我們探問這座島是反共剿匪的台灣嗎?是皇民之下的台灣嗎?是南島語族的台灣嗎?是《馬關條約》、是《終戰詔書》,又或《舊金山和約》能一言以蔽之的嗎?
這些問題我沒有答案,因緣際會下榮幸地成為這一期《PAR表演藝術》的客座總編,於是我們便希望本期能爬梳那些在地方實踐的青年們不同的狀態與思考;同時也期待能為內心隱隱有些躁動,但充滿焦慮、困惑或迷惘的你,一起為騷動不安的心靈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